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萊蕪豬被毛全黑,毛密鬃長。體型中等,體質結實,單脊背,背腰較平直,腹大不過垂。頭大小中等,耳大下垂,嘴長直,額部有6-8條倒“八”字皺紋。背腰較平直,後軀欠豐滿。四肢健壯,輕臥系。尾粗長,平均尾長在28厘米左右。乳房排列整齊,發育良好,有效乳頭7對以上,最高達12對。
營養價值
萊蕪豬豬肉彈性大、質地細嫩有韌性,有嚼勁,肌肉和脂肪沉積較好,肉皮厚實,肥肉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有自然肉香味。豬肉肥肉較厚,肥肉潔白溫潤,瘦肉紋理清晰,色澤紅潤豬肉不滲水或很少滲水,吸水力強。脂肪熔點高,豬肉清水煮時,水清,烹飪時,油基本不粘鍋。皮厚,骨硬,骨髓熬制的骨頭湯色澤潔白,湯味濃郁鮮美,含有的膠原蛋白能增強人體造血細胞的造血能力。90千克萊蕪豬大理石紋3-5,pH6.2-6.8,肌內脂肪7以上%。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萊蕪市是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北、東、南三面環山,中部為低緩起伏的平原,西部開闊。整個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北、東、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傾斜,大汶河由東向西橫貫盆地中部。海拔最高994米,最低148.13米。山地12.67萬公頃,占60%,丘陵約4萬公頃,超過20%,其餘為平原。具體分為:低山嶺坡、嶺坡梯田、近山階地、山前傾斜盆地、河谷平原、水庫、坑塘7個微地貌類型。北部為泰山余脈,走向近東西,自西向東有三平山、香山等。南部為徂徠山余脈,走向與北部泰山余脈大體平行,自西向東有蓮花山、大堡頂山等。兩山脈諸山皆為山勢陡峻、切割強烈的中低山。萊蕪境內諸多山脈構成天然屏障形成的獨特小氣候以及土壤地貌環境造就了萊蕪豬的固有品質。
水文情況
萊蕪市境內河流有汶河和淄河兩大水系,位河水系主要幹流是牟汶河,最大支流是嬴汶河(亦稱匯河);和莊河屬淄河水系。此外,尚有近400條支流。南部支流河短,比降較大,多為源短流急的季節性河。北部支流河長,比降較小,多為常年河。主要河流有:汶河,分為牟汶河、嬴汶河。牟汶河,市內長近77公里,流域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為北西流向;嬴汶河,市內長59公里,流域面積797平方公里。淄河(又名淄水),幹流為和莊河,境內長12公里,流域面積102.35平方公里。大小河流近400條。
氣候情況
萊蕪市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內年平均氣溫在11-13℃之間,降水量760.9毫米,無霜期204天。南部高於北部,中部高於東部和西部,東北部和西北部山區較低。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8.6℃,7月份最高為30.9℃,極端最高為39.2℃;1月份最低為8.1℃,極端最低為-22.5℃。降水量多年平均760.9毫米,1964年最多,為1369.6毫米;1981年最少,為442毫米。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少,乾旱、風災嚴重。
歷史淵源
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養豬實踐中,對萊蕪豬的飼養和選種方面積累了經驗,形成了自然半自然飼養模式下的養殖文化。
533年-544年,據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述:“豬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豬食之皆肥。”“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續修萊蕪縣誌》載:“唯圈養目的不在於肉用,而在於積糞以為肥料,故數畝之家,輒養一頭或數頭不等”。
1949年後,萊蕪豬的保護工作得到各級黨委政府、業務主管部門及農業科研、教學等單位的高度重視,山東省先後於1958、1965、1978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普查,數次修訂了發展規劃和保種選育方案。
1973年,萊蕪市建立了國營豬場-萊蕪豬保種繁育場。
1978年,萊蕪市組建保種選育群進行保種繁育,同時在萊蕪市建立了兩個繁育場。
1982年,萊蕪市對幾個種豬場的萊蕪豬群進行整頓,同時在面廣量大的萊蕪市及周邊地區再次進行豬源調查,重新組建了75頭含6個血統、26個祖系的保種選育基礎群和40頭規模的繁育群。
1982年,全國第二屆豬育種協作組大會在泰安召開,對萊蕪豬保種群及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1984年,東北農學院教授等中國國內養豬專家教授,對組建的保種選育基礎群進行了論證。
1991年,萊蕪市種豬場(萊蕪豬種豬繁育場)在萊蕪市萊城區孫故事村建成投入使用,原苗山萊蕪豬原種場撤銷,原種場萊蕪豬豬群整體轉入該場;
1993年2月,萊蕪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原泰安市楊莊萊蕪豬種豬場移交給萊蕪市,由萊蕪市畜牧局管理,與孫故事萊蕪市種豬場一起升格為副處級單位,同時承擔萊蕪豬的育種、保種科研任務。
2000年,萊蕪市在農業部和省“三〇”工程項目等資助下,在萊蕪市種豬繁育場建立了存養萊蕪基礎母豬200頭,占地50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的高標準原種場,並新組建了無病原豬群體。
2000年12月1日,萊蕪市種豬繁育場通過山東省驗收。
生產情況
2018年,萊蕪豬品牌價值為31.60億元。
