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洞遺址

興隆洞遺址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和重慶市奉節縣文物管理所組建的洞穴考察隊,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萬波研究員的率領下,對長江三峽奉節縣雲霧鄉興隆洞進行了考察和發掘,發現了智人的牙齒化石、石製品、骨製品、牙製品、石哨、石鴞和劍齒象牙刻以及5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專家指出,通過對在同一層位出土的劍齒象臼齒進行鈾系法測定,確定這些化石的年代為距今14萬年。在中更新世晚期,興隆洞一帶的岩溶山地,有著廣闊茂密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14萬年前的“奉節人”就生活在這樣的自然環境裡,過著採集、狩獵的原始生活。在這些古人類的遺物中,最令人關注的是與智人化石一起出土的石哨、石鴞和劍齒象牙刻。

簡介

興隆洞的石哨標本是一小段洞穴淡水碳酸鈣沉積,是洞頂沉積滴石類型的石鐘乳。他指出樣品形態從根部的渾圓變為鵝管開口端的扁圓,是由於部分沉積物被損耗掉,但這種損耗難以用自然差異風化或差異溶蝕解釋。在此基礎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王子初認為,興隆洞的那段石鐘乳,如果孔洞及其兩邊的斜切截面不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那么這就是一個14萬年前的人類製作的可以吹奏發聲的石哨,其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意義是難以估量的。它也許是一種發聲的玩具,也許是一種狩獵用的誘捕工具。之前,中國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的發現把人類音樂活動的歷史推進至9000年前,而三峽奉節石哨的發現,可能會把人類原始音樂藝術的歷史再一次向前推進至14萬年以前。

譚明指出,同時發現的石鴞標本的材料為淡水碳酸鈣沉積,微層理清楚。該標本上孔洞的形成,不同於水滴溶蝕的孔洞。在正常情況下,水滴溶蝕的孔洞或凹坑周圍是圓滑的,而興隆洞標本的孔洞周圍卻有稜有角。黃萬波和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教授徐自強認為,長江三峽奉節興隆洞出土的具有鳥類形象的標本,在其尖端一側有明顯的人工打擊

痕跡。從其整體形象看,類似一種較大型的猛禽——鴞。長江三峽奉節石鴞的發現,反映出“奉節人”在行為方式上對動物形象產生了注意,並利用碳酸鈣沉積物來摹仿其類似的形象。儘管製作粗糙,形態簡單,但它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萌生的精神需求,應該算作中國最早的具有鳥類形象的遺物。

對於考察中發現的劍齒象牙刻,中央美術學院雕刻系孫家缽先生認為,幾條直的和彎曲的痕跡應該是人刻的,而且是用石器刻的。其特點是刻紋直而深,曲形紋弧度大。研究過舊石器時代刻劃藝術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尤玉柱也認為,那幾條直的和彎曲的痕跡是人工刻劃的。在人類行為模式上,具有現代意識的刻劃藝術迄今所知尚未超過8萬年。長江三峽奉節的這項新發現,將人類刻劃藝術的萌芽時期向前推進了6萬年。

發現

興隆洞遺址含智人化石和石哨等文化層的年代,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馬志幫博士和南京師範大學沈冠軍教授進行了測定。其測試方法為鈾系法,測試材料是與智人化石、石哨等物在同一層位出土的劍齒象臼齒。前一單位的測試結果為13萬年;後者測試結果為15.4萬年。
北京大學王憲曾教授分析研究了埋藏石哨、石鴞和劍齒象牙刻堆積層中的孢粉化石指出:中更新世晚期,興隆洞一帶的岩溶山地,有著廣闊茂密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氣候由溫涼——溫暖濕潤——溫暖幾部分組成。14萬年前的“奉節人”就生活在這樣的自然環境裡,過著採集、狩獵的原始生活。

意義

奉節興隆洞遺址的考察、試掘和研究工作剛剛起步,大量的田野考察和室內研究有待繼續深入,一些初步的研究結論還有待於更多材料的支持和印證。,其科學意義是重大的:
1.興隆洞遺址發現智人牙齒化石、石製品、骨製品、牙製品、石哨、石鴞、劍齒象牙刻以及5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這是在長江三峽地區中更新世地層中採集的材料內容最為豐富的地點。
2.石哨、石鴞和劍齒象牙刻,儘管製作粗糙,形態單調,但反映出“奉節人”在行為模式上對自然音響、動物形象產生了注意,並利用石鐘乳或“鈣板”加以摹仿。這似乎可以證明,萌生現代人類思維、製作能力的人類,至少在14萬年前就已在長江三峽地區出現,並且他們的後裔沒有被外來人種所替代。否則,14萬年前的石哨、石鴞等文化藝術品就不可能承傳至新石器時代。
3.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和重慶市巫山縣、奉節縣文物管理所組成的洞穴考察隊,在黃萬波研究員率領下,自1984年至今已研究20個春秋,共發現了三處古人類化石地點和一處長臂猿亞化石地點(200萬年前的巫山龍骨坡、14萬年前的奉節興隆洞、2萬年前的巫山迷宮洞和200年前的巫山大腳洞),粗線條地建立起了古人類在該地區的演化序列。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重慶自然博物館聯合組成的三峽庫區舊石器考古隊在衛奇研究員和高星研究員率領下也先後發現了幾十處更新世中晚期的舊石器遺址,出土了豐富的文化遺物。
4.根據長江三峽地區的地形框架(鄂西期夷平面,海拔2200米;山原期夷平面,海拔1400米;三峽期峽谷,海拔700米)和近200種哺乳動物化石的生活習性研究表明,長江三峽的生態環境在200年前,氣候溫濕,到處是茂密的森林和四季應時的野果。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使之世代傳承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藝術品

劍齒象牙刻是人類最古老“藝術品” 對於興隆洞出土的劍齒象牙刻,中央美術學院雕刻系孫家缽教授研究後認為,幾條直的和彎曲的痕跡應該是人工刻畫的,而且是用石器刻的。其特點是刻紋直而深,曲形紋弧度大。研究過舊石時代刻畫藝術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研究員也指出,那幾條直的和彎曲的痕跡是人工刻畫的。再者,從發掘現場提供的照片看,長達2米多的兩根象門齒並排埋藏在距離洞口50米深的地方,這種狀況,除了人為因素,自然營力(例如流水)是難於促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