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後,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簡介

兒童學習語言階段的詛咒敏感期兒童學習語言階段的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是語言敏感期中的一個表現。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時,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很快發現一句話能表達一個意思,這個發現又使他開始重複說一句話。很快,兒童又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劍一樣能刺傷別人,詛咒的敏感期來了。兒童發現了語言的力量,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使用。成人很怕兒童使用詛咒辭彙,一聽到就反應強烈,視詛咒為洪水猛獸。兒童感受到了這些語詞的力量,反而特別關注和喜歡使用這類詞。

表現

康康,4歲,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小男孩。近期忽然表現得有些“暴力”,具體表現在他的語言上。這段時間以來,經常掛在他嘴邊的都是“臭屁”、“小屁孩”、“臭老師”、“屁媽媽”……總之,幾句話下來,就把小朋友說得失落又傷心。

晚上臨睡前,格格總在不斷折騰,一會兒要爸爸,一會兒要媽媽,一會兒要睡大床,一會兒要睡小床,似乎今天心情非常煩躁。媽媽說:“要不,媽媽抱著你睡吧?”誰知她卻說:“我不要媽媽,我要把你的頭燒掉!”

強強,3歲,他爸爸上班很忙,下班後,經常和強強玩,強強太淘氣,有時候把書和雜誌仍了一地,惹得他爸爸生氣,就“呸!”了幾下,於是強強很快就學會了“呸!”,見媽媽就“呸!”,見爺爺奶奶也“呸!”,他覺得很好玩,並且邊“呸”邊笑。

心理解析

詛咒敏感期的兒童語言不代表本意詛咒敏感期的兒童語言不代表本意

心理專家解析,在一定的階段,小朋友們都喜歡用這樣的詞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或者玩笑,並樂此不疲,絲毫沒有“髒”或“不雅”的感覺,那是因為這一過程是他們學習語言、交流的過程,而並非如我們想像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去侮辱或謾罵別人。之所以會使用這些辭彙,是因為他們發現了這些辭彙的力量,會讓成年人緊張,也會讓其他小朋友效仿,甚至可以通過這些辭彙的使用來占據心理優勢。
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會經歷這一階段,所以也有人把這一階段歸為‘詛咒敏感期’,在這一階段,小朋友不僅僅會對這些‘髒話’感興趣,對“打死你”、“把你頭砍下來”等這些帶攻擊性的語言也會經常使用,如果大家對這樣的表達方式反應強烈,更加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因為他們正是在試探這些語言的作用。

家長處理

一般來說,小朋友只在“詛咒敏感期”才會有足夠的興趣去如此表達,如果成年人對此反應過激,或者讓他們感到,在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類似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從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無意識的習慣,延伸下去。

對於其他敏感期而言,孩子一般都需要得到滿足才會順利度過當,孩子出現詛咒敏感期,父母的反應越強烈,就越容易激發孩子使用詛咒語言。
要解決類似問題,家長一方面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即對他們單獨的表達不聞不問,或者表現出這樣做一點也不好玩的意思。另外,還有必要適當減少孩子與具有習慣性髒話行為的孩子或成年人接觸的機會。

消失過程

兒童可能在重複人類早期的足跡,在基本語言形成後(3歲左右),兒童突然轉向使用這類“強有力”的詞,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常讓大人吃一驚,但是,幾個月後,這種語言就悄沒聲地過去了。
此後,兒童很快發現語言的魅力還在於同樣的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感覺是不一樣的。這發現使得他開始像一個文學家一樣刻意追求、努力尋找一些更美妙的語詞,甚至開始糾正大人的語言。
進入國小後,兒童能夠用語言為他的動機、他的複雜的心理活動服務,他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像成人一樣,話語越來越成為一種自由的工具。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1年1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1年12月IN辭彙總壞天氣朋友 | 沙發經濟 | 廣場效應 | 詛咒敏感期 | 宋詞密碼| 隱孕族 | 娛樂反芻 | 自媒體時代 | 壁球人 | 索斯比女人 | 玻璃懸崖 | 聖誕衝動 | 超期博士 | 水立方女人 | 年會經濟 | 寡趣症 | 高跟鞋理論 | 星期六嬰兒 | 一度效應 | OBS消費 | 壞訊息綜合症 | 學位投資 | 鳥籠邏輯 | 職場恐高症 | 聖誕奶奶 | 年關恐懼症 | 小丑護理 | 職場五年陳 | 醬油考生| 失歌症 | 假前綜合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