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島
蛇島,又名“小龍山島”。位於大連市以西42千米的渤海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8′,北緯38°56′。全島略呈菱形,長1700米,寬700米,面積0.63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5.5米。島上有7條山脊,6條溝,7處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地層屬於元古代震旦紀釣魚台統,主要是石英岩。植物種類豐富,覆蓋率達70%。島山多天然岩縫和洞穴,灌木叢生,雜草茂密,候鳥聚群,是蝮蛇良好的棲息繁殖地,近2 萬條單一類型的毒蛇---黑眉蝮蛇獨占全島,形成蛇島特殊的生態系統。島上蝮蛇每年遞增8%,1990年已增至1.5萬條左右。
地形地貌
蛇島是鄰陸孤島,系由震旦系石英岩構成的單面山,西南陡峻,地勢向東北緩傾,沖溝發育,上覆薄層黃土。除溝口有小規模的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並有海蝕柱和海蝕洞。土壤為棕壤。
水文氣候
中緯度寒溫帶季風性氣候類型,受季風和海洋影響明顯,四季分明,變化平緩,夏無酷暑,冬無奇寒。淡水資源缺乏,需人工攔蓄雨水。
形成原因:
蛇島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經過長期的自然變化而形成的。從蛇島的岩層、岩相分析大約在10億年以前。蛇島和遼東半島連在一起,在距今1億年前的中生代燕山運動以及後來距今1千萬-2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產生了遼河斷裂,渤海下陷,蛇島在這個階段由被擠壓的巨石在渤海中形成。當時蛇島很小,只是現在的幾分之一,在以後若干年地殼不斷上升後才形成今天的樣子。
動物
島上的蝮蛇(黑眉蝮蛇)從眼睛到口角有一條黑褐色寬眉紋,體長1米左右,灰色體背上,間有深色環紋。蝮蛇能在夜間準確地捕捉食物,吞食比自己頭還大的飛鳥和鼠類。數以萬計的蝮蛇能在這裡繁衍生息,首先是這裡食物充足,各種昆蟲、鼠類及每年遷徙在此停歇的多種候鳥,為黑眉蝮蛇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條件。
島上地形奇特,一座200多米高的單面山,東北部受海浪侵蝕切割,形成很多洞、穴、石縫,再加雜草、樹木茂密,便於蝮蛇隱蔽偽裝。這個氣溫適宜的小島,便成了“蝮蛇的王國”。
島上蝮蛇的生活,除了和候鳥有密切關係外,和鷹也有關係,它們之間的生存鬥爭是劇烈的。經常看到鷹貼近山坡低飛盤旋,在搜尋食物,可能蛇和鼠都是被搜尋的對象。曾經有人看到一隻鷹襲擊蝮蛇,反而被蛇咬傷,結果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就掉在島上死去了。
蛇島的海濱動物種類很少,除生活在岩礁隙縫的肉球近方蟹、絨毛近方蟹和幾種寄居蟹外,多為附著力較強的種類,其中有橙磯海綿、海葵(兩種)、毛石鱉、布氏蚶、厚殼貽貝、毛貽貝、櫛孔扇貝、大連灣海蠣、笠貝(3種)、白紋藤壺、海燕、馬糞海膽、大連紫海膽和復海鞘(兩種)等。就它們的生態上來說,這和該島周圍風浪大、海流急的環境條件有關。以上這些動物都是旅大海濱常見的種類。
植物
植被是次生闊葉落葉林,以喬木和灌木為主,林間生有以禾本類為主的中生草本植物。島上植物多為雜草及灌木,偶爾亦看到藤本。木本種類不多,欒樹是其中最占優勢的一種。它雖是喬木,但叢生成灌木狀,高度一般為2米左右,最高的也不過3米多,樹冠的直徑也只有2米上下,這和該島經常有大風是密切相關的。欒樹在島上分布很廣,從高潮線不遠的地方起,一直到山頂都有,但並不成為連續的植被,只占全島面積的1/6到1/5。
其他木本植物主要的有小葉朴、刺棗、蒙古桑、胡枝子及溲疏等。在草本植物裡面,為數最多的是蘆葦,密密分布在高度為80米以下的山坡上,山溝中尤其多,100米以上則逐漸減少,這可能是由於地勢越高,土壤水分越少,越不適宜於它們生長的緣故。其次是藜、荻、芒及羊蹄大黃。
老鐵山
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西南,遼東半島南端,面臨黃、渤兩海,地理座標為東經121°6′30″,北緯38°40′32″。老鐵山與蛇島隔水相望,由於雨量充足,氣候適宜,植物生長繁茂,被子植物有180多種,桑樹、欒樹、大果榆等喬木因受海風影響,並不高大。每年秋季,來自西伯利亞和我國東北的候鳥,如大雁、白枕鶴、黃雀、百靈、斑鳩、鵪鶉等約200多種,成群結隊匯集於此,停留休息,補充食物準備遷飛南下。老鐵山成了名副其實的“鳥站”。 196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為東北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站。春秋兩季約200多種鳥類來此停歇,多達幾十萬隻,包括國家保護動物丹頂鶴、虎頭海雕、天鵝、鴛鴦等珍稀鳥類。天然植被破壞嚴重,人工林主要有黑松、櫟林、刺槐等暖溫帶樹種。管理狀況
