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十大名吃

《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 故此,中醫歷來認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有補腎、益精、溫補、壯陽等功用。

一、糝

名聞遐邇的臨沂小吃——糝,一向以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的特點而為臨沂人民所喜愛,也為省內外品嘗過這一美味的顧客所稱譽。《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糝”的記載。《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 ,煎之。”這裡所說的“糝”,頗類今糝。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秩》所列16種品中有“糝食”。相傳糝是古代西哉人的早餐飲料,唐進傳入內地,而臨沂糝則是由元大都(今北京)傳來的。到了明朝,當地人將這種肉粥直呼為糝了。

糝的歷史悠久,我國歷史文獻多有記載。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載:“孔子窮於陳蔡,藜羹不糝”,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編纂的《沂州志》卷一:“祭祀篇”記載的16種祭品中 有“糝食”,可見糝的歷史源遠流長。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 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有牛肉糝、羊肉糝、雞肉糝三種,以羊肉糝最為普遍,雞肉糝為珍。

糝的故事很多,流傳最廣的故事有兩個。故事一:“糝”的名字與乾隆皇帝有關。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現在的郯城碼頭鎮時,想品品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爺一嘗,怎么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東西, 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糝)?”地方官員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因此,天子的隨口一問就成了它現在的名字———糝。

故事二: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當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看到他們非常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們,夫婦二人非常感動,無以為報。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覺得報恩的機會來了,就把家中留著下蛋的惟一一隻母雞殺了做湯,並在湯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著了,不想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著煮得黑糊糊的雞湯,妻子很生氣,可家裡又沒有其它東西,只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了王羲之。再說王羲之本來臥病在床,吃了中藥病也略有起色,但口乾舌苦,沒有食慾,看著送來的雞湯,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嘗了嘗,沒想到這一喝,登時神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到了後來,後人就把它稱做糝

二、八寶豆豉

臨沂十大名吃

八寶豆豉製作歷史悠久,明代《本草綱目》谷部中即有記載:“豆豉,諸大豆皆可為之,以黑豆者可入藥。有淡豉,鹹豉,制病多用淡汁或鹹者,當隨方法。”“惟一齋八寶豆鼓”是用大黑豆、茄子、杏仁、鮮姜、紫蘇葉、花椒、香油、白酒等八種原料經一年密封天然發酵而成,所以叫做"八寶"。豆鼓色澤晶瑩、香味獨特、營養豐富、有生津開胃、降逆消食的作用。費孝通先生題詞讚譽“齊魯名產,醇厚清香”。

關於八寶豆豉的由來,相傳在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沂州府的垛莊(今在蒙陰縣境內)有位老媽媽,用大黑豆、茄子、香油作主要原料,醃製出的醬菜,味美可口,取名為豆豉。垛莊的一位醬園師傅彭三,從其手中學到技藝,後臨沂城內“惟一齋”醬園慕名將彭師傅請到該園製作豆豉。“惟一齋”醬園將其他地方的類似製品配方和技藝蒐集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終於研製成獨具一格的臨沂八寶豆豉。臨沂八寶豆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谷氨酸、賴氨酸、天門冬蒜等營養成分,具有溫中健脾、益氣補腎、滋補潤燥、舒筋活絡等保健功能。

三、塌煎餅

煎餅,是沂蒙山區民間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從使用的原料方面分類,又可分成麥子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煎餅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烙好的煎餅薄如紙,摺疊成卷,即可食用。經過晾乾,疊成長方,可存放半月到一個月之久而不變質。出門攜帶也很方便,因此,人稱乾糧。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頭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 煎餅因是用原糧製作,麩皮沒有去掉,所以營養豐富,吃起來香酥鬆軟,且便於存放和攜帶,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地方食品。今年有人認為,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於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的健康,減緩衰老,不失為一種保健食品。

塌煎餅做法:韭菜,鮮而嫩的韭菜,洗淨,切成比餃子餡稍粗的沫;雞蛋,打入鍋內先炒,再切碎與韭菜餡合二為一,放鹽、放油、放少許薄荷葉,拌勻。煎餅,剛剛烙好尚未摺疊的煎餅,麻面朝上,在中間部分攤勻餡子,四邊折,再折,又再折,而後放在鐵鏊上烙,火要文,熱要勻,時而翻弄,看得見煎餅內有熱氣滋滋外泄,瞧得見煎餅慢慢發黃,取下稍晾而食,外脆內軟,香得嘴角流油,嘖嘖連聲

四、王氏熟梨

王氏熟梨是熟梨王“王玉成”用祖傳數百年歷史秘方烹製的熟梨,用料講究,風味獨特,為中華一絕。熟梨酥爛化渣、入口即化、甜香醇厚、子實酥軟並有清痰瀉火、潤肺止咳、解酒利尿、除煩去燥、養肝益心之功效,對慢性氣管炎、哮喘肺熱有一定的療效。

