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

動物醫學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其前身溯源於1936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始設的畜牧獸醫組。1958年學校成立畜牧獸醫系,1984年分設為畜牧系和獸醫系。1998年兩系合併為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2002年正式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2007年9月動物科技學院分設為動物科技學院和動物醫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動物醫學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其前身溯源於1936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始設的畜牧獸醫組。1958年學校成立畜牧獸醫系,1984年分設為畜牧系和獸醫系。1998年兩系合併為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2002年正式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2007年9月動物科技學院分設為動物科技學院和動物醫學院。[1]

學院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發展方向的多層次辦學體系。193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

機構設定

學院設有臨床獸醫系、基礎獸醫系、預防獸醫系、動物生物技術系;動物醫學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臨床獸醫學,獸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獸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獸醫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和動物生物技術4個二級學科博、碩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下屬的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4個二級學科博、碩士點。[1]

學院建設有農業部動物生殖生理與胚胎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幹細胞研究中心陝西分中心,陝西省胚胎幹細胞研究中心,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陝西省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和畜禽疫病防治與畜產品安全科研平台。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院、西安寵物醫院、實驗動物中心、動物標本館等校內教學(科研)試驗基地4個,主辦《動物醫學進展》學術刊物。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毒物學分會掛靠單位。[1]

師資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據官網資料顯示[1],學院有教職工12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5人,副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39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24人。其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后稷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人,陝西省“三五人才”1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1]

資料顯示[1],2010年,動物醫學院有學生1117人,其中本科生665人,碩士研究生341人,博士研究生111人。學院先後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12000餘人,著名的獸醫學家,家畜產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王建辰教授,原西南大學副校長張家驊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段恩奎研究員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教學科研

經過長期的科研積澱,學院在動物胚胎工程、動物克隆及幹細胞工程、生物毒素與中毒病、家畜生殖內分泌、神經生物學、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與優勢,有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著名專家張涌教授首次攻克山羊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和一批轉人防禦素基因克隆奶牛。著名專家竇忠英教授在幹細胞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獲得心臟跳動樣細胞團。[1]

學院始終瞄準高新科技前沿,堅持圍繞國家和區域性重大戰略需求,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套用基礎和套用研究。學院先後承擔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國家支撐計畫等各類科研項目85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68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8篇,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28部,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4項。[1]

學院在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不斷加大和鼓勵青年科教人員及研究生、本科生赴國外進修,攻讀博、碩士學位,考察,進行合作研究。學院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奧地利等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科學研究、教師和學生培養等方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提升了學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1]

學院領導

據官網資料顯示[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領導有:

周恩民院長

[2]院長:周恩民

院黨委書記:趙獻軍

常務副院長:張彥明

副院長:靳亞平

副院長:童德文

副院長:唐萬壽

院黨委副書記:申讓平

專業介紹

動物醫院設定有2個本科專業:動物醫學和生物科學其中動物醫學共分為三個方向:動物醫學方向,小動物醫學方向和動物生物技術方向。

動物醫學(陝西省名牌專業)學制五年。主要開設動物解剖學、動物生理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傳染病學及獸醫寄生蟲學等課程;其中小動物醫學方向主要課程還有寵物美容與護理、寵物飼養與訓練,動物生物技術方向還開設基因工程、動物細胞與胚胎工程等。本專業培養具備動物醫學基本理論和技能,系統地掌握動物疾病臨床診療技術、防控措施及動物生物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能在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動物疾病診斷和防控、動物檢疫及產品檢驗、獸醫衛生管理與監督、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高級科技人才。

生物科學(動物方向)學制四年。主要開設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動物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動物生態學、動物細胞與胚胎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等課程。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動物生理生化、遺傳變異、發育調控、蛋白質與基因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技能。畢業後可在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及生物製品等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研發、生物製品行銷等工作。

碩士培養

基礎獸醫學
基礎獸醫學學科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涵蓋了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動物病理學和獸醫藥理學4個三級學科,經過7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病理學和新獸藥研發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已培養畢業碩士、博士85人,在讀碩士生、博士生93人。

近3年來,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教育基金、國際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橫向合作課題等各類項目22項,發表論文205篇,出版專著8部,授權專利8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

學術隊伍
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8人。

教授:童德文歐陽五慶張小鶯李新平楊鳴琦趙慧英

副教授:陳樹林李引乾張淼濤卿素珠羅延紅徐永平

講師:周宏超張琪張文龍叢日華劉曉強趙曉民

實驗師:喬海蓮蒿彩菊康志科張聯麗

研究特色
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率先在國內開展畜禽神經解剖學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神經解剖學著作,提出了中樞外反射弧新理論,在畜禽腦核團定位及內臟的神經支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神經肽和免疫因子的表達特點,神經肽、激素和免疫因子之間的關係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

動物病理學製備出針對雞馬立克氏病腫瘤相關表面抗原(matsa)的單克隆抗體,為馬立克氏病的相關研究及研製以單克隆抗體為載體的抗腫瘤藥物奠定基礎;人工合成出抗苦馬豆素免疫原,誘導動物產生了特異性強、高效價的抗體,通過雜交瘤細胞技術,得到分泌特異性抗苦馬豆素抗體的雜交瘤細胞,並製備出抗苦馬豆素的單克隆抗體,為防治家畜瘋草中毒探索了新途徑;正在開展天然產物誘導細胞凋亡的信號轉導通路研究,新型桿狀病毒表面展示系統平台的構建及動物常見病毒亞單位疫苗的研製。

