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體育
正文
蘇聯管理體育運動的最高機構是部長會議體育運動委員會。它的任務包括:制訂和實施有科學依據的民眾體育鍛鍊制度,建立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體系;協調科研計畫,收集體育運動情報;制訂競賽規程、比賽規則,登記最高紀錄;組織比賽和監督其他團體舉辦的比賽,監督所有團體與單位的體育工作;宣傳體育運動,與工會、共青團和其他組織一起,加強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培訓和有效地使用體育幹部;協調體育器材、設備的生產與分配,修建體育場館;組織國際交往等。它通過各加盟共和國及邊疆區、州、市、區體委行使管理職能,形成全國統一的領導體育運動的國家機構系統。蘇聯的社會體育組織主要包括志願體育協會和單項運動協會,在體委領導、協調下開展工作。目前蘇聯有40個志願體協,其中10個屬於行業系統(公安、軍隊、機械、軍工、地方工業、鐵路、海運、職業技術教育、高教、中國小),30個屬於加盟共和國。全國現有體協基層組織22萬個;從1960年起,基層體協完成一定指標,即可授予運動俱樂部稱號,運動俱樂部有權頒發等級運動員稱號,組織集訓、派隊參加全蘇比賽,此類運動俱樂部全國已有7000多個。單項運動協會是在1959年由體委領導下的單項運動部(創立於1924年)發展成立的。目前除技巧、登山、羽毛球、籃球、拳擊、摔跤、柔道、腳踏車、水球、滑水、排球、競技體操、韻律體操、擊木、划船、皮划艇、速度滑冰、馬術、田徑、滑雪、冬季兩項、高山滑雪、帆船、游泳、消防、跳水、蹦床、橄欖球、手球、雪橇、現代五項、碟靶射擊、射擊、射箭、網球、桌球、舉重、擊劍、花樣滑冰、足球、冰上曲棍球、曲棍球、冰球、西洋棋、跳棋等項目建有協會外,尚有體育宣傳、體育電影電視、運動醫學、體育記者等協會。另有支援陸海空軍志願協會,領導開展全國的飛機、直升飛機、跳傘、滑翔、汽車、機車、無線電、潛水、摩托艇、射擊、模型及其他國防體育項目。
據1981年上半年統計,蘇聯現有體育學院25所(包括分院3所),大學和師範學院體育系94個。設在莫斯科的全蘇體育科學研究所是體育科研的大本營,此外尚有列寧格勒、提比里西兩個體育科研所,以及9所體育學院的研究機構。現有體育場(1500個座位以上者)3400多個;室外運動場約60萬個;球類,體操等館、房近7萬個;室內游泳池1400多個。 近年來,蘇聯中、小學生中參加學校體育團體鍛鍊的接近2000萬,每年通過《勞衛制》的有1000多萬。195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 1屆全蘇中學生運動會;1964年起舉辦全國學生單項比賽;1975年開始舉行以班級為單位參加的“希望之起點”兒童運動會。課餘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少年兒童體育學校、體育班級和體育寄宿學校。目前全蘇有少年體校6000餘所。
《準備勞動與衛國》全蘇體育綜合制度(簡稱《勞衛制》,自1930年開始推行以來,屢經補充修訂,目前包括6級(7~60歲),1935年又創立全蘇運動員統一等級制度,按奧運會周期,每4年修訂1次標準,包括3級運動員、2級運動員、1級運動員、候補運動健將、運動健將、國際級運動健將(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前6名水平);少年運動員(多數項目規定為15~18歲)另設3級、2級、1級;民族體育設"加盟共和國民族形式項目運動健將"為其最高級別。近年來每年通過等級運動員約2000萬,其中運動健將8000名左右。教練員、裁判員也各自建立相應的等級制度。
蘇聯除了按單項組織全蘇錦標賽、杯賽、重點地區或重點訓練單位對抗賽等多種形式的全國性競賽外,還舉辦全蘇綜合性運動會,包括:“希望之起點”兒童運動會、中學生運動會、青年運動會、農村運動會、全蘇運動會。蘇聯自1952年、1956年分別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非正式團體總分一直居第1、2位,迄今總共獲得奧運會前3名獎牌1018枚。(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