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

八識

八識,即阿賴耶識,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識所造作出來的善惡諸業業因。由於業因全部儲藏在第八識,跟著人轉世輪迴後,再一一隨著其他因緣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來,因此常人所稱的靈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識了。另佛教法相宗術語。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亦名六根。末那為第七識,意謂執持我見。阿賴耶為第八識,意為藏,謂能藏一切法,即所謂神識、性靈,合稱八識。

基本信息

體相與本源

八識八識
三種體相
第八識具有三種體相,因而也有三種名稱:
①“阿賴耶識”,意謂“藏識”,又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能藏”謂能儲藏各類“種子”;“所藏”謂所儲藏的各類“種子”及其棲藏之處,第八識猶如神奇的“倉庫”;“執藏”謂第七識恆常地執第八識為“我”。此三種“藏”義,它是第八識的“自相”,在它之上是修行人追求的最高識——第九感。
②異熟識,也有三義:變異而熟,第八識里的各類“種子”,在“成熟”時要起變化,猶如谷、麥等種子發芽時必起變化一樣;異時而熟,第八識里各類“種子”,因果異時,如前世種下的“種子”,今生成熟,召感果報,今生種下的“種子”,來生成熟,召感果報,異處而熟,在人間種下“善”的“種子”,召感更好的人間以至“天堂”的果報,種下“惡”的種子,則召感地獄、餓鬼、旁生(各種動物)的果報,因果異處,也稱“異熟”。此三種體相是第八識的感果之相,亦即“果相”。
③“一切種識”,或“種子識”。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是謂第八識的“因相”。
輪迴本源
唯識宗認為,第八識是輪迴本源,“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由於第八識里儲藏無數的各類“種子”,不斷“成熟”,展轉不斷地變,宇宙間千差萬別的各類現象,相應地分別而生起。“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一切都唯識所變,表現出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第八識並不隨人們肉體的死亡而消滅。唯識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認為人們死後仍有生,並把人們從生到死,又從死到生的過程分為4段:初出胎(一說初入胎)的一剎那,名“生有”;既生之後,未死之前,稱“本有”;臨死的一剎那即彌留之際,謂“死有”;既死之後,未生之前,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們既死之後,未生之前間隙中的第八識。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即指此種情況。第八識近似靈魂的精神實體。

詳解

八識八識
眼識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耳識
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鼻識
鼻子具有嗅覺,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舌識
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和鹹,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身識
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同樣他也只具有觸覺的功能,一區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意識
它又稱“心識”,其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預知推斷或機體覺外,佛法重點在於通過修煉達到“心識”不受五塵傳遞而干擾,心中不為所動,最終做到六根清淨的目的。
此外,它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心理學上,研究到前六識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前六識合稱了別境識
末那識
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科學上指第七感時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由於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嗔(chen)、痴、疑、慢和愛戀與憎惡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可因它執著自我,故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即是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是梵音alaya的音譯,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它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在六識之外,肯定有潛在的阿賴耶識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學上指第八感空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的執念。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無明二字的含義見我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故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故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故有我愛執藏義。

其它解釋

初發菩提心菩薩須修行‘六波羅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謂‘六波羅蜜’?即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波羅蜜可使學佛修道者,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安樂彼岸。而所謂‘般若波羅蜜’,乃指因眾生無明煩惱,痴迷無知,故應靠智慧光明之般若來度脫,菩薩若修行般若波羅蜜,即能‘轉識(八識)成智’,以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達到涅槃之彼岸。至於何謂‘八識’?依《大乘義章》云:‘八識’之義,出《楞伽經》,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即所謂:
(一)【眼識】。謂眼根對色塵,而生見的了別作用,故稱眼識。
(二)【耳識】。謂耳根對聲塵,而生聞的了別作用,故稱耳識。
(三)【鼻識】。謂鼻根對香塵,而生嗅的了別作用,故稱鼻識。
(四)【舌識】。謂舌根對味塵,而生味的了別作用,故稱舌識。
(五)【身識】。謂身根對觸塵,而生覺的了別作用,故稱身識。
(六)【意識】。謂意根對法塵,而生思的了別作用,故稱意識。
(七)【末那識】。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痴暗心故。
阿賴耶識隨義傍翻之一,差別有八:
(1)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
(2)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
(3)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麤,轉起外相分別取故;
(4)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色相故;
(5)智識,於前現識所現境中,分別染淨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
(6)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不斷絕故;
(7)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
(8)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
(八)【阿梨耶識(又名‘阿賴耶識’)】。
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
阿賴耶識隨義傍翻之二,名別有八:
(1)藏識,如來之藏為此識故,是以經言,如來之藏名為藏識,以此識中涵含法界恆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空義所覆藏故,亦名為藏;
(2)聖識,出生大聖之所用故;
(3)第一義識,以殊勝故,故《楞伽經》說之以為第一義心;
(4)淨識,亦名無垢識,體不染故,故經說為自性淨心;
(5)真識,體非妄故;
(6)真如識,論自釋言,心之體性無所破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說以為如;
(7)家識,亦名宅識,是虛妄法所依處故;
(8)本識,與虛妄心為根本故,名別如是。
由此觀之,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後之二種,云何名識?
釋有兩義:(1)後二雖非了別之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
(2)八識並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
云何了別?了別有三:(1)事相了別,謂前六識
(2)妄相了別,謂第七識;
(3)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
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後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種;體含真偽,故復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
總而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法(三藏十二部經典)’修學,將能獲得‘般若波羅蜜’而登涅槃之彼岸。何以故?蓋‘般若’能度愚痴,般若意譯為淨智妙慧,簡稱勝慧,又名智慧。是從實相般若本體,生起觀照般若妙智。因有智慧,故對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能把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把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把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把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而至究竟涅槃。

