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陽回族鄉

西陽回族鄉

西陽回族鄉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崆峒區,成立於1984年,地處平涼市崆峒區北部乾旱山區,東接寨河鄉,西南與安國、大秦鄉相接,北與寧夏彭陽縣毗鄰。全鄉總面積約89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60個合作社2644戶13164口人,總耕地面積58646畝。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全鄉地形走勢為西高東低,海撥在1556——1742米之間,涇河一級支流大蘆河、小蘆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將全鄉分成三道梁,形成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地處偏僻、自然地理條件差,經濟文化相對比較落後是西陽鄉的基本鄉情。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13個,通郵的村2個,通電話的村13個,通公路的村13個,通自來水的村8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185.89萬元,糧食播種面積5505.40萬畝,糧食總產量9109.75噸,財政總
收人200.5萬元,財政支出1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1623.20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13所,在校學生總數2035人,教師總數93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2人,病床9張。

名優特產:玉米

旅遊景點:齊家文化遺址

行政區劃

轄中營村、清明村高梁村姚灣村、陡溝窪村、唐灣村、西陽村、羅溝村、尹山村、上馬村、下馬村、安河、火連灣村。

農業發展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地處崆峒區北部塬區的西陽回族鄉,是一個典型的旱作雨養的純山區農業鄉,也是全市惟一的一個純回族鄉。該鄉歷屆黨委、政府立足鄉情,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把以梯田建設為主的農業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作為改善全鄉農業生產條件,促進全鄉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舉措常抓不懈,團結帶領廣大幹部民眾學習莊浪梯田精神,苦抓實幹,戰天鬥地,走出了一條田林路草綜合治理、農林牧協調發展的創業致富之路,成為全區乃至全市梯田建設工程中的又一個生動典型。

西陽鄉95%的耕地都是土地瘠薄、病蟲害多、產量低下的“滾牛窪”、“三跑田”。針對這種現狀,該鄉從1999年開始不斷加大梯田建設力度,尤其是將原來的人力改土改變為機修造田,並進行大規模、整流域綜合治理。在工程建設中,鄉上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治理、協調發展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形,宜田則田,宜林則林,宜路則路,宜草則草,田林路草相結合,對25度以下的坡地進行整修改造,田間地頭配套修路建地、擴植林網,綜合治理效果明顯。從1999年開始,全鄉每年都確定一個3000畝以上的重點治理戰場,動員全鄉勞動力參與改土造田,採取人機結合、集中連片治理的辦法,以點帶面,輻射全鄉,春秋季造林種草,夏季修建梯田。每年新增梯田3000多畝、造林2600多畝、種草2000畝。在抓好以梯田建設為主的綜合治理工程的同時,積極引導民眾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充分發揮農業潛力,狠抓糧食生產,大力發展草畜產業,每年發展養殖大戶50戶,種植地膜玉米1.3萬多畝,戶均增收600多元,全鄉梯田增收效益達160萬元。養殖業和特色種植業已成為廣大民眾增收的主要支柱產業。

截至2003年底,全鄉累計完成優質梯田工程3.6萬畝,人均擁有梯田2.6畝,修建大型土澇池33座,新修鄉村社道路52條148.5公里,荒山造林3.3萬畝,退耕還林4574畝,溝頭防護284處,柳谷坊326處,流域綜合治理面積達32.6平方公里,唐灣等3個村已經實現了梯田化。全鄉農業生產生態條件得到基本改善,糧食產量逐年增長,比改造前淨增35%,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2003年底,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5360噸,人均產糧450公斤,農業增加值達到6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30元。

特色產業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西陽鄉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遼闊的土地資源和適宜的氣候形成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和產業。馬鈴薯生產和畜牧業發展初具規模。

