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是經北京市海淀區教委批准註冊的中國第一所現代音樂學校。早在1993年初學校成立之時,就確立了鮮明的辦學宗旨:傳播藝術的、人文的現代音樂理...
學校簡介 優秀的教材 教學體系 涉毒事件 -
骨笛
骨笛,笛子的一種,也是最早的樂器。又稱鷹笛或鷹骨笛,藏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邊棱氣鳴樂器,藏語稱當惹。用鷲鷹翅骨製成,流行於西藏、青海、雲南、四川、甘...
起源和歷史 製作 演奏方式 未解之謎 相關內容 -
排笛
排笛常被稱為排簫,鳳簫等。目前世界範圍內流行於歐美、南美一帶。吹排笛也像吹竹笛一樣講究口風、氣息,但與笛簫有很大區別。吹奏時利用腹式呼吸,吹半音時將排笛...
樂器起源 樂器發展 背景說明 發展現狀 排笛種類 -
海笛
海笛又稱小嗩吶。桿長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桿長23厘米的(又稱“三吱子”)。流行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來獨奏或合奏,尤以...
簡介 起源 定調及技巧 演奏風格 音域音色 -
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Midi Festival)是由中國地下搖滾樂隊的發源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原創音樂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現代音樂...
主題 歷屆音樂節 -
小悶笛
小悶笛,俗稱皮哨子,是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耶哈魯或奔麥黑的里。彝語“奔麥黑”為蟲殼,“的里”為笛,意即蟲殼作簧哨的笛子。悶笛製作簡單,攜帶比較方便,...
簡介 傳說歷史 形制結構 演奏技巧 演奏場合 -
魔笛MAGI[大高忍的漫畫作品]
《魔笛MAGI》(《マギ》),為日本漫畫家大高忍於《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的漫畫作品。截至2013年02月18日已出版至第十九卷(日方),港版方面...
簡介 各篇簡介 作者簡介 主要人物 聲優陣容 -
玉屏簫笛
玉屏簫笛用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出產的竹子製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簫笛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竹管樂器,以音色清越優美、雕刻精緻而著稱,它是玉屏當地侗、漢、苗、土家...
簡介 溯源與傳說 製作工藝 傳承意義 國際地位 -
小獨笛
小獨笛:佤族豎吹樂器。佤語稱“瓦格洛”、“蔚利”或“住”。廣泛流行於雲南西盟、滄源、孟連、瀾滄等佤族聚居地區。
歷史淵源 樂器形制 音色特徵 吹奏方法 樂器演奏 -
郝笛
據2001年報導稱:“郝笛酷愛文物考古,尤其對中國古代盔甲有獨到的研究。他現為中國文博學會年齡最小的會員;撰寫過《發現魚腸劍後的探索》、《棘幣初探》等若...
人物軼事 成長收藏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