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授法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世界上最悠久,套用最普遍的方法,它能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的系統知識。通過講授法,讓學生們對程式的選擇結構---條件語句有一定的了解,並在講授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把握住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定義

講授法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方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中套用最廣泛,且其他各種方法在運用中常常要與講授法結合。
講授法是學校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連貫的知識,便於教師按計畫有條理地完成教學任務,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要防止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等待的地位,要照顧好學生的個別差異。

主要方式

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教學方法。它是教師使用最早的、套用最廣的教學方法,可用以傳授新知識,也可用於鞏固舊知識,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都需要同講授法結合進行。講授法有多種具體方式:

講述。側重在生動形象地描繪某些事物現象,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和概念,並從情緒上得到感染。凡是敘述某一問題的歷史情況,以及某一發明、發現的過程或人物傳記材料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在低年級,由於兒童思維的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也多採用講述的方法。

講解。主要是對一些較複雜的問題、概念、定理和原則等,進行較系統而嚴密的解釋和論證。講解在文、理科教學中都廣泛套用,在理科教學中套用尤多。當演示和講述,不足以說明事物內部結構或聯繫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講解。在教學中,講解和講述經常是結合運用的。

講演。教師就教材中的某一專題進行有理有據首尾連貫的論說,中間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中學的高年級和高等學校。

講讀,是教師的講述、講解與學生的閱讀有機結合,講、讀、練、思有機結合的講授方式。一般用於掌握語言的課中,但也可用於其他各科教學中,這種方式便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特點

1.信息量大能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說明、分析、論證、描述、設疑、解疑等教學語言,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科學知識,因之適用於傳授新知識和闡明學習目的、教會學習方法和進行思想教育等教學範圍的運用。

2.靈活性大,適應性強無論在課內教學及課外教學、也無論是地理感性知識或理性知識,講授法都可運用。它使學生通過感知、理解、套用而達到鞏固掌握,在教學進程中便於調控,且隨時可與組織教學等環節結合。

3.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三項職能,同時要通過說明目的、激發興趣、教會方法、啟發自覺學習等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適用講授方法來體現自己的意圖,表達自己的思想。講授法也易於反映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人格修養、對學生的態度等,這些又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4.講授法缺乏學生直接實踐和及時作出反饋的機會,有時會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和忽視個別差異的存在。

形式

1.講述法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或敘述地理事物(包括具體形象、外部特徵或地理現象演變過程等)的方法。講述法可包括一般性的科學敘述和藝術性的形象描述,二者常常結合起來運用。敘述要思路清楚、結構嚴謹、有吸引力,描述要生動形象、啟發想像、有感染力。使用講述法要緊密結合教材需要,恰到好處。

2.講解法教師用富於理性的語言向學生說明、解釋、分析、論證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地理規律和特徵等的方法。講解法是傳授地理理性知識的方法,常常結合直觀方法、邏輯方法及談話法等,對闡明原理、分析成因、揭示規律、推導結論等的教學有重要作用。講解法的運用過程中要邏輯清楚,防止空洞無物,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設計教學語言,深入淺出,言之有物,論之以理,要用地理的科學語言進行講解,並注意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講解應注意突出重點,將最基本的關鍵問題講清楚即可,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天衣無縫,要留有餘地,給學生思考、消化、融匯貫通的時間。

3.講讀法教師指定學生以朗讀方式表述教材或其他地理讀物的方法。常常在印證、加深、補充所講內容的時候引用,可彌補教學語言的不足,增強講授內容的生動性和可信性。教師在平時應注意蒐集有關材料,把朗讀內容安排在恰當時機,並注意與講解的結合。

4.講演法課堂教學中以翔實的材料、嚴密的邏輯、精湛的語言較系統地闡述原理、論證問題、歸納總結的方法。講演法在進行地理理論的說明、進行國情國策、環境意識教育,樹立科學的人地觀、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等方面有著較強的適用性。

以上各種形式可針對教學內容結合運用,不可能一堂課只單純使用某一種方法。講述法與講解法套用較廣,就更應注意防止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現象。

基本要求

1.認真備課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對講授的知識要點、系統、結構、聯繫等做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熟能生巧,講起來才精神飽滿、充滿信心,同時要注意學生反饋,調控教學活動的進行。

2.教學語言要準確有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精煉:沒有非教學語言,用詞簡要,用地理的科學語言教學;清晰,吐字清楚,音調適中,速度及輕重音適宜;生動,形象,有感染力,注意感情投入。地理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講授法的效果,應在平時加強基本功訓練,使之規範化。

3.充分貫徹啟發式教學原則講授的內容須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使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或講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講中有導,講中有練。學生主體作用表現突出,表現為願學、願想,才能使講授法進行得生動活潑,而不是注入式。

4.講授的內容宜具體形象,聯繫舊知對抽象的概念原理,要儘量結合其他方法,使之形象化,易於理解。對內容要進行精心組織,使之條理清楚,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5.講授過程中要結合板書與直觀教具板書可提示教學要點,顯示教學進程,使講授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直觀教具如地圖、圖片、圖表、模型等,可邊講邊演示,以加深對講授內容的理解。

注意點

講授法(無論是講述、講解或講演)的運用,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講授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觀點與材料的統一。
②照應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抓住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準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易懂,並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水平。
③貫徹啟發式教學精神並教給學生聽講的方法。
④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併合理使用電化教育手段。

缺點

講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運用時不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又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像,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但不能簡單地把兩者等同看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