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稱。北宋時期五度為相的仙遊人蔡京大興“豐大豫亨”之說。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簡潔、明快清新的藝術風格,清代進入結構考究、裝飾華美、繁複厚重的輝煌時期。

基本信息

木雕介紹

莆田市木雕之鄉莆田市木雕之鄉

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稱。唐初,寺廟的建築裝飾、佛像、經書等已有雕刻工藝雛形;宋末元初,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題材的圍屏、欄桿、木雕古玩、樂器、家具等,已經相當精妙生動;明代,莆田擅長圓雕佛像、平雕建築裝飾等。

發展歷程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會場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會場

北宋時期五度為相的仙遊人蔡京大興“豐大豫亨”之說,大興土木,追求豪華富麗,便召家鄉的工匠把京都宮廷器具與書畫工藝有機結合,製作出木雕家具,首開“莆田”木雕家具工藝先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畫《聽琴圖》的琴桌就是蔡京呈獻給宋徽宗的興化木雕家具精品。宋末泉州港、楓亭港輸入菲律賓的紫檀、雞翅木等成為興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紅木木雕漸盛。
“莆田木雕”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簡潔、明快清新的藝術風格,清代進入結構考究、裝飾華美、繁複厚重的輝煌時期。業內人士認為,莆田木雕是歷代藝匠文化理念和審美情趣的積澱,其傳統工藝有圓雕、透雕、浮雕、根雕,品類有佛像、仕女及花烏山水擺件、家具、把玩雜件等,造型千姿百態,做工精細,極具實用、觀賞和收藏價值。至今在莆田本土、台灣、日本長崎、鹿耳島等地天后宮尚存有明代木雕媽祖像以及匾額、圍屏、祭器等文物。興化歷代都有著名的木雕工藝代表人物。清末名師廖明山之孫廖熙擅長於人物,兼雕刻花卉,其佳作在1903年巴拿馬萬國賽會上榮獲金獎。“廖氏木雕”遂成為中外古董商競相覓購的珍品。故宮博物館尚存多件“廖氏”木座,還有清乾隆年間莆田後洋藝人雕刻的貢品——貼金透雕花藍。明代,因倭寇之亂實行海禁,從南洋諸國輸入的紅木極少。興化木雕多採用本地盛產的龍眼樹木料雕成各種武將、仕女或神像、古玩,輔以老漆塗飾,使作品更加顯得色澤深沉,古色古香,龍眼木雕因此而美名遠揚。

蓬勃發展

建國後的發展

莆田木雕莆田木雕

建國以來,莆田木雕借時代東風煥發蓬勃生機。莆仙木雕精品疊出,頻頻獲獎,以精細的傳統絕技和大膽的現代創意贏得評審的高度評價和觀眾的讚嘆,一件件金、銀獎作品使莆田名聲大噪,整體創作水平名列全國前茅。

改革開發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莆田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方文桃佘國平、陳志華等一批大師級名人抓住機遇,創辦木雕個體企業,並獲得成功,從而吸引了一大批民間藝人紛紛重操舊業,先後走上辦廠創業之路,促進了莆田木雕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一批外商、台商也來莆田創辦木雕企業,使莆田成為台商在祖國大陸來料加工、設廠生產和設點貿易最多最集中的中心點。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使莆田木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莆田共有木雕企業2600多家,總產值50多億元。

市場開拓

木雕工藝發展帶動了市場的開拓,莆田木雕生產經營者緊盯國內外市場,採取多種形式擴大市場份額。國內著名木雕交易市場,如廣州帶河路古玩街、上海城隍廟華寶街、北京潘家園古董城。哪裡有木雕交易大場所,哪裡就有莆田木雕工藝品批發商登場。他們深入木雕企業、專業村和祖傳世家,整車整櫃地運走莆田的木雕產品,如我市的仙遊縣,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工藝品經營商駐紮在榜頭鎮壩下木雕專業村一條街,選購仙遊木雕產品。各路民間藝術家生產經營不斷壯大,從家庭作坊到專業廠家,從本土辦廠到駐外辦廠,從單一經營到綜合經營,產供銷一體化,內外貿一起上,形成了產業化發展格局。莆田不但成為全國最大建築裝飾木雕、神像木雕的生產地,而且也成為全國最大的內銷木雕禮品、工藝品、工藝家具的主產地和集散地。近年來,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等國也紛紛購買和收藏莆田著名藝人的傳統木雕工藝品,莆田的木雕世家在外國(如澳大利亞)也辦起了展銷會,引起了海外有識之士的讚賞。木雕行業已成為莆田支柱產業之一,解決了一大批農村富餘勞力的就業出路,培養了一大批來自民間的能工巧匠。

