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理位置
蘭嶼是台灣原住民的一支達悟人世居之地,方圓45平方公里的小島滿目蔥蘢,島上丘陵起伏,海濱怪石林立,形狀各異。蘭嶼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西北距台東市49海里,距綠島45海里,西南距鵝鑾鼻41海里。島上風景優美,椰風蕉雨,一派熱帶風光,有世外桃源之稱。島上住有2000多名達悟族山胞,仍然保留著傳統和原始的生活習性。他們性格溫和,忠厚純良,能歌善舞。
北蘭嶼鄉由蘭嶼島與小蘭嶼組成,其中,蘭嶼島面積為45平方公里,是台灣本島最大的屬島,小蘭嶼面積為1.5平方公里,無人居住。
氣候特徵
蘭嶼因冬季季風強勁,夏秋兩季復多颱風,故四周海岸甚受波浪侵蝕,造成許多特殊海蝕地形景觀,遍布天然岩穴與奇石怪崖,著名者有軍艦岩島、坦克岩、玉女岩、雙獅岩、龍頭岩及情人洞等。隆起的珊瑚礁圍繞島的周邊,則形成裙礁地形景觀。村落散布於沿海地帶,如野銀、東清村在東部海岸,椰油、紅頭村在西部海岸,朗島在北部海岸;其中東清村為島上最大村落,亦為主要漁港。對外交通以空運為主;椰油村的開元港為主要對外運輸港口及漁船作業基地。島上居民以達悟族(達悟人)為主,多以捕魚為生。人口約3,518人(2003)。
蘭嶼地處熱帶,終年高溫,這裡原是達悟族人的群居地。其居民生活方式古老,衣著十分簡單。隨著時代文明的傳入和積極開發,達悟人的生活水準已大大提高,現在,島上除達悟族人外,另有不少漢族人生活居住在那裡。
蘭嶼是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火山島,大部分為山地,僅海岸附近有較緩和的平地。島中央的紅頭峰海拔548米;北部有海拔438米的青蛇山,海拔494米的殺蛇山;東南部有海拔480米的大森山。全島周長38公里,海岸線十分曲折,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
蘭嶼島地處熱帶,年平均氣溫為22℃,全年月平均在20℃以上的時間長達9個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達3055毫米,降水季節分布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颱風,冬季東北季風強勁。
島上生物
島上生物數量分布約有以下幾類::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鳥類約有101種,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常見或稀有之島上生物。主要有:椰子蟹、綠蠵龜、山羊、蟾蜍、珠光裳鳳蝶、豬、狗、貓、飛魚、角鴞(貓頭鷹)等。
地質特點
蘭嶼在台東東南外海,距離海岸約90公里,全島由安山岩和集塊岩或凝灰質集塊岩構成。安山岩出露在島之中央部分,四周為火山碎屑岩所覆蓋。火山岩所構成之高地的邊緣,局部為沖積扇和崖錐碎屑物所圍繞,沿海有隆起珊瑚礁。蘭嶼火山頸殘留頗豐碩,為理想的教學示範題材,如椰油村饅頭岩、紅頭村青青草原老人岩、野銀村象鼻岩、朗島火山岩體與五孔洞玄武岩岩脈。
行政區劃
蘭嶼鄉下轄四個行政村,包括東清、野銀、朗島、椰油、漁人、紅頭共6個部落,依山傍海,自成聚落。行政中心位於紅頭村。全鄉人口約2500人,是全縣人口最少的鄉鎮之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3人,是全縣也是全省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之一。居民以高山族中的達悟人最多,占90%以上,另有少數漢族人口。
歷史沿革
蘭嶼原名“紅頭嶼”,據清朝後繼善著的《恆春縣誌》上說:紅頭嶼上“多雜樹,蔚然深季,浮疏日出,無樹不紅,此其名之所由也。”又有一種說法,說是由於島上的紅山岩中含有大量硫化鐵,呈赤紅色,遠望時一片殷紅,好像一顆紅色人頭,因而取名紅頭嶼,後來又因島上盛產馳名世界的名貴花卉-蝴蝶蘭,因而改稱蘭嶼。1877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將紅頭嶼(蘭嶼)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恆春縣。