王氏熟梨一般在夜幕降臨時銷售,售賣時配以悠揚的傳統售賣歌,人們聽到歌后,紛紛前往購買,食者讚不絕口。

1993年10月20日笑星趙本山食梨後把此歌搬上舞台。陳毅、谷牧、費孝通等名人都曾讚譽過此梨。曾為多家電視台和報刊採訪報導。1997年被山東省經貿委評定為“山東名吃”,中國烹飪協會評定為“中華名吃”和“中華熟梨王”稱號。王氏熟梨2001年經國家工商局註冊商標。

原料:山東平邑天寶山黃香梨、浙江溫州冰糖、四川峨嵋山川貝母、熟梨原汁老湯、南國紅豆、曲阜大棗、桂花醬、香白芷、香料等。製法:梨精選,南國紅豆泡發,香料包裹好;主配料下入特製灶具內,加老鹵、新湯、調料滷製酥爛即成。

五、鍋塌魚

鍋塌魚又名元寶鍋塌魚,為蘭山區名吃,因形扁、無骨、塌倒而得名。1986年獲山東省名吃菜大獎。

它形成於本世紀30年代初。當時臨沂名廚高鈞的舅父蓋京義(也是名廚師)有一次來高家做客,說及孔府剔骨魚的味道和烹飪技術,高鈞十分留意。後來,他用本地肉鮮味美的沂河金鯉魚,參照孔府剔骨魚的工藝,進行了多次烹飪試驗,終於創製了鍋塌魚這道名菜。做好鍋塌魚有兩個關鍵:一是選好料,即用魚必須是當天的新鮮魚,每次約一公斤左右;二是將剔骨處理好的魚入鍋烹飪時,要掌握好火口。這樣才能做成一種色金黃,形扁圓,味香甜,質嫩軟的絕口佳肴。鍋塌魚味道鮮美,一向為人樂道。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同志有時到“泰豐”飯館吃高鈞的鍋塌魚,曾加以稱讚。

1983年,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度陶鈍在品嘗了這道名菜之後,稱道臨沂鍋塌魚不虛傳,並說“鍋塌魚是懷才不為人知,鹽車下的驥馬

六、潘湖狗肉

沂蒙地區名吃,以獨特的製作工藝聞名。狗肉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入藥療疾的效用。狗肉味甘、鹹、酸、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之功。《普濟方》說狗肉“久病大虛者,服之輕身,益氣力。”《本草綱目》中載,狗肉能滋補血氣,專走脾腎二經而瞬時暖胃祛寒‘補腎壯陽’,服之能使氣血溢沛,百脈沸騰。故此,中醫歷來認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有補腎、益精、溫補、壯陽等功用。民間也有了“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喝了狗肉湯,冬天能把棉被當”的俗語。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狗肉中含有少量稀有元素,對治療心腦缺血性疾病,調整高血壓有一定益處。狗肉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用狗肉加辣紅燒,冬天常服,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於狗肉性溫,所以有陽虛內熱,脾胃溫熱及高血壓患者應慎食或禁食。另外,狗肉食後易口乾,喝米湯可糾正這一副作用。

據傳說,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繞道沂蒙專嘗潘家湖狗肉並大加讚譽。據中醫理論,狗肉性熱,入命門經,有壯元氣、安五臟、益氣力之功效。民諺有“冬吃狗肉補,春天打老虎”之說。

原料:健壯成年狗、調味佐料、陳年老湯等。 製法:活狗放血剝皮,破肚去髒,大 卸五塊,用深井水浸泡2日,中間換水三次;部分佐料深加工,然後混合粉碎待用。狗肉、佐料、陳年老湯、新湯入鍋鹵熟,折骨入盆;骨頭回鍋再煮,把握住余湯的數量,經過濾後灌入盛狗肉的泥瓦盆中,加適量調料拌和均勻冷卻即成。食用時手撕成條,不可刀切,以免影響口味。特點:色澤紅潤、口味香美、醇厚不膩、久食不厭。

七、沂南苗蛋

沂南苗蛋為臨沂土特產之一,因產於沂南縣辛集鄉苗家曲村,故名。該村所產鴨蛋皮淡綠、清爽,白清嫩,蛋黃紅潤,起形沙瓤,割開蛋皮淌油,吃起來清香可口;且夏天不招蚊蠅。歷史上有“湯蟹、苗蛋、莒州大蒜”之說。辛集鎮苗家曲村所產的鴨蛋,稱苗蛋,經醃製後的苗蛋風味獨特,古今聞名。民間流傳著章丘大蔥蒼山蒜,苗家曲的鹹鴨蛋”及“湯(頭)螃苗蛋”之說。

