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
製法
梗米與蓮子粉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熬至粥成。
功效
益氣健脾。
用法
每日1次,宜常食。
蓮子
【異名】藕實、水芝丹(《本經》),蓮實(《爾雅》郭璞注),澤芝(《綱目》),蓮蓬子(《山西中藥志》)。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果實或種子。
【植物形態】蓮(《別錄》),又名:荷(《詩經》),芙渠(《爾雅》),芙蓉、水芝(崔豹《古今注》)。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肥厚橫走,外皮黃白色,節部縊縮,生有鱗葉與不定根,節間膨大,內白色,中空而有許多條縱行的管。葉片圓盾形,高出水面,直徑30~90厘米,全緣,稍呈波狀,上面暗綠色,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綠色: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圓柱形,中空,高達1~2米,表面散生刺毛。花梗與葉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單一,頂生,直徑12~23厘米,粉紅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綠色,小形,早落;花瓣多數,長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多數,早落,花葯線形,黃色,藥隔先端成一棒狀附屬物,花絲細長,著生於花托下;心皮多數,埋藏於花托內,花托倒圓錐形,頂部平,有小孔20~30個,每個小孔內有1橢圓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時花托逐漸增大,內堡海綿狀,俗稱"蓮蓬",長寬均5~10厘米。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5~2.5厘米,果皮堅硬、革質;內有種子1枚,俗稱"蓮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自生或栽培於池塘內。我國大部地區有分布。
本植物的細瘦根莖(藕蔤)、肥厚的根莖(藕)、根莖的節部(藕節)、葉(荷葉)、葉的基部(荷葉蒂)、葉柄或花柄(荷梗)、花蕾(蓮花)、花托(蓮房)、雄蕊(蓮須)、種皮(蓮衣)、胚芽(蓮子心)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秋末、冬初割取蓮房,取出果實,曬乾;或收集墜入水中、沉於淤泥內的果實,洗淨、曬乾。或除去果殼後曬乾。經霜老熟而帶有灰黑色果殼的稱為"石蓮子";除去果殼的種子稱為"蓮肉"。
【藥材】①石蓮子(《別錄》)
又名:甜石蓮、殼蓮子、帶皮蓮子。呈卵圓形成橢圓形,兩頭略尖,長1.5~2厘米,直徑0.8~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後略有光澤,可見密生的淺色小點;頂端有小圓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圓形棕色小突起。質堅硬,不易破開;果皮厚約1毫米,內表面紅棕色。內種子一顆,即蓮肉。氣無,味澀檄甘。以色黑、飽滿、質重堅硬者力佳。
②蓮肉(《綱目》)
又名:石蓮肉(《局方》)。呈橢圓形,長1.2~1.7厘米,直徑0.7~1.2厘米。外皮紅棕色或黃棕色,有縱紋,緊貼於種仁上,不易剝離;一端有深紅棕色的乳狀突起,多有裂口。有的種子已除去外皮,其表面呈黃白色,種仁2片,肥厚,質堅硬,有扮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內有綠色的胚芽(蓮心)。氣無,味甘淡微澀。以個大、飽滿、整齊者為佳。
主產湖南、湖北、福建、江蘇、浙江、江西。以湖南產品最佳,福建產量最大。此外,山東、安徽、山西、河南、遼寧、黑龍江、雲南、貴州、陝西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含多量的澱粉和棉子糖,蛋白質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鈣0.089%,磷0.285%,鐵0.0064%。子莢含荷葉鹼、N-去甲基荷葉鹼、氧化黃心樹寧鹼和N-去甲亞美罌粟鹼。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抑制鼻咽癌能力。
【炮製】揀盡雜質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將石蓮子置鍋內水煮後,切開,去皮,曬乾。
【性味】甘澀,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本草蒙筌》:"味甘澀,氣平寒,無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微涼,無毒。"
④《隨息居飲食譜》:"鮮者甘平,乾者甘溫。"
【歸經】入心,脾、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胃、膀胱三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兼入手少陰經。"
③《本草新編》:"入心、脾、肝、腎四髒。"
【功用主治】養心,益腎,補脾。澀腸。治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人崩漏帶下。石蓮子並能止嘔、開胃,常用治噤口痢。
①《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②盂詵:"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血氣。"
③《本草拾遺》:"令發黑,不老。"
④《食醫心鏡》:"止渴,去熱。"
⑤《日華子本草》:"益氣,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⑥《日用本草》:"止煩渴,治瀉痢,止白濁。"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熱。"
