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北麓,羅山縣最南端,距信陽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總面積4.68萬公頃,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上,區內現分布有植物1879種,獸類37種,兩棲爬行類44種,鳥類237種,被譽為“鳥類樂園”。是一個集自然保護、生態旅遊、鳥類觀賞、科學考察、教學實習、休閒娛樂、避署療養於一體多功能綜合性的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簡介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溫和濕潤的氣候特徵,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物種和生物資源庫,因此,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北亞熱帶地區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區域,又列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優先保護區及國家和全球有重大意義的區域。

董寨的鳥類之多,確為同一緯度或同一經度保護區中所罕見的,鳥類種類占河南省的79%,占全國的20%,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的有9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冠長尾雉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

在董寨觀鳥,一天一般能看到六七十種鳥類,最多能看到八九十種。董寨保護區每年接待全國各地的觀鳥人士達數百人次,北師大、河師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把董寨作為固定的教學實習基地。保護區鳥類科學研究取得省、市級科研成果25項。保護區現建設有中國最大的白冠長尾雉人工馴養繁殖基地,種類齊全的鳥類標本館和益鳥招引懸掛的人工鳥巢。
保護區不斷加大自然資源管護力度,加強公眾生態環境教育宣傳,完善和規範科研保護體系;堅持懸掛人工鳥巢招引鳥類和開展鳥類科學研究不間斷;利用“中國董寨鳥類攝影年會”、“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活動向公眾進行保護鳥類、關注大自然的生態教育,人們的環保意識、護鳥意識增強;保護區還高度重視技術人員的培養和鍛鍊,在全體管護員中發放鳥類識別工具書,每月記錄觀測鳥種,邀請北師大等專家舉辦講座,先後派科研人員參加了國家林業局組織的相關鳥類知識的培訓學習。從2000年至今,董寨保護區已發現鳥類新記錄56種,區內鳥類種數也由237種增加到293種。

植物資源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本區植物區系成分比較複雜,具有南北混雜的過渡帶特色,以華東、華中植物區係為主,兼有華北、西南區系成分。植被類型多樣,依照植物的生活型和建群種,可劃分為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灌叢和草叢、草甸、沼澤7個植被類型122個群系、200多個群叢。形成了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植被生態系統。
保護區現有植物175科、784屬、1879種;其中蕨類植物29科64屬142種;裸子植物6科11屬21種;被子植物140科709屬1716種。特別是還保存了一部分第四紀冰川倖存的孑遺植物。狹葉瓶爾小草水青樹、青檀、天麻、香果樹獨花蘭等國家和地方珍稀重點保護植物在境內有一定的天然分布。

動物資源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獸類
根據積累的資料和本底資料調查統計,保護區現有獸類37種,隸屬於6目16科31屬,具有南北區系成份:其中東洋界略占優勢,有19種,占51.4%;古北界18種,占48.6%。獸類是森林生態系統中主要組成要素之一。最常見的有豹貓、小麂、野豬、草兔、黃鼬岩松鼠等。較為罕見的有金錢豹青狼等。
鳥類

調查表明保護區內有各種鳥類292種,隸屬17目44科127屬,目前已採集到的鳥類標本有200餘種,其中有47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物種。白琵鷺、棕臉鶲鶯、雀鷹、白腹山雕、草鴞、灰背鶇小鴉鵑是近年來保護區發現的新種。本區鳥類中,共有留鳥72種,占鳥類分布種數的25%;候鳥220種,占75%。松鴉、大山雀、白冠長尾雉、環頸雉畫眉等為保護區常見鳥。夏侯鳥中各種杜鵑、鷹隼類、卷尾類較多,冬候鳥以雁鴨類居多,而藍喉蜂虎、仙八色鶇因其生境特殊,不太常見。白冠長尾雉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因其瀕危程度而被專家提名為河南省省鳥,是保護區鳥類中的重要保護對象,分布面廣,數量多。據調查保護區共有白冠長尾雉1200隻左右,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
兩棲爬行類
依據標本採集和野外調查,保護區分布有5目12科44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常見的兩棲類有飾紋姬蛙、無斑雨蛙、虎紋蛙、大蟾蜍中華亞種、東方蠑螈等,其中虎紋蛙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爬行類有黃緣閉殼龜、鱉、無噗壁虎、草蜥、王錦蛇黑眉錦蛇翠青蛇蝮蛇及游蛇類等。
昆蟲資源
保護區環境多樣,昆蟲資源十分豐富。已採集到的昆蟲標本隸屬於24目。有名錄列出的有12目99科700多種,大部分標本尚未鑑定,有待深入進行。其中大紫蛺蝶拉步甲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科研保護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董寨保護區的科研保護工作起步較早,於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了對基礎資源的清查和研究。由於當時受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的限制,這些研究竟局限於對資源進行特徵描述的定性階段。雖然只是對基礎資源的調查,但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相繼發表了《食蟲益鳥松鴉生態習性的初步觀察》、《羅山林場鳥類調查》、《食松毛蟲鳥類初步調查》、《森林鳥類與生態平衡》等三十餘篇科技論文。這對物種特性進行描述研究工作,卻為深入和推廣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也為保護區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九十年代開始,保護區相繼和河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市林科所及其它社會科研機構合作,又基於計算機統計軟體的多元統計分析、無線電遙測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統(GIS)及其它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推廣和利用,使保護區的科研工作由定性研究進入了定量化研究階段。在二十多年的合作科研中,為保護區鍛鍊和造就了一批綜合素養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科技人才,開創了董寨科研的全新局面。這段時期取得的成果主要有《畫眉巢址選擇》、《杉膚小蠹蟲生物學特性及防止技術研究》、《白冠長尾雉部分系統和器官的形態學研究》等。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已把董寨保護區作為北京師範大學人才教育與培養基地,對中國特有物種白冠長尾雉原產地的生態學習性從巨觀到微觀進行系統的研究,為拯救白冠長尾雉這一世界瀕危物種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保護對策。本研究工程從2000年開始,預計到2020年結束。到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有《白冠長尾雉無線電遙測研究初報》、《白冠長尾雉冬季夜棲地行為與夜棲地利用影響因子研究》、《繁殖期白冠長尾雉占區雄鳥的活動區》、《白冠長尾雉育雛棲息地研究》等。
保護措施
一是健全生態公益林建設組織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護林員,責任明確、報酬落實。