1、西陽鄉民眾素有養牛經商的優良傳統,全鄉現有飼草面積16460畝,養殖大戶462戶,黃牛飼養量達15400頭,年出售商品畜8800多頭,羊飼養量5600隻,年出欄2400多隻,牛羊肉經銷隊伍達700多人,年屠宰販運量達11200頭(只)。由於西陽鄉地處甘肅與寧夏交界處,距312國道只有23公里,加之又是純農業山區,環境未受任何污染,其產品屬“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生產的牛羊肉經過深加工後遠銷南方各大城市及國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全鄉70%的民眾從事這一行業,2006年全鄉牧業總產值達460萬元,人均牧業收入536元。以肉牛育肥為主的畜牧業在西陽鄉已初步形成發展規模,成為帶動全鄉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2、西陽鄉屬黃土高原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雨水、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在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生產的馬鈴薯,塊大質好、產量高、貯存期長,其澱粉含量和維生素含量經檢測,均高出其他地方產品的含量,平均畝產在2000公斤以上,全鄉每年種植馬鈴薯8500多畝,年產量達1700多噸,總產值40萬元。具有地下“金蘋果”之稱的馬鈴著由於品質好、產量高、經濟效益客觀,而成為全鄉民眾創收的主要農特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鎮村建設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西陽回族鄉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歷屆鄉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廣大幹部民眾的苦抓實幹,全鄉基本告別了“花錢靠救濟,吃飯靠回銷”的歷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到2006年底在電力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480多萬元解決了下馬、安河等7個村28社986戶5230人的生活用電問題,全鄉消滅了無電村,結束了這些村社民眾祖祖輩輩用煤油燈,用石磨磨麵的歷史;二是多方籌資修建人飲工程5處,解決了西陽、中營等6村18社690戶3640人和2200多頭大家畜的飲水問題;三是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加大了以梯田建設為主的生態工程建設,到2006年底全鄉累計完成優質梯田30860畝,人均2.5畝,建成澇池35個,集雨水窖3150眼,新修鄉、村、社道路52條148.5公里;四是安裝電話78部,地面電視接收站5個,擁有電視機戶數達到1873戶,進一步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使民眾對大山處面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聽到了黨中央聲音,掌握了發家致富的政策和信息,大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糧食生產穩中有增,經濟收入持續增長。2006年底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6300噸,人均產糧450公斤,農業增加值達到6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10元,財政收入完成60萬元,基本保證了全鄉各項事業的正常運轉。
3、畜牧支柱產業蓬勃發展,初具產業化規模。西陽鄉是崆峒區萬頭養牛鄉之一,2006年全鄉黃牛飼養量達15400頭,大家畜存欄6600頭,羊存欄3200隻,累計發展養殖大戶462戶,短期育肥8800頭,屠宰販運經銷隊伍達700多人,牧業收入達到460萬元,人均牧業收入536元,畜牧業已成為帶動地方民族經濟發展和廣大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4、科、教、文、衛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一是以科技為先導,大力實施科教興鄉戰略,積極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先後共投資130多萬元,搬遷新建西陽、高梁、姚灣等中國小9所,購置桌椅800套。同時注重素質教育,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全鄉13所中國小校學生達123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0.8,成人文盲率為38.5%,截止2006年底全鄉考入各類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達86人;三是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改善,西陽衛生院改擴建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醫務人員5名,村級衛生診所13個,配有部分技術人員和簡單的醫療器械,基本上能達到小病不出村,民眾的醫療條件相對較差。

5、建立了西陽、唐灣兩個農貿交易市場並輻射周邊鄉鎮和省、市,成為全鄉商品流通集散地,有力的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社會事業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1、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類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全鄉形成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濃厚學習風氣。全鄉共考入城區中學的學生180名,考入中專的42名,國中六科合格率、國小雙科合格率逐年上升。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鄉通過大中專院校委培和舉辦各類科普培訓班等方式向農民傳授果樹栽植、養殖、種植等方面的農業新技術,全鄉現在共有科技人才165名,他們在全鄉經濟發展中擔當主任,發揮了主要作用。

2、健全專業學(協)會,成立了林果產業協會、畜牧產業協會和石灰石深加工產業協會,各協會充分發揮其作用,年內開展有規模的科普宣傳活動5次,向民眾印發科普宣傳資料,推廣農業實用技術,課堂講授,外出參觀學習,實地組織培訓,培養一批有技術的農民技術員,重點培養5—10戶科技示範戶,推薦1名科技致富能人,經鄉上審查後向區上推薦1—3名科技致富能手。創辦“農民信息之家”。配備專門辦公地點,配置電腦,上網查尋致富信息,定期向民眾發布。推廣優良品種,使全鄉的農作物種植全部實現良種化,優質率達到70%以上。

