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貼詩
科舉考試採用的詩體。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
由來
詩體名。源於唐代,受“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其詩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清代試帖詩,格式限制尤嚴,內容大多直接或間接歌頌皇帝功德,並須切題。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長達四十韻、四百字,故稱其‘鯤鯨噴迢遞’(有如長鯨大鯤,噴出的水氣長遠)。這是唐人應試詩的新形式,後人稱為‘試帖詩’。”魯迅《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只有他書多,而且特別。制藝和試帖詩,自然也是有的。”
解釋
試帖詩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是受“帖經”、“試帖”的影響而產生的。其題目範圍和用韻,原來都比較寬泛。明朝科舉考試不考詩賦。清朝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鄉試、會試時增試五言八韻詩一首。這也是一種形式古板的詩體,其內容不能隨意抒發情感,而要嚴格依題寫作,並且必須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內容。試帖詩的題目都要在前面用“賦得”二字(所以又叫賦得體),然後取古人五言或七言詩一句,指明以詩句中的某字為韻,稱“得某字”,也就是限定要用這字的韻部,同時這個字還必須在詩的第二句或第四句的韻腳上出現;題目中還要指明要求“五(七)言六韻”、“五(七)言八韻”等;在詩中,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須對仗工整等等。如此多的限制,作者就只能依格式填寫一些頌揚太平盛世的字句,使得試帖詩也和八股文一樣,不僅形式呆板,內容也極空洞、乏味。
近體詩分類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叶韻的詩體。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 |
絕句 | 五言絕句 | 七言絕句 | 律詩 | 五言律詩 | 七言律詩 | 排律 | 試貼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