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筆畫
漢字:襄
襄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 :11 :17
:五筆98:YKKE 倉頡:YRRV
筆順編號:4125 1251 1122 135 34 四角號碼:007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94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湘。《說文》漢令:解衣而耕謂之襄。
又上也。《書·堯典》懷山襄陵。《注》包山上陵也。
又《臯陶謨》思曰:贊贊襄哉。《疏》謂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
又除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襄也。
又成也。《左傳·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
又駕也。《詩·鄭風》兩服上襄。《注》上駕,馬之最良者也。
又《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箋》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謂之七襄。
又《史記·諡法解》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
又地名。《史記·高祖功臣侯表》襄平。《索隱曰》屬臨淮。《後漢·郡國志》上黨郡襄垣。
又《廣韻》州名,本楚之西津,魏置襄陽郡,西魏攺襄州,因水立名。《韻會》宋升襄陽府。
又姓。《後漢·襄楷傳注》《風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後。 《說文》作。
又、。
襄xiāng
基本字義
1. 幫助,輔佐:~辦。~理。~助。~贊(贊助)。
2. 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
3. 衝上:~陵。
4. 上舉,昂起:“臣聞交龍~首奮翼”。
5. 高:“~岸夷塗。”
6. 古同“攘”,掃除。
7. 姓。
8.諡號“襄”闢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勞曰襄
因事有功曰襄
執心克剛曰襄
協贊有成曰襄
威德服遠曰襄
比如晉襄公、宋襄公等
詳細解釋
襄
xiāng
[動]
(1) (會意。為用外衣包裹之狀。本義:包裹、包容(異物)。)
(2) 同本義。
襄,漢令:解衣耕謂之襄。——《說文》 案:《說文》解釋有誤。
闢地為襄。——《周書·諡法》 案:句中之襄,實即“壤”之省,而“壤”指“包容了種子的土”。
(3) 助理,佐治
思日贊贊襄哉。——《書·皋謨》 案:句中之襄,指包括了多方之力的合力。
必納王妃,以襄內政。——《三國演義》
(4) 又如:襄成(輔助成為);襄助(輔佐;幫助);襄事(幫助辦事);襄辦(幫助辦理);襄贊(輔佐幫助)
(5) 成就,完成
不克襄事。——《左傳·定公十五年》。注:“成也。”
劉院既知此事顛末,又與公同心,必能共襄大事。——明·張居正《答王鑑川計貢事利害》
(6) 又如:襄事(成事);共襄義舉
(7) 仰,上舉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書·堯典》
以樂乘為武襄君。——《史記·趙世家》。正義:“舉也,上也。”
(8) 駕;駕車的馬
兩服上襄。——《詩·鄭風·大叔于田》
襄,駕也。——《爾雅》
(9)上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酈道元《三峽》(《水經注》)
【詞性變化】
【形】
(1) 高的 [high]
襄岸夷塗。——《文選·張衡·西京賦》
(2) 又如:襄岸(高岸)
〈名〉
1. 古州名[Xiang prefecture]。故治今湖北襄陽。如:襄野(楚襄王夢與巫山神女幽會的傳說);襄王之約(借指女子應約赴會事)
常用詞組
襄陽Xiāngyáng
[Xiangyang] 湖北省地級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市區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600萬。以輕紡、汽車製造業為主的湖北省重要工業城市。位於湖北西北部、漢丹、襄渝、焦枝鐵路的交匯點,臨漢水,為重要水陸交通樞紐。
襄理xiānglǐ
[assistant manager] 舊時某些銀行、企業中協助經理主持業務的負責人,地位次於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