1895年,因被包括在馬關條約中,第二款第二項“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的範圍內,成為日本領土。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蘭嶼內開發,並設立研究區。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81年,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早期系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惟於民國1990年7月台電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該場之經營,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1996年,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系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
民俗文化
達悟人是台灣高山族中惟一居住在離島上的族群。中日甲午戰爭後,蘭嶼隨同台灣島被迫割讓給日本。1897年3月,日本人組織的“紅頭嶼調查隊”,在經過5天勘探後,認為蘭嶼島無開發價值,而將此島列為人類學原始民族研究地區,禁止外人移入,使其與外界隔絕。至台灣光復時,達悟人基本上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
島上的人以地瓜、水芋及魚乾為主食。每至收穫季節,整個部落的人幾乎全部出動採收水芋,帶回村落存放一大堆,家家戶戶拿著容器排隊等候分配,高高興興地帶回家食用。
在蘭嶼,魚是達悟人獲得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他們把捕來的魚按顏色分為老人魚、男人魚和女人魚三種。最差的黑色魚給老人吃,灰綠色的魚給男人吃,紅黑花紋或白色的魚、也是最好的魚給女人吃。這是因為在達悟人社會中,女人要下田,要養育兒女,工作最繁重,應該吃最好的魚。而老人因年老體衰,不能從事生產,故只能吃最差的魚。他們認為這樣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飛魚則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每年4-6月是蘭嶼盛產飛魚的旺季,也是達悟人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有一種集體出海捕魚的傳統習俗儀式,每年一度,叫做“飛魚祭”。飛魚祭是達悟人最莊嚴隆重的祭祀,都是在黎明時舉行。舉行之日,一清早,一艘艘繪有五彩圖案的木船停放在海灘上,參加慶典的人圍攏在四周,由一長者主祭,以雞、豬為祭品供奉海神,祈求神的護佑和飛魚豐收。祭祀完畢,男的赤身,著丁字褲,劃獨木舟出海捕魚。捕捉飛魚經常是在晚上進行,他們在漁船中點著火把,將掛網放入海中,飛魚看到亮光就會自海面飛起,相繼躍入網中。兩個人劃的小獨木舟,一個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條飛魚。整個飛魚季節,全島可捕獲百萬斤之多。漁船歸來後,岸上的壯丁蜂擁著幫忙把獨木舟推上海灘。婦女、小孩兒忙著剖魚、去鱗、曬魚乾,把這些飛魚曬成乾,可供一年食用。
山胞在新居落成或新船試航大典時,個個銀盔盛裝,聚集在主人房前,朗歌誦詞,宰殺豬羊,宴請親友。大船試航,體格粗壯的男人,合力舉船往空中拋,然後做法驅邪。婦女們則頭戴尖頂寬邊笠帽,身穿顏色鮮艷直條紋的衣裙,胸前掛滿長短不一的珍珠、瑪瑙等飾物,在海邊跳罕見的划船舞和頭髮舞。
在蘭嶼,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子在脖頸上帶著一串珠扣式的裝飾品,這是男子求偶的標誌。島上男多女少,女子的社會地位很高,享有絕對的配偶選擇權。達悟人採取一夫一妻制,每年在飛魚季節前後,各村未婚的青年男女,每晚都聚集在海灘上,徹夜歌舞,如雙方情投意合,表示願結為終身伴侶,則男子可住進女子家裡一個月,由女方家長考察其行為、品行、能力等情況,覺得滿意,方可結婚。
到過蘭嶼島的人都會覺得島上居民無憂無慮,悠然自得,這裡民風淳樸,與世無爭。四周儘是碧波白浪,蕉雨椰風,景色自然秀麗,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住在島上,猶如身處世外桃源。
蘭嶼的達悟人因氣候關係及傳統的影響,過去男子僅在下身系一丁字帶,女子在胸前及腰間圍一方巾,曾被人稱為“裸人島”。在現代文明的影響下,除老年人外,年輕人著裝已與台灣本島一樣。島上居民的住房大都建在2米深的洞穴中,四周用石頭堆砌,房頂與地面齊平,上鋪石板,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颳風下雨時用一塊門板將洞口遮住,這種住房不僅能防颱風,而且可避高溫。現在蘭嶼已建起許多現代的水泥結構住宅,但除少數青年人居住外,大部分人仍喜歡住在洞穴中。