2018年,萊蕪市建有兩個原種場,10個二級擴繁場,形成了400頭一級核心群、1000頭二級擴繁群和10000頭社會生產群的萊蕪豬繁育體系,年可提供優良種豬4000頭,其中主要以萊蕪市為主,除滿足萊蕪市飼養需求外,10000頭豬苗還會銷往山東省內外各地。
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萊蕪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萊蕪豬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萊蕪市楊莊鎮、苗山鎮、口鎮、雪野鎮、大王莊鎮、牛泉鎮、方下鎮、羊里鎮、寨里鎮、口鎮、和莊鄉、顏莊鎮、黃莊鎮、里辛鎮、辛莊鎮、鳳城街道辦事處、張家窪街道辦事處、高莊街道辦事處、鵬泉街道辦事處、艾山街道辦事處等2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9′00″-117°58′00″,北緯36°02′00″-36°33′00″。
質量技術要求
•生產技術要求
(1)產品產地環境符合《畜禽場環境質量標NY/T 388》;環境空氣品質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T/T 391-2000規定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導則》中的要求;土壤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T/T 391-2000規定的《土壤空氣品質標準》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導則》中的要求。
(2)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飼料:隨著養殖場集約化、規模化進程的加快,萊蕪豬已由傳統的以放牧、舍飼為主轉變為舍飼,已很少投放飼草飼餵。飼料主要根據生長階段的不同,自己按配方要求進行配比,通常是濃縮飼料配以玉米、麩皮等,濃縮飼料是由添加劑預混料、常量礦物質飼料和蛋白質飼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飼料。飼料質量符合NY 5032-2006。
飲水:山泉水、河水、井水或自來水,水質符合NY 5027的規定。
疫苗使用:按免疫程式嚴格進行免疫,萊蕪豬的免疫符合NY 5149的規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後均徹底消毒。
獸藥使用:預防和治療用藥時,符合NY 5030-2006的規定。後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根據所用藥物執行休藥期。在使用藥物治療發生疾病的萊蕪豬時,在治療期或達不到休藥期的不作為食用豬肉出售。
驅蟲、藥浴管理: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定期對萊蕪豬進行驅蟲、藥浴。
滅鼠、滅蚊蠅:定期定點投入滅鼠藥,及時收集死鼠及殘餘鼠藥,並做深埋處理。消除水坑等蚊蠅孽生地,定期噴灑消毒藥。
衛生消毒:選用的消毒劑符合NY 5148的規定。豬舍周圍環境定期用2%火鹼或生石灰消毒。每批豬出欄後,均徹底清掃豬舍,採用噴霧、火焰消毒。定期對分娩欄、補料槽等用具進行消毒。定期進行帶豬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監測:畜牧獸醫部門依照《動物防疫法》制定監測方案,並組織實施。病死豬處理:對可疑病豬隔離觀察、確診。對有使用價值的病豬應進行隔離、治療,徹底治癒後,才能歸群。因傳染病和其他需要處理的病豬,應在指定地點撲殺,屍體按照GB 16548進行無害化處理。豬場不得出售病病豬、死豬。
(3)生產記錄
做好生產全過程的記錄,包括:豬只標記和譜系的育種記錄;發情、配種、妊娠、產仔的繁育記錄;主要生產性能及銷售記錄;飼料、獸藥的購銷、使用記錄;免疫、消毒記錄;死淘記錄和無害化處理記錄等。記錄完整、真實,所有記錄應保存三年以上,重大事件記錄永久保存。
(4)分級
萊蕪豬鮮、凍胴體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5)貯存:冷卻豬肉吊掛在相對濕度75-84%、溫度0-1℃的冷卻間,胴體之間的距離保持3-5厘米。冷凍豬肉應吊掛在相對濕度95-100%、溫度-18℃的冷藏間。
(6)運輸:公路、水路運輸使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冷藏車(船)或保溫車,鐵路運輸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萊蕪豬生產嚴格按《NY 5032-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NY 5030-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執行。
專用標誌使用
(1)包裝:包裝材料應符合GB 11680和GB 9687的規定,包裝物使用無毒油墨印刷。標誌使用人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萊蕪豬”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內外包裝應分別存放,不得受污染。
(2)標識:在每片萊蕪豬胴體上加蓋檢驗驗訖印章和等級印戳,字跡清晰,印色用食品級色素配製。銷售和運輸包裝物應標註“萊蕪豬”標誌,並標明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產品質量、執行標準代號等級等內容。不符合本標準的產品,其產品名稱不得使用含有“萊蕪豬”(包括連續或斷開)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