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學派,大乘佛教中的早期派系,以修習般若空義為主,以須菩提、舍利弗、文殊師利菩薩等人為始祖。《般若經》為他們所尊奉的經典,也是由他們教義的集成。中觀學派為他們的直系後裔。魏晉南北朝時由鳩摩羅什等人傳入中國,道安稱為本無宗,在漢傳佛教中有六家七宗的說法。
相關詞條
-
毗曇學派
毗曇學派,是中國佛教學派之一,亦稱毗曇宗,起於南北朝。以講習說一切有部阿毗曇義學而得名。毗曇學派是研習和傳播小乘說一切有部論書《阿毗曇》及其思想的佛學派...
基本介紹 詳細介紹 相關論著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般若[佛法般若(bō rě)]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一)共般若,即天台宗之通教,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三乘共修證,故稱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天台宗之別、圓二教,唯對別、圓二菩...
般若波羅密 般若十種利益 八部般若 五部般若 小品般若經 -
般若學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思想流派。般若,梵文Praiā的音譯,亦稱“波若”、“缽羅若”等,意譯為“智慧”、“智”、“慧”、“明”等。全稱為“般若婆羅...
核心思想 在印度的傳播 在中國的傳播 結論 -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是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別之一。中國傳統稱為空宗。因宣揚龍樹的中道而得名。中觀理論最早的闡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紀的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為一個學...
理論基礎 派別分立 發展傳播 重要書籍 相關理論 -
涅槃學派
涅槃學派是中國佛教學派之一。亦稱涅槃宗。以研習、弘傳《大般涅槃經》 (簡稱《涅槃經》)而得名。其學者稱涅槃師。《涅槃經》的中心教義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歷史沿革 佛學見解 道生的見解 慧觀的見解 法瑤的見解 -
地論學派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地論宗。以傳習、弘揚《十地經論》而得名。其學者稱地論師。從北魏到唐初,由於還沒有傳宗定祖之說,所以當時還不成為宗派。
基本概況 分派原因 兩派簡介 相關論著 代表人物 -
成實學派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成實宗。以傳習、弘揚《成實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成實師。從南北朝到唐初的250年間,弘傳的範圍遍於長安、壽春、彭城、建業、洛陽、鄴都、平...
學派介紹 發展歷程 教義 學派思想 梁代三大師 -
俱舍學派
俱舍學派屬中國佛教學派。亦稱俱舍宗。以研習、弘傳《俱舍論》而得名。其學者稱俱舍師。其觀點為世間諸法無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此範疇結構稱五位七十五法...
簡介 著作 玄奘求學 俱舍師 俱舍學派 -
魏晉玄學[魏晉時期出現的學派]
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玄”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揚雄也講玄,...
簡介 玄學含義 玄學由來 玄學分期 主要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