名家人才輩出

目前全市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21名,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33名,工藝美術師職稱以上人員200多名,以及4000多名中高級技師。美麗的興化平源孕育了歷史悠久、多姿多彩的莆田傳統文化,而工藝美術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歷代作品

莆田木雕工藝向來以“精微透雕”著稱,它興於唐宋,盛於明清,風格獨特。自成流派。一批傳世作品至今閃耀著先人的智慧和厚實的文化積澱的光芒,

宋.陳靖姑神像

現存於莆田市秀嶼嵩山陳靖姑祖廟的一尊,背面鐫刻“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字樣;

宋.媽祖神像

南宋媽祖神像南宋媽祖神像

莆田市博物館收藏的南宋媽祖神像
像工藝亦甚精細。南宋媽祖神像、匾額、圍屏、祭器等木雕工藝品至今仍在莆田、台灣和日本長崎、鹿耳島等地天后宮保存;江東浦口宮的“透雕護欄”;老城區明代大宗伯第的檐枋雕飾;御史大夫第的廳堂枋額雕飾;清末名匠廖熙在1903年巴拿馬萬國賽會上曾獲金獎的佳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尚存多件“貼金透雕花燈”和“浮雕花窗”等等,無不佐證了莆田木雕的傳統工藝魅力。

清代漆金透雕龍燭

清代漆金透雕龍燭清代漆金透雕龍燭

原藏於仙遊縣榜頭壩下村的一對清代漆金透雕龍燭內為紅色燭芯。外套漆金透雕盤龍,燭沿浮雕纏枝牡丹,外套透雕纏枝牡丹,背面為金底黑字聯句“川岳降靈征後胤,詩書發韌耀他年”,也是不可多得的“莆田”木雕珍品。仙遊縣楓亭海濱村靈應堂的漆金透雕戲台屏風(清),由三塊屏風拼成。整體髹金透、浮雕圖案。外方內圓,內心圓圈部分透雕戲文故事。再現了古代舞台的武打場面,圓圈框線綠地浮雕纏枝梅雀,四角浮雕蝙蝠等圖案,兩邊護水浮雕八仙,上下”蟹角肚”綠地浮雕花卉。此外,莆禧天妃宮內的媽祖木雕軟身像,不僅臉部表情生動、而且手腳上下左右可以活動,雕刻技藝高超,至今保存完好。

主要材料

明末清初至民國期間,莆田木雕多局限性採用本地盛產的龍眼木雕 。現在所用材料比較廣如:沉香、檀香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黃楊木、香樟等名貴材料。

主要對象

雕成各種武將、仕女或神像、古玩,輔以老漆塗飾,使作品更顯色澤深沉。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上需求和技法上的改進根據材料樹根、樹形,保持自然美的特點“留七分,雕三分”根雕手法,創作各種神像藝術品、花鳥走獸樹木、庭院以及休閒式或可觀賞性的世外桃源、也有反映現象生活的自然百態的作品,既有弘揚傳統美德的寓意,也有倡導時代新風的傳遞等等題材。

木雕榮譽

部分榮譽

2003年10月。莆田市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的“中國木雕之城部分榮譽及作品(10張)”稱號。6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莆田傳統木雕》晉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目前,莆田市擁有1個世界級、7個國家級、19個省級、85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莆田木雕高極人才缺乏,原創瀕危,莆田將籌建“木雕博物館”

保護引導

莆田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透露,莆田傳統木雕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莆田市擁有木雕工藝廠3000多家,專業人員8萬多名,年創產值50多億元。各廠家不但在50多個大中型城市和著名旅遊景點設立銷售視窗,還把精美的木雕工藝品推上網路宣傳和銷售。莆田木雕產品已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莆田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林成彬介紹,莆田十分重視開拓木雕市場,在廣州帶河路古玩街、上海城隍廟華寶樓、北京潘家園古董城……哪裡有木雕藝術品交易,哪裡就有莆田行銷商的蹤影。莆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築裝飾木雕、神像木雕的主要生產地。2003年10月,莆田市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的“中國木雕之城”稱號。目前,正籌建“中國木雕博物館”,建成後將集木雕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然而,由於追求市場與利潤,造成傳統莆田木雕工藝在繼承方面出現缺失。林成彬告訴記者,隨著老一代木雕藝人的離世,這一工藝難以得到很好的傳承,不少年輕從業者心浮氣躁,創業技術尚未成熟,不能獨當一面,藝術氣質、地方特色和民間個性逐漸喪失,“硯照”等精微透雕絕藝瀕臨失傳。

木雕活動

2017年9月21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路傳播活動福建行來到“中國木雕之城”福建莆田,探尋莆田木雕這一歷史悠久的古老技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