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舊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員,冠帶乘輿,全副執事,鳴鑼開道,到各廟宇行香,威儀甚盛,每家老年人和當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競先趕到社廟或附近寺院裡開殿門和燒頭香,點香燈,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廟宇守等。亥時一過,趕緊燒香,表示虔誠。俗信第一個人趕到點上香最為吉利,故有爭先點第一雙蠟燭習俗。俗語說:"誰人最早開殿門,今年一定賺大銀。"老年人到各廟宇拜殿神,主要祈禱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於階層、行業、性別、年齡等不同,來拜神者絡繹不絕,有求做生意發財的,有求農業豐收的,有求子續嗣,等等。較大的廟宇如東甌王廟,拜神者要給廟祝紅包,如祈禱靈驗,每年初一有錢者,要用重達百餘斤的大蜡燭還願。

基本信息

淵源

據《大宋僧史略》卷中說,中國“行香”之制始於晉代道安法師。

“行香”原是法會儀式之一,謂法師主持法會,升座說法時,向他燃香禮敬。也泛指燃香、上香、拈香。如《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謂:“住持朝暮行香時,鳴(鍾)七下。”又如《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日,愛子王雱病疽而死,荊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設七七四十九日齋醮,薦度亡靈。荊公親自行香拜表。”

一般所說的“行香”,系指佛事齋會中,由法師和主齋者持香爐繞行壇場中,或引導儀仗巡行街市。《南史·王僧達傳》載:何尚之“於宅設八關齋,大集朝士,自行香,次及王僧達”。此當為巡道“行香”之始。

從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七載:“東魏靜帝常設法會,乘輦行香,高歡執爐步從。”並指出:“以此見行香只是行道燒香,無散香末事也。

歷史

”唐代“行香”尤盛。如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又如白居易《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朝廷舉辦“行香”法會,多用於國忌日。《南史·王僧達傳》及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下認為,“國忌行香起於後魏及江左齊梁間”。但是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認為,“忌日行香,始於唐貞觀五年八月,敕天下諸州,並宜國忌日,準式行香。”此說見於《舊唐書·職官志二》。不過,唐代也有非忌日“行香”之例。如《唐會要》載:“開成五年四月,中書門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設降誕齋,行香後令以素食宴樂。”

五代後梁,百官於大明節行香祝壽。(見宋·姚寬《西溪叢語》)後亦用於超度亡靈。如《儒林外史》第四回:“眾和尚……吹打拜懺,行香放燈,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鬧了三晝夜,方才散了。”

明、清以來,有兩種活動與“行香”有關,值得一提。一是民間廟會中的“走會”風俗。據明·王樨登《吳社篇》記載,“走會”亦稱“行香”,行儀中或扮觀音、羅漢乃至其他戲劇、小說人物,或由人抬著、或步行,以此求福,祈禱豐年。一是官場禮儀。明、清時,每月朔、望日,外省官員按例至文廟或武廟(即孔廟、關帝廟)焚香叩拜,謂之“行香”,此制始於明初洪武年間,參閱清·趙翼《陔余叢考·行香》。《月令廣記》。此外,新官赴任後進廟焚香,亦稱“行香”。如《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等待三日,城隍廟行香到任,就坐堂,所屬都來參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