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安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地處東經110°14′-110°56′,北緯25°17′-25°55′之間,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 興安縣版圖總面積2344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末,下轄6個鎮、4個鄉,戶籍常住總人口38.40萬人。2014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17億元,比2013年增長6.2%。 興安縣是湘江、灕江二水的發源地,境內地形多樣而複雜,西北和東南為山地,山巒重疊,溝谷溪流縱橫,西北部為越城嶺山系,逐漸向西南傾斜;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積溫多,霜期短。 興安被譽為“興盛之都、安定之邑” ,是中國銀杏、毛竹、商品糧、生豬和柑桔生產基地縣 ,曾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全國科普示範縣” 、“美麗中國示範縣” 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興安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戰國時期今縣境屬楚國疆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置零陵縣,治今興安縣界首城子山。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令史祿修建靈渠;同年,在興安溶江鎮內築秦城。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郡的龍川令趙佗趁楚漢相爭,無法顧及嶺南,而奪下桂林郡與象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趙佗在今興安縣城附近修建越城。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嶺南。翌年,南越滅亡。漢武帝將南越國分為九郡,統歸交趾刺使部;同年,在今桂林市設立始安縣(含臨桂、陽朔、永福、靈川和興安西南部等地,屬零陵郡,歸荊州刺使部管轄。

三國時期,始安縣升格為郡,但仍歸荊州刺使部。西晉,始安劃歸廣州郡管轄,而興安境內的湘江流域一帶仍屬零陵郡。

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廣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設定了桂州,始安郡劃歸桂州管轄。梁天啟二年(公元559年),零陵縣撤銷,原來屬零陵郡的今興安湘江流域一帶,被併入了始安縣,興安縣的範圍基本確定,並完全脫離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鎮與全州相鄰,南至高尚、溶江與靈川為鄰,西至越城嶺深處,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華江,與龍勝、靈川、資源為界,東至都龐嶺深山,與全州、灌陽為鄰。

隋朝統一中國後,始安縣仍歸始安郡管,興安整個縣境都歸入今日之廣西。隋亡,唐帝國撤郡建州,增加了州縣,使行政區劃範圍縮小,以便管理。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派大將李靖擊潰後梁皇帝肖銑,收降嶺南五十餘城,在始安縣內劃出了今日的興安地區,設定了臨源縣(因興安縣是湘江、灕江的發源地)是興安獨立建縣之始。隸屬桂州,縣城設在城台嶺上(今興安中學校址)。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桂州將領朱濟時與廣州番禺的馮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圍10餘座州縣城池,而臨源縣內官民堅守,朱久攻不下。後朱濟時被容管經略使王平定,唐代宗為表彰全縣官民忠義,將縣名改為“全義縣”。唐乾符六年(879年)四月,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桂州,旋即揮師北上,在興安溶江境內構築“黃城”,駐馬屯兵。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湖南馬殷趁農民起義之機,攻占桂州、賀州、柳州等多個州縣,公元908年自稱楚帝。此時後晉皇帝重貴雖已無法管理馬殷占領的全義縣。後晉開運三年(946年)仍然將全義縣升為溥州,全義縣更名為德昌縣。直到後漢高祖劉知遠乾佑元年(948年),馬殷失敗,德昌才歸後漢管轄。

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趙匡胤撤消溥州,恢復全義縣,重歸桂州管轄。太平興國二年(976年),其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因全義的“義”字犯了他的名諱,翌年(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全義縣更名為“興安縣”,取意為"興旺安定",仍歸桂州轄治。興安之名,一直沿用。

元屬靜江路。明、清時期屬桂林府。

民國二年(1913年)7月隸屬灕江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隸屬桂林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隸屬桂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隸屬第八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同年4月隸屬第八區,直到臨解放。解放後屬桂林專區,1970年後屬桂林地區。

興安縣城 興安縣城

1998年,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興安縣隸屬桂林市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末,興安縣下轄興安鎮、湘漓鎮、界首鎮、高尚鎮、嚴關鎮、溶江鎮6個鎮和漠川鄉、白石鄉、崔家鄉、華江瑤族鄉4個鄉,縣政府駐興安鎮三台路5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安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全縣版圖總面積2344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0°14′-110°56′,北緯25°17′-25°55′之間。