苗家曲村,位於辛集鎮駐地北1公里處。過去潮溝河(今稱苗家曲河)上的老萬、老龍潭等五六個淵子三面環村相連,水域面積廣,水深處多達丈余,魚蝦蚌螺多。鴨子食物豐富,產蛋率高,蛋大,多雙黃,其蛋皮淡綠細滑,蛋黃分層、多油,香味濃郁,久放不壞。用老龍潭的泥和水加食鹽醃製後的苗蛋,有香蛋、鹹蛋之分。香蛋蛋黃紫黃色,吃時黃油外溢,醇香微鹹;鹹蛋蛋白微黑,蛋黃灰色,較鹹。煮熟切開後,不落蒼蠅,為蛋中佳品。

由於修路、造田等原因,苗家曲村周圍的水域面積減少,養鴨數量和苗蛋產量略有減少,但苗蛋仍以其特有的風味,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傳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出巡路過此地,品嘗苗蛋後讚不絕口。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第一次路過莒縣,為吃苗蛋,專程到苗家曲村,並下聖旨:“興苗曲在,不興苗曲壞”,要苗家曲村每年向北京進貢苗蛋1000個。從此苗蛋遠近聞名。 1990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苗蛋成為各國運動員的一道菜,為中外人士所喜愛。

八、蒙陰光棍雞

蒙陰地方名吃,以其獨特風味,風靡沂蒙山區。創始人付澤明在蒙陰縣城西嶺開設炒雞店,以烹製蒙山大公雞為主,且口味鮮美、風味特殊吸引了大批食客。因炒雞店工作人員全部是男士,取材又全是大公雞,便將此菜戲稱“光雞”,此店即叫“光棍雞店”。

1995年,在國家工商局進行了商標註冊。今臨沂、濟南、北京等地均有其分店。

原料:一年左右草公雞一隻(約2000克),豬油70克,青椒50克,姜、蔥、醬油、高湯、鹽、味素、陳皮、八角、花椒等30多種藥料各適量。製法:雞宰殺洗淨,改成劈柴塊;蔥切段、姜切片、青椒切片;勺放油煸薑片、蔥段下雞塊炒至灰白色無水分時放醬油再炒至雞塊醬紅色加入高湯、鹽、藥料等溫火燉20分鐘,待湯汁濃稠時下青椒、味素裝盆即成。特點: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香醇厚、藥香濃郁。

九、莒南驢肉

世人嚮往的美味,素有“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之說。

莒南毛驢純飼青草等無公害綠色植物,飲天湖、石泉湖天然礦泉水,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聞名全國的"莒南老地方驢肉店",在驢肉的烹製上有獨到的功夫,製作的熟驢肉奇香,肉湯奇鮮,深受食客稱讚。配以色澤澄黃汁湯,輔之濃香鹹辣的佐料,色、香、味、形俱佳,是大補佳品,令人百吃不厭。與臨沂八寶豆豉,蒙陰光棍雞並列為沂蒙三大名吃。

莒南“交警馬戶”乃天下難得之美味!老地方驢肉館, 因與交警隊對過,吃客一般都說: 走,吃交警馬戶去,知道“老地方”店名的人少了,“交警馬戶”的名字叫了出去。交警馬戶不僅肉香,湯更鮮!

製法:剝皮整驢一頭,帶骨分割成塊,放入清水中浸出血污,鍋加大蔥、大姜(拍碎)、佐料包、料酒、肉塊、下貨,加入水浸沒原料,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燒至肉塊熟而不糜,停火起鍋,取肉塊切片沾煳鹽食用。

十、蘭陵美酒

蒼山縣西南部的蘭陵鎮生產的蘭陵美酒,歷史悠久,譽滿華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一些古典戲曲中,都提到了它。遠在唐朝蘭陵酒就遠銷至長安、江寧、錢塘等名城。陵名酒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鬯其酒”的字樣,即用黑黍米釀酒,為蘭陵美酒之源頭。1995年在江蘇省徐州市2100年前的獅子山漢墓中,發掘出2壇封裝完好的蘭陵美酒,說明西漢時期蘭陵美酒就銷往外地。

當時著名詩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讚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蘭陵美酒具有天然形成的琥珀色澤,晶瑩透明,醇厚可口,回味悠長。常飲具有養血補腎、益壽強身之功能。可陳色、香、味三美。蘭陵美酒於1915年在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使其馳名中外。

周總理在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舉行的招待會上,用蘭陵美酒酬賓,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史冊上為蒼山縣蘭陵鎮的釀酒業記載了光輝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