新獸藥研發2006年以來,已研製出多種液體納米材料、高分子納米材料和金屬納米材料,在納米獸藥研究方面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5項,已獲得授權7項,在國內新獸藥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獲得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果。

科研條件
現有由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獸醫藥理學、動物病理學實驗室和切片室等構成的基礎獸醫學研究平台。

預防獸醫學
該學位1984年獲批碩士授權點,2003年獸醫學一級學科獲批博士授權點,2004年預防獸醫學開始招收博士生。多年來形成了分子病原學與免疫學、動物疫病防治、獸醫公共衛生學3個研究方向。2000年以來培養畢業碩士143名,在讀碩士生109名,2004年以來培養畢業博士11名,在讀博士生23名。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目,863和國家支撐計畫子課題3項,陝西省重大科研項目4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攻關項目10餘項;先後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獲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主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動物性食品衛生學》(第3版,第4版)、《獸醫公共衛生學》(第1版,第2版)和向21世紀課程教材《動物性食品衛生學實驗指導》,主編著作20餘部。《動物性食品衛生學》為陝西省精品課程。

學術隊伍
教授張彥明於三科楊增岐陳德坤張德禮

副教授王晶鈺張淑霞王愛華許信剛林青穆楊高雲英

講師邢福珊郭抗抗劉芳寧邱立姜艷芬齊雪峰李丹丹

實驗師黨如意(高級實驗師)張耀相寧蓬勃

研究特色
永生化細胞系的建立和病原致病機理研究建立了豬血管內皮細胞系,已傳至122代,用其進行了豬瘟病毒致病機理的研究;建立了豬腸黏膜上皮細胞系,已傳至90代,用其進行豬腹瀉性疾病致病機理的研究。

畜禽新型疫苗疫苗研究用建立的豬血管內皮細胞系研究成功了豬瘟基因工程細胞苗;研製成功了豬瘟病毒E0和E2基因共表達的雞痘病毒活載體疫苗和腺病毒活載體疫苗;研製成功了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細胞苗和不同外膜蛋白型禽大腸桿菌融合菌株工程菌苗。

畜禽重大疫病診斷和鑑別診斷方法建立了區分豬瘟強毒感染與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和區分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強毒株、強毒株及弱毒株的RT-PCR鑑別診斷方法,區分新城疫強、弱毒株RT-PCR結合限制性內切酶鑑別診斷方法;建立了牛結核病、豬支原體肺炎和兔波氏桿菌病的PCR診斷方法;研究制定了羊乾酪性淋巴結炎診斷技術標準(NY/T908—2004)。

科研條件
現有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和畜禽疫病防治與畜產品安全科研平台(包括P2級細胞培養實驗室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臨床獸醫學

生物學學科在我院設有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和生理學4個二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2000年、2004年先後開始招收碩士和博士生,到2008年,培養畢業博士6人,碩士77人,現在讀博士生23人,碩士生71人。

近年來本學科主持完成國家“973”項目1項,“863”項目2項,國家攻關項目3項,國家自然基金5項,省部級重點項目8項。獲得省部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SCI論文3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6項,獲批23項。主編或參編國家教材《動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畜禽神經解剖學》、《動物生理學實驗》等7部,出版專著10部。

學術隊伍
本學科形成了以張涌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發育生物學學術隊伍和以歐陽五慶為學科帶頭人的細胞生物學及生理學學術團隊及以范光麗為學科帶頭人的神經生物學研究團隊。各團隊的人員組成:

發育生物學專業
教授:張涌趙慧英

副教授:權富生卿素珠鄭月茂徐永平雷安民

講師:華松

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專業:

教 授:歐陽五慶李新平

副教授:張淼濤

講師:張文龍叢日華

神經生物學專業:

教授:趙慧英

副教授:陳樹林徐永平

講 師:張琪

研究特色
發育生物學專業
目前我院發育生物學形成了2個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動物克隆和動物轉基因技術研究;(2)動物形態發生機理研究。近年來在哺乳動物生殖細胞發生機理、動物早期胚胎附植分子調控機理研究及胚胎早期卵裂極性發生研究、動物克隆胚胎髮育異常及表觀遺傳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形成了以牛、羊克隆機理研究和動物形態發生機理研究為特色的生物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細胞生物學專業
我院細胞生物學專業形成了以納米技術研究為特色的優勢專業。從2006年以來,已研製出多種液體納米材料、高分子納米材料和金屬納米材料,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項,已獲得授權17項,在國內納米生物技術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神經生物學研究
率先以豬、羊和雞為畜禽代表動物開展了腦的構築、不同生理期下丘腦-垂體-性腺生殖軸的神經-免疫-內分泌網路的系列研究,形成了神經-免疫-內分泌網路對生殖調控的研究方向。以畜禽為實驗動物模型,對動物重大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器官中神經肽、激素和免疫細胞因子的分布變化進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動物疾病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研究方向,其研究新成果將為畜禽養殖與疫病防控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科研條件 

(1)建立了動物克隆轉基因技術平台及發育生物學研究技術平台。

(2)建立了動物生理學和細胞生物學2個全國一流的創新平台。其中動物生理學實驗室和細胞生物學實驗室被授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動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陝西省高等學校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動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等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