概念
識含宗:為東晉時期般若學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於中論疏中謂此宗繫於法開所立。此宗以三界為夢幻,悉由心識所顯現。中論疏記卷三末(大六五·九四下):‘於法開著惑識二諦論雲,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若覺三界本空,惑識斯盡,位登十地。今謂其以惑所睹為俗,覺時都空為真。’又於法開以神、識為二,神為主宰,識為神所發之功用。據宗少文所著明佛論,識含者,謂識含於神。
來源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錫予)]
我國東晉時期般若學派六家七宗之一。
識含宗:為東晉時期般若學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於中論疏中謂此宗繫於法開所立。此宗以三界為夢幻,悉由心識所顯現。中論疏記卷三末(大六五·九四下):‘於法開著惑識二諦論雲,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若覺三界本空,惑識斯盡,位登十地。今謂其以惑所睹為俗,覺時都空為真。’又於法開以神、識為二,神為主宰,識為神所發之功用。據宗少文所著明佛論,識含者,謂識含於神。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錫予)]
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
由來和涵義 佛法的根本識 佛門古今焦點 闡述阿賴耶識 玄奘大師闡述識的含義是 知道,認得,能辨別。佛教術語是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早期佛經中,它經與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義上...
字形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佛學六識 佛學八識《識》佛教術語。梵文vi(分析、分割)和 jāna(智)的合成語,意指對對象進行分析、分類所起的認識作用。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乃佛教諸宗之總稱。在我國,指毗曇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實宗、三論宗、涅槃宗、律宗、地論宗、淨土宗、禪宗、攝論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
來源 華嚴宗 淨土宗 天台宗 禪宗,流通常住法寶,普度一切眾生。 《佛學叢報》一書,直使佛法流通中外,含識盡證... 觀宗寺觀宗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興寧橋附近,為浙江地區四大叢林之一。它...無常。民初起,由近代高僧諦閒法師主持十六觀堂,並將觀堂改名為觀宗講寺,觀...
結構建築 教觀總持 寺廟史料 寺廟禁忌 法席相續羅含,生於西晉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於東晉簡文帝鹹安二年(公元372年)。 字君章,號富和,東晉衡陽郡耒陽縣(今衡陽市耒陽市)人。 思想家、哲...
人物生平 家族成員 史籍記載 人物影響 人物故事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為陝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陝西長安區的興教寺)。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我。又因強調不許有...
基本信息 經典 史略 判教 理論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因據印度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
簡介 源起 由來 理論概述 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