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渠

胡渠

胡渠,活躍在我國北部和西部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入居黃河流域。在多個朝代廣為套用,們從發展農業經濟出發,無論在關中平原或寧夏平原重新注意修建農田水利。

歷史

魏晉時,活躍在我國北部和西部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入居黃河流域。起初,他們以放牧為主,黃河中上游的許多農田被改成牧場。畜牧業對水利的要求遠比不上農業,許多水利工程,或者因為戰爭破壞,或者因為長期失修,殘破不堪,寧夏平原的古渠,也不例外。到鮮卑族的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情況有所變化,農業又受到較大的重視。他們從發展農業經濟出發,無論在關中平原或寧夏平原重新注意修建農田水利。
北魏在寧夏平原修建的最重要工程是艾山渠。它由薄骨律鎮(治所在今靈武縣西南)鎮將刁雍主持,修建於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渠首位於富平縣西南的漢朝舊渠口下方八里處。當時之所以沒有利用舊的渠口,是因為這裡河水湍急,河床下切,舊渠口已經引不到河水。而新渠口具有比較優越的引水條件,這裡的河心有一個狹長的沙洲,將河道分成東西兩股,只要從西岸到沙洲下端建一條不太長的攔河壩,便可將西面那股河水攔入新渠。攔河壩長270步(一步為六尺),寬10步,高四步。所開的渠道,寬15步,深五尺,長40里;以下與舊渠相接,共長120里。這一段舊渠應是漢延渠中的一段。《魏書·刁雍傳》艾山渠可灌“官私田四萬餘頃”。這個數字雖有誇大之嫌,但此渠鑿成後,薄骨律鎮便有大量糧食外調卻是事實,從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起,每年向沃野鎮(治所在今內蒙古臨河縣西南)循黃河船運軍糧數十萬斛。
唐朝,寧夏平原的地位也很重要。它是西北邊防重地,長期駐兵、屯田,先則以對付強大的突厥,繼而又要防備吐蕃和回紇。安史之亂時(公元755—763年),它還是政治中心,唐朝重建之君唐肅宗便在靈武(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即位,唐朝中興名臣郭子儀便以這裡為大本營。從政治、軍事的需要出發,唐在這裡修建了許多水利設施。見於史籍記載的有光祿渠、御史渠、薄骨律渠、特進渠、尚書渠、漢渠、胡渠、百家渠、七級渠、千金陂等。不過古籍記得十分簡單,而且有些地方的說法還不一致,影響我們確切了解當時的渠道情況。

總結

在上述眾多的渠道中,以御史渠的溉田面積為最大,宋王應麟《玉海》卷二二三一《郭子儀家傳》說,它由郭子儀所開,溉田2000頃①。水利史研究工作者認為,開渠時間當在唐肅宗在位期間(公元756年—762年),當時郭子儀與唐肅宗正以寧夏平原為基地,積極部署討伐安祿山、史思明,以重建唐王朝。研究者還認為御史渠的前身應是始鑿於東漢時期的光祿渠,到郭子儀時因光祿渠淤廢,所以他才重新加以穿鑿。不過,不久這條御史渠就遭嚴重破壞,《舊唐書·吐蕃傳》說,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吐蕃攻靈武,填塞漢渠、御史渠、尚書渠等水口,以破壞唐軍屯田。幾十年後,李聽又將它恢復起來。《舊唐書·李聽傳》載,在他擔任靈州(治所在今靈武縣境)大都督府長史時,當地須從外地調入大量糧食,而運輸非常困難,他為了用屯田“以代轉輸”,便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修復“廢塞歲久”的光祿渠。修復光祿渠就是修復御史渠。
唐朝除光祿—御史渠外,另一條溉田面積稍大的渠道當數薄骨律渠,它位於回樂縣(治所在今靈武縣西南)南60里,可溉農田1000多頃。另外,特進渠的溉田面積也不小,600多頃。其他一些渠道,溉田面積略小一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