地質構造

興安縣地處江南古陸西段東南緣,湘桂褶皺帶的北部。地質發展歷經前泥盆紀地槽(約25~4億年前),晚古生代地台(約4~2.3億年前)和中新生代陸緣活動帶(2~3億年前至今)三個發展階段。興安區內經過了加里東、印支、燕山三次性質強烈的褶皺斷裂運動。加里東運動以形成褶皺構造為主,斷裂次之,伴隨著花崗岩基侵入,構造運動後使地槽回返,地槽發展階段到此結束。印支運動以褶皺和斷裂活動為主,使地台蓋層構造形成,海相沉積作用結束。燕山運動以斷裂構造活動為主,褶皺活動次之,該次構造運動後使區內地質構造最後定型。三次構造運動形成的褶皺和斷裂構造均沿著北東方向有規律的展布,不同期構造發育方向的相同性,反映了蓋層構造繼承了基底構造的方向和基底構造對蓋層構造的控制作用,也反映了地質構造力學性質上的關係,即區內褶皺、斷裂的形成主要是受北西、南東方向構造擠壓力作用的結果,形成了貓兒山背斜、興安復向斜、海洋山穹窿等褶皺構造和溶江、白石等區域性大斷裂。

地形地貌

興安縣境內地形多樣而複雜,西北和東南為山地,山巒重疊,溝谷溪流縱橫。西北部為越城嶺山系,逐漸向西南傾斜。東南部是都龐嶺的海洋山系,並逐漸向東北傾斜。形成兩大山系之間的狹長谷地,稱“湘桂走廊”,其間有土嶺、石山、河谷平原。走廊中部的臨源嶺是制高點,湘江和靈渠由縣城東郊分水塘的東北和西南低處方向分流。整個地形恰似一隻蝴蝶,東北角形似蝴蝶的頭,西南角形似蝴蝶的尾,東南和西北恰似展開的翅膀。興安縣的山脈分屬越城嶺山系和都龐嶺海洋山系。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111個,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36個。

氣候

興安縣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溫適宜,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積溫多,霜期短。境內東南和西北地勢高,東北和西南地勢低,中部的湘桂走廊以縣城附近的分水嶺為中心,地勢分別向東北隨湘江下落和向西南隨灕江降低,形成縣內錯綜複雜的地區性氣候特徵,水熱條件的地域性差異十分明顯。

春季(3~5月)冷暖空氣交綏頻繁,常造成長期低溫陰雨天氣。季內西南風與東北風交替出現,對流性天氣加強,局部地區多冰雹、暴雨。夏季(6~8月)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雨量集中,暴雨增多,時有洪澇發生。同時溫度、濕度增加,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夏期,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朗炎熱,局部有雷陣雨。溫度高,日照多,蒸發大,是一年中相對乾熱期。秋季(9~11月)的秋分前後,受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氣溫緩慢下降,晴朗,少雨,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喜溫作物和晚秋作物的結實和成熟。冬季(12月~次年2月)常受蒙古冷高壓影響,氣溫急劇下降。

水文

灕江 灕江

興安縣境內有湘江和灕江兩大主流,其他河流都是支流,分屬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長江水系幹流湘江,其主要支流有海洋河、西波江、漠川江。珠江水系幹流灕江,其主要支流有黃柏江、川江河、靈河、小溶江。全縣河流總長817.7公里,總流域面積2348平方公里,河網密度0.35公里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總流量118.26立方米每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興安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5.96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8794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31.7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4021立方米。

土地資源

2014年,興安縣土地面積為3522069畝,其中耕地面積為393075畝,水田面積251940畝,旱地71335畝。人均有耕地面積0.89畝;其中,水田面積0.7畝;按全縣農業人口計算,人均有耕地面積1.06畝,其中,水田面積0.83畝。

