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梵谷於1889年作,現在芝加哥 Leigh B. Block 收藏。

《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作品信息

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and Pipe

作者:梵谷
布面油畫 51.0 x 45.0 cm
時間: 1889年1月
芝加哥: Leigh B. Block 收藏

作品簡介

畫《搖籃曲》的同時,凡·高又畫了兩幅自畫像,都是右耳包紮著繃帶,口裡銜著菸斗,頭戴毛皮帽,身著大衣,姿勢相同的自畫像。一幅以紅色為主色(本幅),另一幅以淡綠色為主色,背景為日本版畫。由這段時期的信里,可以知道他的健康在一天天地恢復,但是他對高更的歉疚,仍然沒有排除,他還向提奧表示,以後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畫,不能再陷於過度的焦急。這幅自畫像可以說是透過他自己的眼睛,展望未來,而具有一種明確思想的表現。
凡·高於割耳事件後,增畫過數張包著傷口的自畫像。這幅畫中橙紅綠三色產生活潑的色彩效果。叼著菸斗的凡·高神情有些呆滯。裊裊白煙對畫面中因為色彩濃重而產生的壓迫感,有減輕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凡·高在抵制受苦難的畫家的形象,考慮到他的病史,這是不難理解的。這幅自畫像是凡·高在自己割下左耳後不久創作,儘管從畫面上看其傷勢嚴重而顯著,可是這幅自畫像卻沒有受苦難的畫家的跡象。6個月前,凡·高曾把自己描繪為牧師或者僧人,而在這幅作品中,他恢復了更為平實的身份。他穿著工人的上衣、戴著皮帽子,看不出精神錯亂或痛苦的痕跡,即便遭受著身心痛苦的折磨,他也是表現得不以為意,還從容地吸著菸斗。然而畫面卻度溢著緊張的氣氛。帽子上一簇簇的深青色毛直立著,被桔紅色的背景襯托得格外醒目,似乎象徵著充沛的精力。背景以靠得很近的兩隻眼為軸線分為桔紅和鮮紅上下兩色,因而也反畫面和物分成了上下兩部分。在這條軸線下面,鮮紅的背景、綠色的上衣、包傷的繃帶配在一起顯得十分刺眼。其效果是造成了種獨特的矛盾,這是作者有意運用的一種視覺矛盾手法,表現出一個沉思的受傷男人為抵禦發燒而把自己緊緊地裹在皮帽和衣服里。
雖然幅自畫像似乎完全是一幅傳記式作品,可是它所表現的卻並不僅僅是畫中人的"創傷",還表現了兩位畫家之間"十分激烈"的爭論,即凡· 高和高更之間對畫家的地位、繪畫的方法以及象徵的風格等方面爭論。將它與1889年高更的一幅象徵主義"自畫像"進行一下比較,問題就會顯得更清楚。在高更那幅自畫像里,不但有抽象的彩色平面和曲折盤繞的線條,還有人們所熟悉的有象徵意義的飾物——蘋果、百合花、毒蛇、光環,所有這些便將畫家定位為多愁善感的人,他頭上披著頭罩似的黑髮,頭頂懸著光環,象徵著人物徘徊於善惡之間。高更的這幅作品在風格既有激進的色彩又有傳統的痕跡。如果說乍看之下的印象來自畫面裝飾性的構圖,人們最終還是可以辯認出其象徵意義。但是凡·高在他這幅自畫像里則是把有象徵意義的色彩和構圖與自然肖像畫法結合起來,實踐了傳統風格新探索的合成。不過,這幅作品的生動性深刻含義並非來自善與惡等象徵性的表現手段,而是來自襯托受傷者漠然平靜神態的熱烈色彩和氣氛緊張的構圖。

畫派簡介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西方油畫流派。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他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後印象派從此誕生。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幾乎不顧及任何題材和內容。 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時,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
廣義指繼承印象畫派,並加以變革的各個不同流派。狹義指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創作方法。他們接受印象派的用色方法加以革新,不滿足於印象泊對自然的客觀描繪,而強調主觀感受的再創造,一般不表現光,而注重色彩的對比關係、體積感及裝飾性等。對後來的野獸派及表現派有很大影響。

作者簡介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是19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谷生性善良,同情窮人,早年為了“撫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費到一個礦區里去當過教士,跟礦工一樣吃最差的一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礦坑爆炸時,他曾冒死救出一個重傷的礦工。他的這種過分認真的犧牲精神引起了教會的不安,終於把他撤了職。這樣,他才又回到繪畫事業上來,受到他的表兄以及當時荷蘭一些畫家短時間的指導,並與巴黎新起的畫家(包括印象派畫家)建立了友誼。
梵谷全部傑出的、富有獨創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調常是低沉的,可是後來,他大量的作品即一變低沉而為響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歡快的歌聲來慰藉人世的苦難,以表達他強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國評論家說:“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他的畫面上不單充滿了陽光下的鮮艷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繪令人逼視的太陽本身,並且多次描繪向日葵。
在歷史的角度來講,梵谷的確是非常超前的畫家。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