⑧《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⑨《本草備要》:"清心除煩,開胃進食,專治噤口痢、淋濁諸證。"
⑩《隨息居飲食譜》:"鎮逆止嘔,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宜忌】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
①《本草拾遺》:"生則脹人腹,中薏令人吐,食當去之。"
②《綱目》:"得茯苓、山藥、白朮、枸杞子良。"
③《本草備要》:"大便燥者勿服。"
④《隨息居飲食譜》:"凡外感前後,瘧、疸、疳、痔,氣鬱痞脹,溺赤便秘,食不運化,及新產後皆忌之。"
【選方】①治久痢不止:老蓮子二兩(去心),為末,每服一錢,陳米湯調下。(《世醫得效方》)
②治下痢飲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鮮蓮肉一兩,黃連五錢,人參五錢。水煎濃,細細與呷。(《本草經疏》)
③治噤口痢:石蓮不以多少,不炒,剝去殼,將肉並心,碾為細末。鍘艮二錢,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火上炎,濕熱下盛,小便澀赤,淋濁崩帶,遺精等證: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黃芪(蜜炙)、人參各七錢半。上銼散。每三錢,麥門冬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蓮子飲)
⑤治心經虛熱,小便亦濁:石蓮肉(連心)六兩,炙甘草一兩。細末。每服二錢,燈心煎湯調下。(《仁齋直指方》蓮子六一湯)
⑥治小便白濁,夢遺泄精:蓮肉、益智仁、龍骨(五色者)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清米飲調下。(《奇效良方》蓮肉散)
⑦補虛益損:蓮實(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乾。上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酒送下。(《醫學發明》水芝丸)
⑧治病後胃弱,不消水谷:蓮肉、粳米各炒四兩,茯苓二兩。共為末,砂糖調和。每用兩許,白湯送下。(《士材三書》蓮肉糕)
⑨治翻胃:石蓮肉,為末,入些豆蔻末,米湯乘熱調服。(《仁齋直指方》蓮子散)
⑩治產後胃寒咳逆,嘔吐不食,或腹作脹:石蓮肉兩半,白茯苓一兩,丁香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薑湯或米飲調下,日三服。(《婦人良方》石蓮散)
【名家論述】①《綱目》:"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土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此其權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
②《本經逢原》:"石蓮子,本蓮實老於蓮房,墮入淤泥,經久堅黑如石,故以得名。為熱毒噤口痢之專藥。……補助脾陰而滌除熱毒,然必兼人參之大力開提胃氣,方始克應。若痢久胃氣虛寒,口噤不能食,則為戈戟也。"
③《玉楸藥解》:"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
④《醫林纂要》:"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煮食僅治脾泄、久痢、厚腸胃,而交心腎之功減矣。更去皮,則無澀味,其功止於補脾而已。"
⑤《重慶堂隨筆》:"蓮子,交心腎,不可去心,然能滯氣。"
⑥《王氏醫案》:"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若反胃由於胃虛,而氣沖不納者.但日以乾蓮子細嚼而咽之,勝於他藥多矣。凡胃氣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熱邪傷其胃中清和之氣,故以黃連苦泄其邪,即仗蓮子甘鎮其胃。今肆中石蓮皆偽,味苦反能傷胃,切不可用。惟鮮蓮子煎之,清香不渾,鎮胃之功獨勝,如無鮮蓮,乾蓮亦可。"
粳米
【異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種仁。
【植物形態】稻(《詩經》),又名:稌(《詩經》),嘉蔬(《禮記》),水稻。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約1米左右;中空,有節,有分櫱。葉具葉鞘,葉鞘無毛,與節間等長或下部者較長;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8~25毫米,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線形,扁平,長30~60厘米,寬6~15毫米;粗糙,葉脈明顯。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長6~8毫米;每小穗僅具1花,不育花外稃錐刺狀,無毛;可育花外稃硬紙質,具5脈,遍被細毛或稀無毛,無芒或有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枚,卵圓形,長約1毫米;雄蕊6,花葯長約2毫米,花絲細弱;子房長圓形,光滑,花柱2枚,柱頭羽毛狀,有時有第三枝退化的花柱。穎果矩圓形,平滑,淡黃色、白色。種子具明顯的線狀種臍。花期7~8月。果期8~9月。水生或陸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稻的類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為粳稻、秈稻、糯稻等種。粳稻植株較矮,稈硬,葉幅狹,穀粒較短圓,米的粘性較強,脹性小。秈稻植株較高,稈軟,葉幅寬,穀粒細長,米的粘性差,脹性大。糯稻在以上二種類型中都有,其米粒中含有多量糊精,粘性最強,脹性小。
