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臨時救(《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
黃花草、九蓮燈、匍地龍(《湖南藥物志》)。來源
為報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植物形態
莖下部匍匐,節上生根,上部及分枝上升,長6-50厘米,圓柱形,密被多細胞捲曲柔毛;分枝纖細,有時僅頂端具葉。葉對生,莖端的2對間距短,近密聚,葉片卵形、闊卵形以至近圓形,近等大,長(0.7)1.4-3(4.5)厘米,寬(0.6)1.3-2.2(3)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近圓形或截形,稀略呈心形,上面綠色,下面較淡,有時沿中肋和側脈染紫紅色,兩面多少被具節糙伏毛,稀近於無毛,近邊緣有暗紅色或有時變為黑色的腺點,側脈2-4對,在下面稍隆起,網脈纖細,不明顯;葉柄比葉片短2-3倍,具草質狹邊緣。花2-4朵集生莖端和枝端成近頭狀的總狀花序,在花序下方的1對葉腋有時具單生之花;花梗極短或長至2毫米;花萼長5-8.5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寬約1.5毫米,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黃色,內面基部紫紅色,長9-11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2-3毫米,5裂(偶有6裂的),裂片卵狀橢圓形至長圓形,寬3-6.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散生暗紅色或變黑色的腺點;花絲下部合生成高約2.5毫米的筒,分離部分長2.5-4.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粉粒近長球形[(30-36)×(26.5-29)微米〕,表面具網狀紋飾;子房被毛,花柱長5-7毫米。蒴果球形,直徑3-4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0月。
性味
《湖南藥物志》:"苦,涼,無毒。"功用主治
消積,散瘀,治疳積,經閉,跌打損傷,癰疽,疔瘡。①《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損。"
②《湖南藥物志》:"理脾消積,清熱解毒。治小兒疳積,婦人經閉,疥瘡。"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選方
①治癰腫潰瘍:胡氏排草、鉤藤。煎水洗。②治疔瘡:胡氏排草葉搗爛敷。
③治骨疽:胡氏排草和淘米水搗汁服;並加鐵馬鞭搗爛外敷。(選方出《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