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戲
正文
戲曲劇種。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兩縣及閩中、閩南等興化方言地區,並曾到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演出。南宋時,莆田、仙遊(宋代同屬興化軍)民間不僅有歌舞、說唱、雜技和傀儡,而且在宋雜劇的影響下,也出現了綜合歌舞表白以搬演故事的興化雜劇。明初,興化雜劇吸收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聲腔的藝術營養,進一步融化、豐富提高,形成興化腔,並稱“興化戲”。因腳色行當原為生、旦、貼生、貼旦、靚妝(淨)、末、醜 7個,也稱“興化七子班”。興化戲明代中葉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發展。1954年改稱“莆仙戲”,現有5個專業劇團,100多個業餘劇團,遍布莆田、仙遊兩縣的城鎮和農村。莆仙戲傳統劇目有5000多個。其中《蔡伯喈》、《王魁》、《瑞蘭走雨》、《劉知遠》、《王十朋》、《迎春殺狗》、《劉文龍》、《張協狀元》等,多保留了南戲的風貌。其他劇目為明清傳奇本或取材於歷史小說、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如《屠岸賈》、《蘇秦》,以及《封神榜》(8本)、列國(8本)、三國(10本)、隋唐( 8本)、楊家將(16本)等。代表劇目有《琴挑》、《春江》、《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等。《團圓之後》已攝製成影片。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還遺留著一些傀儡戲的表演動作,如旦腳出場,走蹀步,手擺在胸前,伸出五指,騎馬的台步,總是一跳一踢,武場開打常左一衝,右一盪,都與傀儡戲相似。此外各行當都有一套嚴謹的基本功和專有的程式動作。像生行的三步行、四步寄、牽步蛇、雀鳥跳;旦行的細蹀、粗蹀、千金墜、掃地裙、鯉魚擺肚;靚妝(淨)行的三下提、三下跳、摸田螺、雞母孵;醜行的雙手溜、七下溜、矮步、蛛行等。這些獨特的動作和程式,構成了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表演風格,如《百花亭》中百花公主的“花魚戲水”,《弔喪》中祝英台的“擺椅憶梁”,《瑞蘭走雨》中的“走雨跌扑”以及《琴挑》、《千里送》、《敬德畫像》、《果老種瓜》、《秦瓊打登州》、《虎牢關》、《三鞭回兩鐧》等戲中各自成套,並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技巧,至今仍為初學者練習基本功所必修。莆仙戲的唱腔,主要是以唐宋詞曲和俗曲、俚歌(民間音樂曲調)為基礎,先後受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聲腔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興化腔”。其曲牌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說,曲牌名多與宋元南戲相同,有〔降黃龍〕、〔梁州序〕、〔薄媚袞〕、〔催迫〕、〔好事近〕、〔啄木兒〕、〔福清歌〕、〔福州歌〕、〔大影戲〕、〔太子游四門〕等。唱腔結構為曲牌聯套體,由幾支曲牌組成有“引子、過曲、尾聲”的套曲。而且也運用“犯調”或“集曲”等方法,加以變化豐富。演唱方法男女腳色均用真聲,有幫唱和幫腔。伴奏樂器原有大笛(中音嗩吶)、吹笛、笛管(與篳篥相似)等,打擊樂器有大鼓、文鼓、大鑼、沙鑼、小鑼、大銼(鐃類)等,後來又從民間音樂和其他戲曲劇種中吸收了一些管弦和打擊樂器。伴奏樂曲有〔百家春〕、〔海底魚〕、〔一江風〕、〔風入松〕、〔小桃紅〕、〔風和子〕等100多支。此外,也吸收了外來的一些曲調,如〔佛引〕、〔賞花〕、〔柴排調〕、〔梅花三弄〕、〔雨打芭蕉〕等。名演員有黃文狄、林棟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