本植物的莖葉(稻草)、果實上的細芒刺(稻穀芒)、發芽的果實(谷芽)、種皮(米皮糠)以及糯稻、秈稻的種仁(糯米、秈米)、糯稻的根莖及根(糯稻根須)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約含75%以上的澱粉,8%左右的蛋白質,0.5~1%的脂肪。尚含有少量B族維生素;維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種類和種植地點而異。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膽甾醇和自由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甘油一、二、三酯,磷酯,廿四醯基鞘氨醇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檸檬酸和蘋果酸等多種有機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套用自然長菌風化陳年(3年以上)的糯木粽子,剔去其發黑者,80℃焙乾,磨粉,做成水混懸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給小鼠接種腹水型肝癌後,每天灌服水混懸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連續10天,對於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別為77.6%、56.4%和52.1%。在腹水塗片上看到用藥組的癌細胞退變現象都較對照組為著,肉眼觀察,對照組腹腔內腫瘤生長較給藥組廣泛,粘連情況也較嚴重。但接種癌細胞後11天,對照組與用藥組動物死亡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性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辛苦,平,無毒。生者冷,燔者熱。"
③《七卷食經》:"味甘,微寒。"
④《綱目》:"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晚白粳:寒,新粳:熱,陳粳:涼。"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胃經。"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①《別錄》:"主益氣,止煩,止泄。"
②《千金·食治》:"平胃氣,長肌肉。"
③孟詵:"溫中,益氣,補下元。"
④《日華子本草》:"壯筋骨,補腸胃。"
⑤《滇南本草》:"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
⑥《綱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炒米湯:益胃除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宜忌】《綱目》:"炒米湯不去火毒,令人作渴。"
【選方】①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氣欲絕者:淡竹瀝一合,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盞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勻頓服之。(《聖濟總錄》竹瀝飲)
②治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③治受胎未足,初生無皮,色赤,但有紅筋:早白米粉撲之。(《聖濟總錄》)
【名家論述】①寧原《食鑒本草》:"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與早熟米及各土所產亦白大小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耳。"
②《本草蒙筌》:"粳米,傷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義,未嘗一拘。少陰證,桃花湯每加,取甘以補正氣也;竹葉石膏湯頻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湯入手太陰,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緩之,使不速於下爾。"
③《綱目》:"梗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北方氣寒,粳性多涼,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藥;南方氣熱,粳性多溫,惟十月晚稻氣涼,乃可入藥。""按羅天益《寶鑑》雲,粳粟米粥氣薄味淡,陽中之陰也。所以淡滲下行,能利小便,又張耒《粥記》雲,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④《本草經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本經》益氣止煩止泄,特其餘事耳。"
⑤《隨息居飲食譜》:"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與秈同,秈亦可粥而粳較稠,粳亦可飯而秈耐飢。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強食亦能致病戕生,患停飲者不宜吸粥。痧脹霍亂雖米湯不可入口,以其性補,能閉塞隧絡也。故貧人患虛證,以濃米飲代參湯。至病人、產婦粥養最宜,以其較秈為柔,而較糯不粘也。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又有一種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時加入之,香美異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則味更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