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河燈會

盂蘭,梵文,是“倒懸”的意思。 放河燈是由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的。 近年來,河曲縣加大了對“西口河燈會”的保護力度,“西口河燈會”於今年被山西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西口河燈會”是河曲的傳統古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都在縣城西門外的“西口古渡”燃放河燈,為當年在黃河上走船而死難的船工們超度亡靈,其意義在於它記載了中原先民“走西口”的創業歷史。燃放河燈起源於印度,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佛教信徒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放河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盂蘭,梵文,是“倒懸”的意思。盆,漢語,是指盛供品的器皿。放河燈是由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的。

文化遺產

近年來,河曲縣加大了對“西口河燈會”的保護力度,“西口河燈會”於今年被山西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該縣正在積極籌備將“西口河燈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