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浙江過路黃多年生匍匐草本。莖長可達30cm,下部節上生根,與葉柄。花梗及花萼一同密被鐵鏽色多細胞柔毛及少數無柄腺體;分枝上升,長可達20cm,節間長1-4.5cm。葉對生;葉柄比葉片短;葉片闊卵形,稀近圓形,長5-30mm,寬3-27mm,先端鈍或近圓形,基部截形,有時楔形,質地稍厚革質,上面深綠而稍帶紫色,下面淡灰色,密被多細胞柔毛,中脈在下面微凸起,側脈少數,不明顯,葉緣具透明腺點。花單生於莖端葉腋;花梗長3-4mm;花萼5裂,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長4-6mm,先端漸尖;花冠黃色,闊漏斗狀,直徑約12mm,長約8mm,基部合生部分長約2mm,上部裂片5.裂片倒卵形或闊卵圓形,先端圓鈍。在上端具透明腺點;雄蕊5,長約6mm,花絲下部合生成高約2mm的筒;花葯卵狀長圓形,長約1.5mm;花柱長4.5mm,基部密被多細胞柔毛。蒴果球形,直徑3-4mm,被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藥品簡述
藥名:浙江過路黃。漢語拼音:zhejiangguoluhuang
英文名:Lysimachiachekiangensi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chekiangensisC.C.Wu。
功效分類:利濕排石藥;清熱解毒藥。
科屬分類:報春花科。
別名:(暫缺資料)
性味:淡;性微寒。
歸經:(暫缺資料)
功能:利濕排石;清熱解毒。
主治:尿路結石;濕熱黃疸;熱毒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陰處草叢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西南部。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浙江過路黃的全草。
採收儲藏:清明前後,在未開花前拔取全草,清除泥沙雜草,曬乾或鮮用。
炮製方法:(暫缺資料)
用藥禁忌;(暫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