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食品安全
春節臨近,中國多地開始打響食品安全保衛戰,為中國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護航。舌尖上的安全
監管全面覆蓋
長春市29日召開全市蠢動員大會,該市宣布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百姓常用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中共長春市委、長春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決定》等檔案規定,長春市將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和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對失職、瀆職人員進行問責。實行“黑名單”制度,對違法違規企業定期曝光。
隨著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臨近,採取集中行動的地方還有很多。在遼寧,該省工商局對做好春節期間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作出部署,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食品經營違法行為,確保節日食品市場消費安全。
保衛餐桌安全
針對春節、元宵節期間食品市場供需兩旺、食品安全風險相對集中的特點,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已經於日前召開會議,共同研究部署春節、元宵節期間打擊整治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工作,以切實維護民眾餐桌安全。
據了解,2013年,中國公安機關將開展“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全力保障民眾餐桌安全。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表示,當前食品安全犯罪形勢仍然嚴峻,特別是春節期間食品市場供需兩旺,食品安全風險集中。重拳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確保民眾吃上放心安全的團圓飯。
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各界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正在中國各地召開的地方兩會上,食品安全話題備受代表委員關注,一些關於這個話題議案和提案也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
重點監管監測
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將食品安全納入子項,將加大對糧油、果蔬、肉類、乳製品等大宗食品全產業鏈重點監管監測,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和打造食品飲料萬億產業集群繫緊“安全帶”。
食品安全工作目標是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責任事故,食品安全一般事故率穩步下降,糧油、農產品、水產品、進出口食品和保健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等環節抽檢合格率穩步上升。
食品安全監管將著重抓“牛鼻子”、啃“硬骨頭”,針對重點行業開展綜合整治。進一步突出酒類、乳製品、食用油、肉類、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農業投入品、包裝材料等重點品種,從原料生產、產品加工、銷售流通等環節,圍繞準入制度、監管制度、企業管理規範、設備工藝、操作規程等方面,開展綜合治理。並對監管薄弱的小作坊小攤販予以重點整治。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話題展開討論
食品安全是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拷問著生產者的良知,也一次又一次衝擊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我們從大米里認識了石蠟,從火腿里認識了敵敵畏,從鹹鴨蛋、辣椒醬里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里認識了福馬林……如何讓消費者不用去擔心食品的原材料、檢驗、保質期、添加劑等問題,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記者採訪了百姓、政協委員和政府職能部門,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共同出謀劃策。
職能部門回應
於德勝(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2012年,我區對餐飲的監管職能正式從衛生部門移交到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同時為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制,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從“垂管”改為了“塊管”,自治區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設立了地縣級監管機構,全疆增加了500個專門管理食品安全的人員編制。食品抽驗、監管的經費逐年增加,技術裝備投入力度加大,食品藥品檢驗所的技術有了明顯提升。2012年,全疆所有的縣市區都配備了食品快檢裝備,解決了基層檢驗技術薄弱的問題。我區已經提出“控”“防”“打”“建”的綜合思路,從食品的出廠環節開始抓起,建立制度法規和風險防控機制。與此同時,大力推進“餐飲服務百千萬示範工程”,普遍建立質量授權人制度,落實企業的責任,產業鏈有多長,責任制就負責多長,把利益鏈變成了責任鏈。為解決自身監管落實的問題,大力推進片區直管責任制,對餐飲企業實行格線化管理,建立餐飲店的月巡查制度。針對市場上容易出現的一些濫用添加劑的行為進行重點打擊。要求企業依法經營,對火鍋底料、調料、滷製品等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加大抽樣力度,及時發現,及時整改。
當前,社會的誠信建設相對滯後,民眾參與監督的機制還沒有形成。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逐步建立公眾查詢的誠信體系,建立新聞發布制度,把監管部門發現的一些風險及時告知公眾,將一些大案要案和新的法規政策及時向社會公布,增加透明度。
同心協力遏制
速生雞風波未平,鴨肉製毒羊肉事件又起。歲末年終,本是老百姓囤年貨的時節。食品安全問題,卻成為老百姓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影響了大家過年的心情。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置辦年貨時,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吃得安心。蔬菜有農殘嗎?豬肉有瘦肉精嗎?魚蝦貝類有金屬污染嗎?屢屢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已讓百姓戰戰兢兢,任何一起新的食品安全事故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曝光食品安全問題的“擲出窗外”網站曾因訪問量過大而癱瘓正是這種恐懼心理的直觀反映。
現實中,很多地方“做什麼的不吃什麼”已成為公開秘密,皮鞋做果凍、米線加明礬、塑膠做豬耳,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早已瓦解,任何一個劣質食品的生產者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當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易糞而食”幾乎成為不少人的宿命。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除食品安全部門加強監管外,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也許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生產者缺乏誠信、經營者慾壑難填、監管措施乏善可陳……,但這些都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因為在這場食品安全戰役中,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如果失敗,則沒有一個人是倖存者。