植物資源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

興安縣內森林植被主要屬落葉闊葉林帶與常綠闊葉林的過渡地帶,海拔在1800米以上山區以青崗櫟、高山杜鵑、野八角和華南鐵杉及厚朴、紫檀木等闊葉矮林;海拔1000米至1800米為常綠櫧栲、水青崗和椎櫟木等;海拔1000米以下為杉木、馬尾松、毛竹、油桐、油茶、白果、柑桔等。

動物資源

興安縣內有動物112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毛冠鹿、紅腹角雉、短尾猴、恆河猴、狗熊、麝、大鯢、水鹿、鬣羚、大靈貓、小靈貓、金貓、白鷳、金雞、穿山甲等。此外還有娃娃魚。

礦產資源

興安縣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煤、鉛、鋅、鎢、銻、鈾、錳、銅、黃金、重晶石、水晶石、花崗岩、石灰石等十幾種,其中大理石有16個品種。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興安縣轄區總人口37.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86萬人,另有流動人口3.5659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9.53萬人,占51.83%;女性18.15萬人,占48.17%;總人口性別比為107.6;14歲以下5.23萬人,占13.88%;15—64歲28.83萬人,占76.51%;65歲以上3.62萬人,占9.61%。2012年末,興安縣戶籍常住人口38.1797萬人。2013年末,興安縣戶籍常住人口38.12萬人。2014年末,該縣戶籍常住總人口達38.40萬人。

截至2011年末,興安縣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另有瑤族、壯族、回族等27個少數民族,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瑤族、壯族和苗族。

2017年末, 興安縣戶籍總人口39.09萬人;常住人口3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77萬人,鄉村人口21.73萬人,人口城鎮化率37.01%。年度內人口出生率19.98‰,死亡率18.83‰,人口自然增長率1.15‰。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興安縣地區生產總值136.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 8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51.1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49.57億元,增長14.7%。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6.2%、37.5%和36.3%,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7%、10.8%和7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694元,增長5.5%。

全年組織財政收入12.7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5億元,增長0.5%。在組織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6.43億元,下降3.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65億元,增長14.1%。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1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7%。其中,工業投資101.97億元,下降4.7%;房地產開發投資2.16億元,下降69.79%。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6.11億元,增長118.1%;第二產業投資110.04億元,下降3.63%;第三產業投資82.1億元,增長20.31%。本年新增固定資產197.5億元。

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

2017年,興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39.56億元,增長5.3%;林業產值3.1億元,增長5.0%;牧業產值11.07億元,下降2.4%;漁業產值1.33億元,增長3.2%。

年末實有農業耕地2.66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95萬公頃。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51.2萬千瓦,農用化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6.4萬噸,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177噸。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55萬公頃,下降0.8%。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79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0.39萬公頃;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2.36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20.47萬噸,下降3.1%,其中夏糧5.54萬噸,秋糧10.52萬噸。水果總產量45.46萬噸,增長9.84%;蔬菜產量36.67萬噸,增長4%。

全年肉類總產量4.61萬噸,增長1.5%;豬出欄48.48萬頭,增長1.6%;家禽出欄390.55萬隻,下降1.03%;水產品產量1.27萬噸,增長4.02%。

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單位:萬噸

產 品產 量比上年增長%
糧 食20.47-3.1
#稻 谷16.06-4
 玉 米2.61.53
豆 類0.671.87
薯 類5.16-3.67
油 料0.742.12
#花 生0.722.13
水果總產量45.469.84
#葡 萄23.3110.37
柑 橘17.0210.9

第二產業

興安縣工業園 興安縣工業園

2017年,興安縣全部工業總產值125.42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77億元,增長7.5%。全部工業增加值40.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9%,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9.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5.5%,股份制企業增長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2.1%。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13.3%,輕工業下降4.1%。從行業看,在2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7個行業增長,占行業面的35%。