蘭嶼島耕地不多,居民不習慣種水稻,而多種甘薯、芋頭,以此為主食,其他還有藤豆、瓜類、生薑、柑橘、鳳梨、龍眼、芒果、椰子、檳榔等,多為島上以大陸籍老兵為主的農場所經營,而達悟人仍以捕魚為主,捕撈魚類,多為自己食用。
達悟人幾乎人人極富藝術歌舞天才,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能歌善舞,每遇新屋落成,或漁船出海,都要以歌舞慶賀一番。每年的四、五月份間,島上有所謂的“飛魚季節禮拜”。時值飛魚漁期來臨,每個部落選擇一天,邀集親朋好友,置備牲畜果品,在海灘上舉行祭拜。參與禮拜的人,全身盛裝,圍成圓圈席地而坐,由出海捕魚的男子主持其事,年事稍長的坐於中央,面對大海,口中不住叨念著:“飛魚來吧,飛魚來吧,我們非常歡迎你的來到。”這時候,所有的與會人,均須息聲屏氣,閉目沉思,時而發出隨聲的附和,儀式進行長達兩個多小時,才告結束。
達悟人的漁船,全是手工鑿成,過程頗為艱苦,故此下水儀式十分隆重。屆時,賓客如雲,先祭神,後拋船,船主站在船上,一群身著丁字褲的青年將船高高舉起,一路飛奔到海邊,一聲令下,船便“(左口右撲)嗵”一聲被拋入海中。
島上居民
島上的原住民為達悟族人,他們的祖先和菲律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散布在島上各處,分屬6個不同的村落,名之為:漁人村、紅頭村、椰油村、朗島村、東清村及野銀村,各村獨立群居且有其長老及村長掌管一切公眾事務。
其中朗島村及野銀村民位處偏遠之處且少與人來往,民風較為強悍;在此兩村不可隨意拍照,他們認為這樣對其靈魂有害。在野銀村中可見其祖先遺留下的“地下屋”,其由來是因達悟族采定居式生活,住宅毗鄰而建,形成群聚;聚落中的的房屋都是背山面海,房屋相當密集,只能留一些小路通行。
由於終年高溫,傳統上當地男子往往赤裸上身、僅穿丁字褲,駕駛獨木舟在太平洋上追捕飛魚。神秘獨特的習俗和淳樸原始的風貌,使蘭嶼被譽為“台灣最後一塊淨土”。
截止2008年,達悟人人口4000多人,除到台灣本島就業求學的,約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島上,幾個部落的外觀與大陸沿海漁村相似。雖然很多人已經不穿傳統的丁字褲了,也不住在半地下的家屋,但達悟人和善好客、樂天知命的品性一脈相承,保有與此間天地一樣純淨簡單的性格。
居住環境
每個家庭的居住環境是由三個主要建築物構成:分別是供睡眠及煮炊使用的主屋,供工作及儲藏使用的工作房,與供乘涼及看海使用的涼台。其中主屋是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外圍再累石成牆,使得整個房屋比地面低,這就是“地下屋”的由來。又由於蘭嶼堪稱“風島”,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風地區之一;夏季易受颱風侵襲,而達悟族人為躲避風災,所以巧妙地設計出此種住屋方式。所以蘭嶼的“地下屋”大都有百年歷史,而且住起來冬暖夏涼,極具特色。
經濟發展
蘭嶼在近50年有很大變化。首先是對外交通,現在位於該島西北部沿海的開元港,有新蘭嶼輪行駛蘭嶼-綠島-台東港之間,每天一個航次,航程約4-5小時。位於該島西南部有一小型機場,辟有至台北、高雄、台東的航線,其中蘭嶼-台北每天一班次,至高雄有不定期航班。至台東市有9個航班,飛行時間約25分鐘。島上建有環島公路,總長52公里,早晨、中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公共汽車環島行駛。
由蘭嶼機場沿著公路向東走,先到紅頭村,只見沙灘上排列著一艘艘新月形畫著五彩花紋的達悟獨木舟,色彩鮮艷美麗,與藍色的天、湛藍的海,構成一幅美好的圖畫。
繼續沿著公路繞行,經過中興、復興農莊。這是一片種著各種農作物的農場,有些果樹結實纍纍,鮮艷欲滴。不遠處有一個形狀似龍頭的龍頭岩,與海中的小蘭嶼島遙遙相對。附近又有一顆極像北京猿人的岩石,底下是一片平坦的草原,成群的牛悠閒地嬉戲其間,大有蒙古地方的風光。
過東清村,情人洞豁然出現在眼前。圓洞內冬暖夏涼,洞中有一個小水池。在情人洞聽澎湃的海濤,眺望無垠的海洋,別有一番風趣。
東清村與朗島村是達悟族山胞較密集的部落,都是一戶有三房,主房穴居於地下,較為寬大,工作房與路面平,另在路基上搭蓋涼台,房前的竹竿晾曬魚乾,地上堆積著成捆的菸葉。山胞不分男女老幼,抽香菸,嚼檳榔,有的躺在涼亭的木板上呼呼大睡。
實用信息
台灣治安狀況台灣的治安相當良好,但貴重物品及證件要自行妥善照顧,在公共場所應提高警覺,以防小偷。
特別提醒:在台灣南部,比如高雄和台南,包括墾丁,遊客講話需要注意,不要談政治。一般情況下,南部人還是非常熱情的,也很淳樸,即使你是大陸人。
主要景點