保證食品安全,並不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只要措施得力、民眾齊心,只要我們都“較一較真”、守住心中的底線,只要政府、企業和民眾同心協力,就能遏制食品安全惡性事件,就能推動食品安全進步,定會讓食品安全走過陰霾、走向光明。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過年時節放心享受舌尖上的美食。
需要鐵拳呵護
嚴明執法者的紀律,再去以嚴格的標準進行督導檢查,則所向披靡,黑心食品、犯罪分子無處藏身,無法為非作歹。
公安部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在春節期間重點打擊食品犯罪,應當說是切中了百姓的生命健康關切和節日歡樂關切。
打擊的效果充分說明這樣的專項行動不僅重要而且必要。訊息稱,截至目前,各地已經集中偵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0餘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50餘名,搗毀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廠”“黑窩點”220餘個,清除了一大批有毒有害的“黑心食品”。倘若沒有這般打擊,這些“黑心食品”就會必然流向春節期間的百姓餐桌,讓多少人春節過不安寧。
但也必須看到,節日期間百姓消費需求旺盛,一些不法分子必然會趁機下手、大牟其利。比如,食用油、肉類、酒類、調味品、保健品、民俗特產等節日市場熱銷食品,百姓需求量大,往往不會細辨真偽。只有針對這些領域的食品引入專業視角,加強執法檢查,才會讓不法分子不能輕易得手。
從食品犯罪的特點看,正規的生產銷售渠道,不法分子相對難以浸染。他們往往走的是非正規渠道,在城鄉接合部和農村等薄弱環節滋生,針對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相對弱勢群體。因此,在呼籲正規生產經營渠道、品牌企業加強自律,同時加強對其督察檢查的同時,應當把關注和打擊的重點瞄準薄弱環節,對弱勢群體的餐桌安全給予更多呵護。
“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項行動必然會有多個部門深入“商場超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展銷促銷會、旅遊景區、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場所、重點部位以及生產經營節日食品重點企業督導檢查。對於秉公執法者來說,這種大規模的檢查,是他們嚴守紀律的一次集中展示。但對於個別趁機吃拿卡要的執法者說,這是進行權力尋租在節前撈一把的好機會,是生產經營者被迫出血又敢怒不敢言的噩夢之時。
因此,執法者只有以鐵的紀律,秉公執法、廉潔執法、清正執法,才能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才能給此次專項行動加分。也希望這樣的專項活動能常規化,在這個意義,嚴明執法者的紀律,再去以嚴格的標準進行督導檢查,則所向披靡,黑心食品無處藏身,犯罪分子無法為非作歹。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具體部署。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討論稿)》。
【糧食安全】
我們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會議指出,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
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巨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表示,我國曆年來對糧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視,此次也是如此,但重點更加明確,強調口糧的主動權。讓農業基礎穩固,農民安居樂業,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掌握糧食的主動權。
黨國英表示,從現狀看,我國的口糧無論從種類還是總量上,都很充裕,且多年來均增產。但也有潛在的隱患,即當前主要靠較高的價格維持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如果與國外接軌,一些便宜的糧食進入中國,可能就會有一定的風險。
【食品安全】
確保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關於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會議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
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隨著生產能力提高,數量已經不成問題。難在質量,回應百姓需求、解決社會性問題,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要治理農業生產源頭,嚴禁濫用農藥化肥等投入品。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秦富認為,今後,從田間到餐桌,從源頭到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整個產業鏈要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規範,要更加完整、系統、安全,實現全覆蓋。
嚴控高毒農藥
農業部將2014年定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從嚴格投入品監管、嚴格源頭管控和生產記錄、嚴格監測抽查制度、推行產地證明和追溯管理制度等八方面著手,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切實維護人民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農業部將強化農藥、獸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登記註冊和審批管理,提高準入門檻。全面推行對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的備案許可,建立生產經營誠信檔案,落實購銷台賬管理,高毒農藥要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嚴格獸藥經營規範。
農業部將把關農產品產地安全,從源頭抓問題、抓安全。嚴格源頭管控和生產記錄,將對農產品產地安全進行普查監測,對於重污染區,有步驟依法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嚴格落實生產檔案記錄製度,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執行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制度。普及推廣控肥、控藥、控添加劑等技術,鼓勵各地加大高效低毒藥物補貼和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力度,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
推行產地證明和追溯管理制度,逐步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環節的全程追溯。探索建立農產品產地安全證明制度,進一步落實畜產品產地檢疫制度,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制定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規範,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鼓勵地方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追溯試點,逐步實現農產品生產和進入市場、加工企業前的收購、貯藏、運輸等環節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