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本病外眼無異常,而視力減退,以致視物模糊不清,故《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稱之為視瞻昏渺。症狀類似西醫學之老年性黃斑變性。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該病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上根據其眼底的病變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
病因
由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虛火上炎,上擾空竅,灼傷脈絡,迫血妄行,或脾氣虧虛,氣不攝血,血不循經,溢於脈外而發病
病機
1、濕熱痰濁內蘊,上犯清竅。
2、情志不舒,氣滯血瘀,玄府不利。
3、肝腎不足,精血虧耗;或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目失所養,神光衰微。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眼外觀端好,視力逐漸下降,視物昏朦日增。
2、檢視眼底可見脈絡膜、視網膜及目系的慢性或陳舊性病變。
病證鑑別
1、雲霧移睛:自覺視前有黑影飄移,眼珠轉動時呈無規律之運動,眼底檢查可見玻璃體內有黑色或半透明之點狀、條狀、塊狀混濁飄動。
2、圓翳內障:多見於老年人,瞳神逐漸混濁變白。
3、青風內障:瞳色淡青、略微散大,頭痛眼脹,眼壓增高,視界縮小,眼底青光。
相關檢查
1、檢視眼底可見脈絡膜、視網膜及目系的慢性或陳舊性病變。
2、平面視野檢查可見相對或絕對中心暗點。
3、眼電生理和螢光眼底血管造影可助診斷。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起病較緩,外無赤痛。古人認為主要是由神勞、血少、元虛、精虧等所致,故治療強調補虛培本。現代,經臨床檢查所見,內眼病變多種多樣,結合全身辨證,則有虛有實,因而不可一味從虛論治。
治療原則
本病發病急驟,視力下降嚴重,一經確診應積極採用中西結合方法搶救視力。
證治分類
(一)濁邪上犯
症狀:自覺視物昏朦,或兼見黑花飛舞,或視瞻有灰色或黑色陰影,視物變形,如視直如曲,視大為小等。眼底可見視網膜、脈絡膜有邊界模糊之黃白色滲出斑,或僅見黃斑區水腫、滲出,中心凹反光不清等。眼症常纏綿不愈。全身症見頭重胸悶,食少口苦,小便黃少,舌苔黃膩,脈濡數;或脘悶多痰,口苦而膩,舌苔黃膩,脈滑數等。
治法:利濕清熱,祛痰化濁。
方藥:溫膽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竹茹、枳實、黃連、膽星、車前子、茺蔚子、澤蘭。
(二)氣滯血瘀
症狀:自覺眼珠隱痛,視力漸降,或眼前中央有帶色陰影遮隔,視物變形。檢視眼底,可無明顯異常,或有視乳頭輕度充血,或者僅見黃斑區暗紅,有滲出物及色素沉著,小血管彎曲,中心凹反光不清等病變。全身症有情志不舒,頭暈脅痛,口苦咽乾,脈弦細數。
治法:清熱疏肝,行氣活血。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甘草、薄荷、生薑、丹皮、梔子、丹參、鬱金、川芎、茺蔚子。
(三)肝腎不足
症狀:眼內乾澀,視物昏朦,或視物變形。眼底可無明顯異常,或見脈絡膜視網膜病灶色素沉著,病變比較陳舊,間或夾雜新的滲出斑,亦或黃斑區輕度水腫,有滲出物及色素沉著。全身症見頭暈耳鳴,夜眠多夢,腰膝酸軟,脈細。
治法:補益肝腎。
方藥:加減駐景丸加減。
常用藥:菟絲子、楮實子、五味子、枸杞、熟地、當歸、川椒、車前子。
(四)心脾兩虛
症狀:眼症同前,全身症見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脈弱。
治法:養心益脾,補血行血。
方藥:人參養榮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當歸、白芍、五味子、遠志、陳皮、川芎、丹參。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常用穴:球後、頭臨泣、太陽、風池、睛明、合谷、養老、光明、肝俞、腎俞、足三里等。每次局部取2穴,遠端配2穴,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偏陽虛者,遠端穴位施灸或針灸並用,但眼部穴位忌灸。
轉歸預後
本病應堅持積極治療,若拖延失治,則視力難以恢復。部分嚴重者,日久可發展為青盲而失明。
預防調護
患病期間應注意避免情緒刺激,保持二便暢通。若因哺乳期發病,應立即斷乳。產後發病,注意加強營養。
文獻摘要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曰:“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雖治不復光明,其時猶月之過望,天真日衰,自然目光漸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