蘭嶼是因海底火山爆發隆起而成的火山島,大多為山地,僅部分海岸地區有地勢較為緩和的平地。島的四周大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海岸線十分曲折。由於劇烈的波浪侵蝕,沿岸形成許多海蝕岩、海蝕洞,以及奇形怪狀的巨大岩塊,酷似各種動物和物體,惟妙惟肖,開元港是蘭嶼對外交通的主要門戶,位於椰油村內,地位重要。
環島公路一側是起伏的丘陵和種著芋頭的農地,另一側是灌木叢、斷崖和浩瀚無際的太平洋。海天一片蔚藍,當中是慵懶的白雲和清新的綠色,很多路段前後都不見來者,這個島嶼好像千萬年來未曾改變一般。
紅頭岩
紅頭岩位於開元港北方不遠的一個小公園內,是一座伸入海中的小山,尾部山頭像一個人頭,無論是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都非常逼真,因而得名“岩頭”。又由於夕陽照耀時,“岩頭”是赤紅色,所以也稱“紅頭岩”,
坦克岩
坦克岩是一處靠珊瑚礁岸的岩石奇景,整塊岩石如同一輛坦克車一般,上面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岩石中有大洞穿過,運氣好的遊客可以看見當地的牛、羊穿梭其間,景致美不勝收。
玉女岩
玉女岩是一認中空岩石,又名陰陽石,岩石的形狀十分特殊,中間有一巨大空洞,裡面夾著一塊小岩石,奇異優美,被人們稱為“玉女岩”,
雙獅岩
雙獅岩也叫雙獅臥,位於東清到朗島之間的海濱,從遠處看就像兩隻獅子,面對面地臥在一起,樣子十分逗人。雙獅岩是火成岩地形的岩石礁塊,不易受自然氣候的影響而改變形狀。
軍艦岩
軍艦岩由一連串珊瑚礁岩所形成,形狀酷似兩艘停泊在海上的軍艦。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飛機誤以為這裡日本軍艦而猛烈轟炸。事隔多年,軍艦岩仍屹立海上,然而珊瑚岩上卻布滿千瘡百孔,仿佛飽經風霜的歷史老人在提醒著後人熱愛和平。
東清灣
東清變化位於江清村的海灣線上,是蘭嶼主要的漁港,居民捕漁的尖峰地。在柔和的陽光照耀下,海水澄藍,細沙潔白,珊瑚礁石奇形怪狀,將港灣及其腹地襯托得靜謐祥和、幽美迷人。
龍頭岩
龍頭岩位於大森林山東南邊,景致非常特出,尤其是表面的礁岩,坑坑窪窪,十分顯眼,好像是龍頭正在對天怒吼。最為奇妙的是,當夕陽餘暉射在龍頭上時,龍頭是某處會閃閃發亭,如同龍的眼睛一般,令人驚嘆。
交通信息
內部交通
德安是唯一一家開通台東-蘭嶼、台東-綠島航班的航空公司。蘭嶼位於於台灣本島東南方的太平洋上,距離所隸屬的台東縣49海里,對外交通依靠船和飛機,但氣候惡劣時,兩者皆不能運營,居民有時得困守孤島七八天。飛蘭嶼的機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因為蘭嶼機場上空常有亂流,飛機降落時如遇強烈側風,不是撞到山體,就是被刮進海里。
機車是島上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蘭嶼面積不大,可以在島上租腳踏車或機車環島遊覽。腳踏車一天大概是250台幣,連租3天以上是200台幣一天。機車的話一天大約是350台幣。但是道路上碎石比較多,租車路上可能會有些顛簸。
外部交通
飛機:可以從台東乘坐飛機前往蘭嶼,飛行時間在半小時左右,票價大約是1000台幣。去往蘭嶼的機票一定要記得提前預定,不然很有可能買不上票。
船:前往蘭嶼有兩條路線,分別是從台東富岡碼頭出發和從墾丁後壁湖碼頭出發,往返船票皆為2000台幣。從台東或者墾丁到蘭嶼船行都是2.5小時左右。
節慶活動
飛魚祭
達悟族和飛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年3~7月間飛魚會隨著黑潮而來,帶給蘭嶼達悟族人莫大的豐收。因此,達悟族人相信飛魚是神的賜予,格外珍惜這項天然資源,甚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規律和禁忌,也隨著飛魚洄游的生態來制訂。
飛魚祭是一種獵魚的儀式,約在每年農曆2、3月間舉行,為期近4個月。整個活動為分為祈豐魚祭、招魚祭、飛魚收藏祭等階段。祭典時,達悟族男子會穿著丁字褲、頭戴銀盔及金片,面向大海祈求飛魚豐收。(女性禁止入場參與)。
拼板舟祭
船祭在蘭嶼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慶典,大船需要該聚落某家族老中青三代合力建造而成。大船采拼板方式建造而成,採用蘭嶼山上的樹木,依各數目材質種類加以加工後,不以一根釘子加以拼裝而成,所以又叫做拼板船。拼板船製作不易,做一個大拼板船就更不易了。大船祭的時候當地的壯青年原住民都會穿著“丁字褲”抬著自己聚落做的大船下水,場面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