2017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產 量比上年增長%
鋅金屬含量36309-4.6
稀有稀土金屬礦100230.5
大米29508-4.9
飼料469235.3
罐頭2608017.2
飲料酒千升104966-3.2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501643.1
軟飲料5011651.2
包裝飲用水5011651.2
家具7879-5.7
機製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8842-7.3
松香24722-12.0
多晶矽千克527915-21.0
炸藥1196419.6
矽酸鹽水泥熟料3454821-4.2
其中:窯外分解窯水泥熟料3454821-4.2
水泥3506323-10.8
商品混凝土立方米1186868-4.5
鑄鐵件6716925.7
鐵合金62009-7.5
水泥專用設備139-26.5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千瓦478410-15.8
電光源萬隻43.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9.22億元,比上年增長6.77%;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11.04億元,增長7.58%;產品銷售率為99.35%,連續多年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1.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4.9%。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21億元,下降13.5%。

第三產業

2017年,興安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26.7億元,增長13.8%;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8.67億元,增長6.8%。

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2.02億元,同比增長16.6%;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0.42億元,同比增長14.9%;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0.33億元,同比增長21%;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0.31億元,同比增長6.3%。

全縣累計接待遊客699.09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59.1%,實現旅遊總收入77.74億元,同比增長47.2%。其中,接待國內遊客669.52萬人次,同比增長62.4%;接待入境遊客29.57萬人次,同比增長9.16%。

古城風光 古城風光

2017年,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55.59萬平方米,與去年持平。其中,年內新開工面積5.51萬平方米,下降40.6%。房屋竣工面積5.4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5.12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5.98萬平方米,增長223.1%;其中住宅5.93萬平方米,增長236.1%。商品房銷售額1.95億元,增長194.9%;其中住宅1.91億元,增長216.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68萬平方米,增長10.6%。

2017年,全社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48.48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119.93億元,同比增長8.5%。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37.57萬元,增長14.4%。

社會事業

文化科技

2017年,興安縣擁有公共文化場館和設施240個,包括縣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縣博物館1個,鄉(鎮)文化站1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55個,農家書屋或圖書室126個。全年共獲上級審批科技項目6項,項目經費共313萬元。全年開展各種科普活動78場(次)。完成專利申請量158件。

教育事業

興安中學 興安中學

2014年,興安縣有3所普通高中,共有在校學生3791人。有初級中學13所(含民辦國中2所),在校學生為7181人。有國小111所,其中縣城完全國小4所,鄉(鎮)寄宿學校27所(含民辦國小3所),村國小及教學點80所,在校小學生19508人(其中在校住宿就讀6896人)。有公辦幼稚園75所,民辦幼稚園120所,在園幼兒14442人。

2017年,興安縣有普通中學13所,專任教師595人,在校生7294人。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專任教師116人,在校生1509人。有普通國小116所,專任教師1218人,在校生24681人。

興安縣部分中學
興安中學溶江中學興安縣第三中學興安縣第二中學
華江中學嚴關中學崔家中學金石鄉中學

醫療衛生

2014年,興安縣有衛生工作人員202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629人(註冊醫師550人、註冊護士808人、藥劑人員130人、檢驗人員76人、影像技師65人),其他398人。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1777張。年內,醫療機構完成診療總數95.31萬人次,其中門診91.76萬人次。病人入院3.55萬人次,出院3.54萬人次。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31.94萬人,參合率99.6%。

2017年, 興安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87家,其中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845張;衛生技術人員180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1021人。

社會保障

2017年,興安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企業)4.2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4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6.09萬人,其中:職工2.85萬人,居民33.24萬人。

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15286人,其中,城鎮居民1689人,農村居民13597人。全年社會福利單位床位60張。

人民生活

2017年,興安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79元,比上年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6元,比上年增長9.2%。

環境

2017年,興安縣全年全社會用電量8.56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8%。其中,居民生活用電1.5億千瓦時,工業用電6.23億千瓦時。

全縣全年平均降雨量1842.1毫米。全年平均氣溫為19.1℃。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8.3%。

交通

興安北站 興安北站

興安縣境內有國道322線一級公路和湘桂鐵路、衡柳鐵路以及衡昆高速公路縱貫,距桂林兩江國際機場75公里,僅一小時車程。衡昆高速公路在興安有4個出入口,湘桂鐵路、衡柳鐵路分別在興安境內設有興安站和興安北站。