佛學觀念

佛學八識四智的現代科學觀
人的腦電波有四種波形:β波,14~30Hz,出現在覺醒時,在額區較顯著;α波,8~13Hz,出現在閉目安靜時,在枕區較顯著;θ波,4~7Hz,出現在瞌睡時,在頂區較顯著;δ波,0.5~3.5Hz,出現在深睡時,在額區較顯著。常人的這四種腦電波均無明顯相干性。佛學靜功修行較淺時,腦電波為α波相干,隨著功夫加深依次為θ波相干、δ波相干和β波相干。常人的β腦波即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前五識的特點是分別依,分別就是思考問題的狀態。α波即第六意識,意識的特點是染淨依,α波轉為β波時為染,轉為θ波時為淨。θ波即第七染污識,染污識的特點是根本依,θ波出現在兒童時,它是前五識的根本。δ腦波即第八含藏識,含藏識的特點是俱有依,δ波出現在嬰兒時,它是生來俱有的。修煉者α波相干即“妙觀察智”,θ波相干即“平等性智”,δ波即“大圓鏡智”,β波相干即“成所作智”,這就是八識轉四智的現代科學論證。
β波相干或成所作智的層次最高,相當於道家返樸歸真的水平。唐玄奘《八識規矩頌》說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為“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亦可證明這一點。這也是“平常心即是道”的原因,因為β波就是平常心,人思維的常態。如此,禪宗六祖惠能所謂“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亦應改為“六七陰上轉,八五果上圓”才對。
人的大腦前額葉約占整個大腦皮質的35%,它是最後形成的最高級的神經中樞,但尚屬功能定位與調控的空白腦區。大腦兩半球存在著不對稱的機能定位,尤其在前額葉表現的最為明顯,而且還存在左前額——右後腦的優勢活動腦軸。出現在左額葉的δ波和β波,均無明顯相干性。這說明,提高δ波和β波在不同腦葉間的相干性,是佛學修行開發大智大慧的無上捷徑。
佛學中“能所雙亡”為定、為無心地,此時腦波為δ波相干,δ波為同步化波,表明大腦抑制過程增強。“能所雙融”為慧,,為有心地,此時腦波為β波相干,β波為去同步化波,表明大腦興奮過程增強。δ波為同步化波,是由於大量神經元同時發生突觸後電位變化,電活動趨於步調一致所致。這表明,δ波更有利於開發大腦潛能,佛家所說“定能生慧”是完全正確的。
佛學靜功修煉必須要達到“能所雙亡”的狀態,才算是真正入了門。此時思維停止,一切皆忘,入此境界,修煉者會體驗到從未有過的快感甚至光明。修煉,佛家又稱之為修持,就是將出現0.3至0.7Hz的δ腦波的時間延長、持續下去,逐步提高其在不同腦葉間的相干性,使其轉為“大圓鏡智”。

後話

八識概念是唯識學的理論基礎。在阿含經中也有提及,比如阿含部中《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在解深密經中,佛判定唯識為最圓滿的法門,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到了公元四世紀左右,無著、世親兩大論師,大力弘揚唯識學,其後有戒賢,護法等諸人廣為宣傳,在中國玄奘集唯識之大成,其弟子窺基創立慈恩宗。
“佛法還說,一識到六識,會與死同時消滅,但“末那識”,“阿賴耶識”決不會消滅,從無限的過去一直延至未來的永遠。”---阿賴耶識再,佛法教化眾生,為方便領悟和教誨,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法相與法力。佛法普渡眾生,說法“一切眾生皆是我佛化生”,“眾生皆有佛性,愚痴不明者眾”,意即佛性為七識所蒙蔽,難以認知。故說,佛法難聞,能修成佛道就更難了。這裡的“唯我獨尊”的“我”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恰恰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見心指性,見性成佛”,“心”即是第七識,“性”即是第八識。“性”也做真如之性,剔除自我見分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佛性”。【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常被認做第九識--“阿摩羅識,意譯作清淨識、白淨無垢識。此識乃一切眾生清淨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非生死之能羈,非涅槃之能寂,染淨俱泯,湛若太虛。〔大乘密嚴經卷中、卷下、大乘入楞伽經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