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夜光丸來源
《瑞竹堂經驗方》卷三。異名
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卷七)。組成
天門冬(去心,焙)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熟地黃 新羅參(去蘆) ,白茯苓(去黑皮) ,乾山藥各30克 ,枸杞子(揀淨) ,牛膝(酒浸,另搗) ,金釵石斛(酒浸,焙乾,另搗) ,草決明(炒) ,杏仁(去皮、尖,炒) ,甘菊(揀淨) ,菟絲子(酒浸,焙乾,另搗) ,羚羊角(鎊)各23克 ,肉蓯蓉(酒浸,焙乾,另搗) ,五味子(炒) ,防風 ,甘草(炙赤色,銼) ,沙苑蒺藜(炒) ,黃連(去須) ,枳殼(去瓤,面炒) ,川芎 ,生烏犀(鎊),青葙子各15克用法
上藥除另搗外,均研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鹽湯亦可。功用
滋腎平肝,清熱明目。主治
肝腎不足,陰虛火旺,內障目暗,瞳神散大,視物昏花。中藥方劑之Y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