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米羅維奇-丹欽科,В.И.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В.И.

俄國、蘇聯戲劇導演,劇作家,戲劇教育家。1858年12月23日生於舊俄軍官家庭,卒於1943年4月25日。丹欽科早年從事小說創作。1891年起從事戲劇教育。1898年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共同創建莫斯科藝術劇院,負責劇目選定,並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聯合導演契訶夫的名劇《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以及高爾基的《底層》。通過這些演出,建立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心理現實主義舞台藝術風格。192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因病退出舞台之後,丹欽科成為莫斯科藝術劇院的主要領導人。他在1930、1937年先後把托爾斯泰的小說《復活》、《安娜·卡列尼娜》搬上舞台時,創造性地把朗誦者引入舞台演出。為了實踐新的藝術構思,他還於1940年重新排演了《三姐妹》。他的最後一部導演力作是《克里姆林宮的鐘聲》。聶米羅維奇丹欽科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藝術實踐,把自己的戲劇思想概括為:“社會真實、生活真實和戲劇真實的綜合”或“社會感受、生活感受和戲劇感受的綜合”。著有《往事回憶》(焦菊隱的中譯本為《文藝·戲劇·生活》)等著作。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В.И.

正文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В.И.蘇聯導演、戲劇理論家、教育家、劇作家。1858年12月11(23)日生於舊俄軍官家庭。1876~1879年,就讀於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期間,用筆名發表了不少戲劇評論文章。他主張繼承和發揚俄國戲劇現實主義傳統,反對思想意識僵化和追求外部效果。1881年寫出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在驛站上》,1882年寫出第一部喜劇《野薔薇》。此後他寫出了一系列反映俄國社會生活的劇本,其中的代表作是《新事業》(1889)、《黃金》(1894)、《生命的價值》(1896)和《在幻想中》(1901)。1896年,《生命的價值》被授予格里鮑耶陀夫獎金,但是他拒絕接受,而堅決主張把獎金授予同年出現的劇本《海鷗》的作者А.П.契訶夫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的許多劇本都在亞歷山德拉劇院和小劇院演出,由他導演。他同劇院的接近,使他感到當時的劇院必須進行徹底革新。1891~1901年,他在莫斯科音樂協會附屬音樂戲劇學校戲劇科從事戲劇教育工作,培養出一批青年演員,其中包括克尼碧爾-契訶娃和В.Э.梅耶荷德等。1897年6月21~22日,他同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共同制定了創建新型劇院的綱領和規章制度。1898年6月14日,莫斯科藝術大眾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最初名稱)開幕,他負責劇院的行政和藝術領導工作,主持制定上演劇目的方針。在他主持劇院工作的45年中,上演劇目113部,其中58部是由他擔任導演和藝術指導的。他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導了契訶夫的名劇《海鷗》(1898)、《萬尼亞舅舅》(1899)、《三姊妹》(1901)、《櫻桃園》(1904),獨自導演了《伊凡諾夫》(1904)。1902年,劇院公演了《小市場》和《底層》(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導)。他還把西歐各國名劇列入藝術劇院上演劇目,並導演了H.易卜生G.豪普特曼W.莎士比亞的一批劇作。1905年革命失敗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十分重視上演俄國古典劇作,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導了А.С.格里鮑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1906)、Н.В.果戈理的《欽差大臣》(1908)、Л.Н.托爾斯泰的《活屍》(1911)。他自己導演了А.С.普希金的《鮑里斯·戈都諾夫》(1907)、И.С.屠格涅夫的《食客》(1912)、普希金的《石客》等。

在戲劇革新方面,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孜孜不倦地進行大膽的探索。1908年,在《羅斯默莊》演出中,他採用呢料帷幔作為假定性布景代替真實布景,這是俄國戲劇中前所未見的創舉。為了探索俄國悲劇的演出形式,他曾導演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本《卡拉瑪佐夫兄弟》(1910)。劇中加入朗誦者,還以小說的章節代替了分幕。他根據演出內容的實際需要來劃分場景,演出連續進行兩個晚上。這次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為戲劇演出開拓了廣闊天地。

十月革命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擔任了當時戲劇事業最高領導機構──“戲劇中心”的領導工作,他還是《戲劇文化》雜誌的創辦人之一。他導演的新劇作有:К.А.特列尼約夫的《布加喬夫起義》(1925),Л.М.列昂諾夫的《波洛夫強昌斯克的果園》(1939)。這是藝術劇院首次排演革命歷史題材的劇本。1936年,藝術劇院成功地演出了特列尼約夫的名劇《柳鮑芙·雅羅娃婭》,這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成就之一。1942年,他導演的Н.Φ.波戈廷的名劇《克里姆林宮的鐘聲》,成功地塑造出列寧的形象。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在音樂劇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919年他創建了莫斯科藝術劇院音樂講習所,1926年改稱為聶米羅維奇-丹欽科音樂劇院。他盡力使戲劇和音樂達到和諧統一,改革了歌劇的戲劇創作基礎。他曾根據比才的歌劇《卡門》的音樂排成《卡門塞塔與士兵》(1924)演出,強調其中占優勢的音樂悲劇性質。他還導演過多部蘇聯現代歌劇。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曾獲“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1936) 和列寧勳章, 曾任蘇聯國家獎金委員會主席(1940)。1943年4月25日去世。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的美學思想、創作原則和導演方法,通過60餘年藝術實踐,已總結成為著名的“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學說”,他曾概括為最簡潔的公式:“社會真實、生活真實和戲劇真實的綜合”或“社會感受、生活感受和戲劇感受的綜合”。他嚴格要求演員在舞台上要生活在角色之中。他把演員的形體自我感覺和心理活動線索熔化為統一整體,按照心理動作和形體動作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線索進行創作。他在排演中廣泛使用“內心獨白”,使演員的舞台行動不斷地充實內容。逝世前幾年,他熱衷於研究戲劇情緒在劇場裡造成的震撼。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親密合作者,他們共同創建的莫斯科藝術模範劇院對全世界戲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學說”已經成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的主要著作有:《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文集》兩卷,《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戲劇集》、《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回憶錄》、《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書信集》兩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