截至2011年末,興安縣境內有公路里程654.534公里,其中國道48公里,省道43.07公里,縣道231.216公里,鄉道332.248公里,實現鄉鄉通油路、95%以上行政村通等級路,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94%。

2017年,興安縣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4.43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公路客運量365萬人,比上年下降5.0%;公路貨運量558萬噸,比上年增長9.4%。

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0991輛。年末公車路線21路。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111輛。年末實有出租汽車110輛。

地方文化

方言俚語

興安是西南官話和湘方言交匯之域。境內漢語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話,興安鎮、護城鄉、嚴關鄉、溶江鎮、金石鄉、崔家鄉、白石鄉、漠川鄉都是西南官話語區,華江、湘漓、高尚諸鄉也都有西南官話分布。湘方言主要分布在縣東北的界首鎮,護城鄉北部部分村和縣東面的湘漓鄉的北部也是湘方言語區。在高尚鄉,還有一種漢語方言,屬桂北地區區域廣大的“土話”系統。除漢語方言外,興安縣境內還有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是瑤語。華江鄉北部是瑤語最集中的區域。高尚、崔家、漠川等鄉也有零星的瑤語村落。

生活習俗

服飾  

民國初期,興安縣境內居民一般人常穿的是棉布唐裝。冬天有錢男人多穿長袍,外套長衫和馬褂;女穿旗袍。夏天穿紡綢、雲紗。民國十八年(1929年)以後,城鎮居民多穿中山裝,但仍有穿長衫的;農民多穿中式服裝。瑤族穿瑤裝,境內瑤族有頂板瑤、過山瑤等,各種瑤族服裝有異,但衣褲各邊均繡花邊,均頭扎包巾、腰捆腰帶。解放後,城鄉男穿中山裝、解放裝、工人裝,學生裝;女穿中裝、青年裝,中老年仍有穿唐裝。60年代至70年代,男女青年流行穿綠軍裝。20世紀80年代以後,男女青年流行穿西裝。瑤族中老年婦女仍穿瑤裝,青年男女穿著逐漸和漢族相同。

飲食

興安縣境內居民歷來多以稻米為主食,輔以玉米、蕎麥、紅薯、芋頭、豆類、瓜菜和肉類、魚類等。解放前,除富裕家庭及市鎮商人三餐吃白米飯外,絕大多數貧苦農民一年到頭多以稀粥雜糧當餐。解放後,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的飲食仍以稻米為主,雜糧、蔬菜為輔。特別是8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起來,農村人口一日三餐白米飯,城鎮人口早餐一般吃米粉、包子等,中晚餐以大米飯為主食。雞、鴨、肉、魚、蛋品已不罕見。

特色節慶

土地神誕辰

農曆二月初二日為土地神誕辰,農村各家各戶宰雄雞(不殺白色雄雞),祭土地神。

佛誕節

農曆四月初八是牛王生日,農村用楓葉及其他雜木染烏米煮烏飯,並以酒肴祀牛神。有用烏米送親友的,這天農村忌用牛。
嘗新

農曆六月初六(或選擇寅卯日)為“嘗新”,此時早稻開始成熟,各家各戶煮新米飯,宰雞鴨,先祭天地祖先,接著讓狗嘗新,然後才按老幼尊卑次序嘗新米飯。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七月半。自十一至十六日,家家戶戶將祖先靈位安於堂前,每日三餐以牲醴酒肴及糖果祭祖先。十五日或十六日晚,焚化香燭、紙錢,全家老少送祖先歸天。解放前,大族巨姓等還要聚集於祠堂祭祖、飲宴。解放後聯宗送祖先的事很少見。

