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裁沿革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簡稱七律,是律詩的一種。律詩屬於近體詩範疇,因其格律嚴密,故名。七言律詩的興起,晚於五言律詩。它起源於南北朝,萌芽於齊梁新體詩,定型於初盛唐之間。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李嶠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維、李頎、岑參、賈至諸人刻意錘鍊,方使它在體制上達到純熟,而崔顥、李白仍有駢散交雜、半古半律之作。這一時期的七言律詩雖亦有高華秀朗的名篇,但內容上絕大多數屬於奉和應制、酬贈,比之五言律詩更見狹窄。同時,盛唐時期李白、王維、高適等詩人的七律,多有失對、失粘、重字之誤。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展示其詩體潛力而打開藝術天地。杜甫全面開闢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蹟,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並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時期,七言律體未能推陳出新。晚唐時期,七言律詩則打開了新局面。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這幾位七律聖手不僅修整了律詩的形體,而且改造了律詩的氣質,把律詩藝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明人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卷五中總結了唐代七言律詩的發展歷程:“唐七言律自杜審言、沈佺期首創工密。至崔顥、李白時出古,一變也。高、岑、王、李,風格大備,又一變也。杜陵雄深浩蕩,超忽縱橫,又一變也。”
五代時期七言律詩乏善可陳。宋代七律創作延續了杜甫和中晚唐詩人的創新努力並在“江西詩派”手中逐漸定型,走出了一條以理趣見長、以議論為詩的新路子,佳作不少。元明清以下,七言律詩逐漸衰落。
詩體格律
基本句式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其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二、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七言律詩根據首句是否押韻,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其中首句入韻為正格,與五言律詩不同。
三、講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互動安排。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根據平仄律,七言律詩有四個標準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這四種句型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四、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七言律詩以首聯、尾聯都不對仗為常格。
格律對照
(一)平起首句入韻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對照例詩: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二)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對照例詩: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三)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對照例詩: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四)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對照例詩:杜甫《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詩韻
我們先講近體詩,後講古體詩,這是因為徹底了了解了近體詩之後,才能更好地了解古體詩。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為其特徵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是甚么,然後能知道甚么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後,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要先了解律詩,然後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甚么。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裡用不著詳細敘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
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劉淵,在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時將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同期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並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 。
《佩文詩韻》共有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律詩只可以用平聲韻,所以我們在這一節里只談平聲韻;至於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在以流行國語的今天,中華詩詞學會的一些學者倡議採用以國語為基礎的所謂《中華新韻》,但遭一些主張用《平水韻》的傳統派學者的反對。雙方各持己見,後來中華詩詞學會有關領導從中調停,建議《平水韻》與《中華新韻》“雙軌並行”,同時認為兩者不能混用。
典範詩作
作者 | 詩作 |
沈佺期 | 《獨不見》 |
崔顥 | 《黃鶴樓》《行經華陰》 |
祖詠 | 《望薊門》 |
崔曙 |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
李頎 | 《送魏萬之京》 |
王維 | 《積雨輞川莊作》《贈郭給事》《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
李白 | 《登金陵鳳凰台》《鸚鵡洲》《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
杜甫 | 《蜀相》《曲江》《客至》《登樓》《詠懷古蹟五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
劉長卿 | 《長沙過賈誼宅》 |
高適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
岑參 |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
李益 |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
皇甫冉 | 《春思》 |
韓愈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 |
柳宗元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
劉禹錫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西塞山懷古》 |
白居易 | 《錢唐湖春行》《放言五首》 |
杜牧 | 《早雁》《九日齊山登高》 |
溫庭筠 | 《過五丈原》《利州南渡》《過陳琳墓》《蘇武廟》《馬嵬驛》《開聖寺》《贈蜀府將》 |
李商隱 | 《安定城樓》《錦瑟》《杜工部蜀中離席》《重有感》《春雨》《隋宮》《籌筆驛》 |
杜荀鶴 | 《山中寡婦》 |
秦韜玉 | 《貧女》 |
格律賞析
七言律詩【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詞參考·
《登廬山》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鏇。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詞參考·
《書憤》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名作欣賞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
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春思》
皇甫冉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宮詞》
薛逢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錦瑟》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