二是實行百分制考核並劃分考核層次,按照標準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助款。考核分數低於69分的村,扣發年度生態公益林補助款;考核分數連續兩年低於69分的村,取消生態公益林建設單位資格。

三是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區的森林防火工作,火災受害面積不得超過生態公益林建設面積的2‰。

四是加強公益林建設管理,不得擅自採伐林木、燒碳、砍柴放牧等人為破壞植被的行為。

五是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區的森林病蟲防治工作,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95%以上。

旅遊資源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峰巒疊嶂,森林茂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文和自然景觀分布較多,具有很高的生態旅遊價值。位於保護區靈山保護站的靈山,古稱霸山,海拔827.7m,因其“山脈走向,峰巒氣勢,酷似釋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靈鷲山”和“每雲必雨,驗之信然”而稱靈山。現有6大景區,72洞天,108景點,以其“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華”而享譽海內外。坐落在靈山腳下的靈山寺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以“廟門東開、僧尼同寺、帶髮修行”在宗教界獨樹一幟,被譽為“靈山三奇”。靈山與雞公山南灣湖構成了信陽旅遊的“金三角”,靈山已成為豫鄂皖旅遊熱點。

董寨是一塊紅色土地,老一輩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賀龍、李先念、徐海東、吳煥先、程子華、陳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戰鬥的光輝足跡。雞籠保護站王墳頂腳下的何家沖曾是紅二十五軍長征時的出發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創造了董寨的現代文明。

董寨保護區將觀鳥活動與幽雅的森林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神奇的人文景觀,濃郁的佛教氛圍,燦爛的紅色文化融為一體,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別具特色的生態旅遊區。
交通路線
京廣鐵路:信陽站下車——信運集團車站(或坐計程車)—到澀港高速出口東200米—保護區管理局(三叉路口)
京珠高速:澀港出口東200米——保護區管理局(三叉路口)
滬陝高速:羅山出口向南(開武路)——到周黨收費站向西(信葉路)——澀港保護區管理局(三叉路口)
312國道:羅山新羅息路口(由東向西第一個十字口)向南——到周黨收費站向西(信葉路)——澀港保護區管理局(三叉路口)
武漢天河機場:京珠高速——澀港出口東200米——保護區管理局(三叉路口)

信陽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信陽市位於河南省南部,豫鄂皖三省交界,大別山、桐柏山連綿相接,橫亘於市南,淮河幹流滔滔,蜿蜒於境北。
景點連康山自然保護區 | 南灣國家森林公園 | 董寨自然保護區 | 雞公山風景區 | 靈山

京廣線風景

概況京廣鐵路沿線風景區是指最近幾年來隨著京廣鐵路的開通,而開發的鐵路沿線的風景區,由於鐵路的旅客量的增加,這些風景區的遊客也越來越多。這裡環境優雅,風景怡人。
景點百泉 | 雲蒙山 | 鶴壁玉瓷窯遺址 | 白雲寺景區 | 南灣湖 | 薄山 | 銅山風景區 | 嵖岈山 | 南海寺 | 宿鴨湖水庫 | 雞公山 | 浮丘山 | 岈山 |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