3、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二溝、峽門、白坡、唐莊等村建起了文化室,全鄉14個村都架通了廣播線路,各學校都專門建立了師生文化室,鄉政府機關、鄉屬企事業單位也都購置了卡拉OK、象棋、桌球等文化設施,全鄉現有電視機2000台,VCD1200台,錄音機1800台,鄉政府每年在“五一”、“七一”、“十一”也要組織一些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市、區每年至少也要組織一次文化下鄉活動和民族政策法規宣傳。

4、加大衛生硬體投入,改善醫療條件,提升醫療人員水平。從根本上解決新建了峽門衛生院,在現有5名醫務人員中,有4名已取得了助理醫師資格證書,鄉政府每年都要推薦1名醫務人員到市醫院深造學習,每年都要從財政擠出部分資金用於改善醫療條件,全鄉共有村衛生所9所,村婦保健所8所,個體診所9所,鄉村醫生14名,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就醫難的問題。

發展規劃

西陽回族鄉西陽回族鄉

西陽鄉“十五”發展規劃的總體思路與目標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樹立與時俱進的農業發展觀念,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創建產業化龍頭為企業、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下功夫抓好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這個發展主題,到2007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6200噸,牧業總產值達到460萬元,農業增加值達到670萬元,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3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50元,全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人畜飲水、生活用電及危房改造等突出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能得到極大改善,全鄉整體解決溫飽問題,社會、經濟良性發展,民眾生活比較富裕,全鄉基本實現初始小康建設目標。

甘肅省平涼市的行政區劃

市級

平涼市

區級

崆峒區 | 石堡子開發區

縣級

涇川縣 | 靈台縣 | 崇信縣 | 華亭縣 | 莊浪縣 | 靜寧縣

鎮級

四十里舖鎮 | 崆峒鎮 | 白水鎮 | 草峰鎮 | 玉都鎮 | 高平鎮 | 荔堡鎮 | 王村鎮 | 窯店鎮 | 邵寨鎮 | 獨店鎮 | 什字鎮 | 朝那鎮 | 錦屏鎮 | 新窯鎮 | 東華鎮[甘肅華亭縣] | 安口鎮 | 西華鎮[甘肅華亭縣] | 馬峽鎮 | 策底鎮 | 水洛鎮 | 南湖鎮 | 朱店鎮 | 萬泉鎮 | 韓店鎮 | 威戎鎮 | 界石鋪鎮 | 八里鎮 | 李店鎮

鄉級安國鄉 | 柳湖鄉 | 花所鄉 | 索羅鄉 |香蓮鄉 | 西陽回族鄉 | 大秦回族鄉 | 白廟回族鄉 | 寨河回族鄉 | 大寨回族鄉 | 上楊回族鄉 | 麻武鄉 | 峽門回族鄉 | 汭豐鄉 | 羅漢洞鄉 | 涇明鄉 | 紅河鄉 | 飛雲鄉 | 太平鄉 | 豐臺鄉 | 黨原鄉 | 新開鄉 | 西屯鄉 | 上良鄉 | 梁原鄉 | 龍門鄉 | 星火鄉 | 百里鄉 | 蒲窩鄉 | 柏樹鄉 | 黃寨鄉 | 黃花鄉 | 木林鄉 | 上關鄉 | 神峪回族鄉 | 山寨回族鄉 | 河西鄉[華亭縣] | 硯峽鄉 | 岳堡鄉 | 楊河鄉 | 趙墩鄉 | 柳梁鄉 | 臥龍鄉 | 大莊鄉 | 陽川鄉 | 良邑鄉 | 通化鄉 | 永寧鄉 | 鄭河鄉 | 南坪鄉 | 盤安鄉 | 城川鄉 | 司橋鄉 | 曹務鄉 | 古城鄉 | 雙峴鄉 | 雷大鄉 | 余灣鄉 | 仁大鄉 | 賈河鄉 | 深溝鄉 | 治平鄉 | 新店鄉 | 甘溝鄉 | 四河鄉 | 紅寺鄉 | 細巷鄉 | 三合鄉 | 原安鄉 | 靈芝鄉
街道

東關街道[崆峒區] |中街街道[崆峒區] | 西郊街道| 東華街道[甘肅華亭縣]

農場張老寺農場 | 國營萬寶川農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