立夏節

立夏節這天,興安縣境內居民喜煮荷包蛋過節;殺鴨、殺狗吃,有“立夏不吃蛋,莫在世上站;立夏不吃狗,莫在世上走”的民間諺語。立夏也是趕插早稻的節氣。

名優特產

名稱簡介圖片
松糕松糕是興安的傳統美食,為婚壽喜慶、年節聚餐、小孩滿月和生日常用之品。該食品選用優質粘米粉和大糯粉按8:2的比例混合,再注入適量熬制好的黃糖水,均勻攪拌後蒸製而成。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葡萄興安縣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種巨峰葡萄品種,2004年、2007年興安巨峰葡萄兩次獲得“廣西農產品名牌新產品”稱號,2008年6月,興安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柑桔興安縣柑桔分寬皮桔類和橙類,品系共有30多個。寬皮類主要有溫州蜜桔,品種有南豐蜜桔、碰柑等。橙類主要有冬和夏橙。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冬筍冬筍大部分作為乾制,製作方法為先將其嫩筍洗淨,削去根部,連殼放入木甑中蒸煮,熟後取出,剝棄外殼,沿縱向切為兩半,然後用火烘烤,不斷翻動,掌握火候,待顏色略微變深,則已烤乾,稱玉蘭片。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白果白果又名銀杏,為興安特產之一。白果性涼,夏天最宜食用。興安縣酒席上有菜餚如白果羹、白果鴿蛋和白果水魚。白果還可以做藥。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米粉興安米粉又叫桂林米粉,起源於秦代。 興安米粉用大米加工而成,做工講究、吃法多樣。外形細長、通圓,味道細膩、醇香,它的滷水由20多種原料製成,再加上13種葷、素配料調味。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禾花魚禾花魚主要以稻田放養興安本地烏鯉魚品種為主,專食稻田禾花、浮萍等,不需要投放任何飼料,屬於無公害產品。因此,禾花魚具有肉質細膩、骨軟無腥味、蛋白質含量高等特點。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松花糖 松花糖流行於興安,發源自位於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民國代總統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廚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廚師發明。近百年傳承創新,風味愈加誘人,甜而不膩,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於興安地區。松花糖去古已遠,名稱的由來,一說是由於松花糖粒粒金黃色如松花;二說源自於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訛誤;也有說松花糖寓意著“輕鬆花錢”的願望。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參考來源:

旅遊景點

名稱簡介圖片
貓兒山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跨興安、資源2縣,面積5.3萬公頃,是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因山頂峰酷形似蹲伏的貓兒而得名。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樂滿地主題樂園樂滿地主題樂園(樂滿地度假世界)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占地6000多畝,整個項目計畫投資達31億元人民幣。其主題樂園包括歡樂中國城、美國西部區、夢幻世界區、海盜村、南太平洋區、歐洲區,並有曼陀羅園。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榜上村榜上村位於興安縣漠川鄉政府所在地,四面環山。榜上村古民居後靠青山,左右兩側有青山,村前是一片開闊的田園,兩條河流在村前交匯,村中有千年古樟和古銀杏。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秦家大院秦家大院位於興安縣城東南25公里“湘江源”白石鄉的秦家大院,是歷史悠久的水源頭古村落。整個大院古色古香,院裡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建築,古宅四角屋檐飛翹。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紅軍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紅軍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座落於興安縣城西南1公里的獅子山,占地8萬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紀念館組成。群雕為灰白花崗岩雕鑿,長46米,高11米,主碑高34米,聳立於獅子山頂。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靈渠景區靈渠景區位於興安縣境內,北距桂林市50餘公里。靈渠全長37.4公里,是秦始皇於秦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為一統中國大業而建的水利工程。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四賢祠四賢祠距南渠入口的南陡約半里,座落南渠北岸。建於元“至正”十五(公元1355)年,原名靈濟廟。據元人黃裳《靈濟廟記》稱,原來有座四賢祠,因“廟貌簡陋,不稱神棲”,因而新建此廟於渠邊。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乳洞岩乳洞岩在興安縣城東南七公里靈渠南岸。洞分上、中、下三層。下洞名噴雷洞。洞口高廣,入洞為20多米寬,60多米深,高約10餘米的大廳。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興安縣[廣西桂林市轄縣]
參考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