改革開放之前,老鐵山一度毀林開荒嚴重,山林火災頻繁。又有非法採石、採礦者開山放炮,許多鳥兒“無枝可依”,不敢過境停歇。老鐵山候鳥曾減至40多萬隻。多年來在蛇島上形成了蛇吃小鳥,小鳥吃昆蟲,昆蟲吃植物,植物以鳥糞為肥料的食物鏈,形成了以蛇為中心的完整的生態系統。黑眉蝮蛇在日益發展的系統中形成大型群體,50年代中期據我國科學家調查統計,當時蛇島上有黑眉蝮蛇5—10萬條,可在1958年6月蛇島發生了一場大火一連燒了四五天,整個蛇島植物幾乎化為灰燼。大量蛇被燒死、烤死,使蛇資源遭到嚴重損失。1980年前後,蛇島上僅存8000至9000條蛇;到1989年,蛇量恢復到1.5萬條左右,蛇島蛇的種群數量保持了穩定增長。1980年8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年來,區內生態環境有所恢復。老鐵山自然植被覆蓋率達80%,其中森林覆蓋率為34.6%。蛇島上建起了安全監測站,派人常年駐守,配備巡邏艇,嚴禁非允許人員上岸。2002年,國家投資100萬元,安裝了蛇島微波電視監控系統,能夠遠程遙控監測蛇鳥活動、違章登島、非法捕殺及自然災害等情況。
保護區170平方公里內有3個鎮,區內人口密布,是導致鳥、蛇棲息地減少的重要原因。多年來,蛇島周圍200米海域被地方有關單位占據,從事生產經營,養殖海產品。島上蛇、鳥活動旺季,200米海域內數十條養殖作業船噪音轟鳴,黑煙瀰漫,污垢漂浮。老鐵山區一些非法設定的生產設施,侵占了候鳥過境或生息、繁衍之地。承包者任意推平山頭,建起曬魚場、曬菜場、畜禽飼養場。還有一些海濱濕地,本是老鐵山“水域沼澤鳥類群”取食、產卵、棲息地帶,也變成了海產品養殖場、曬鹽場。有人利用各種網具和燈具,封天堵地,非法獵捕鳥類。山林間,埡口處,房前屋後,架設城網、牆網、吊網、叉網等網具。2002年9月至11月的候鳥遷徙旺季中,保護區管理處共查獲各種鳥網2420片,在現場抓獲非法獵捕、販運鳥類者54人次,放飛各種鳥類646隻。
科學研究
科學家研究表明,蛇島上的蛇是由大陸上來的。但不是大陸蛇類渡海過去的,也不是由漁船帶至島上去的,而是地質時期海陸變遷的結果。大約在幾億年以前,海面遠較今天海面為高,或者說是大陸太低,遼東半島與蛇島雖連在一起,但均被淹沒在海中。到了4億年以前,這一地區開始成陸,遼東半島與蛇島開始逐步出露海面,後來經過數次的地殼運動以及海平面的升降,使得蛇島飽經滄桑之變。當低海面時,遼東半島與蛇島連線一起,蛇可直接游到蛇島上去;而當海面回升時,蛇島逐漸與遼東半島分開,於是蛇島上的蛇便留在島上了。雖然幾經演變,但蛇島上的蛇仍沒有被大自然的天災和人為的禍害所滅亡,相反在環境適宜的島上代代繁衍下來,形成了今天的蛇島。科學家研究表明,蛇島上的蝮蛇是一種劇毒蛇類,具有重要醫藥價值,可提煉麻醉藥、止痛藥、止血藥等,蛇皮、蛇膽均可製作成藥。蛇毒是寶貴的藥用資源。它製成的藥劑對治療各種神經肌肉、血液循環等疾病能起到良好政果。
蛇島科學考察 歷史
蛇島是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島上毒蛇很多,1930年代前,曾有日本人北川政夫等去探過險,做過植物和昆蟲的初步調查,對毒蛇的情況也有一些報導。解放後,亦有人去過島上。但傳聞雖多,而實況知道得很少。
1957年4月及9月中旬,中國動物學會旅大分會在旅大科聯的支持下,組織了一個考察隊共12人,先後兩次在島上進行了調查,第一次為期2天,第二次是5天。兩次均由大連港乘快艇出發,約5小時到達目的地,航程60多浬。
蛇島自然博物館
始建於1990年,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41平方米,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個蛇類專業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共接待上百萬名社會各界觀眾和50多萬名大、中、小學生,其中有萬里、陳慕華、田紀雲等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外國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改造後的蛇島老鐵山自然博物館,以國際流行的“主題單元”為陳列理念,以“自然保護”為主題,展示內容緊緊圍繞保護區的自然歷史和中心工作,濃縮保護區的發展史,重點突出蛇島和蛇島蝮蛇、老鐵山和各種鳥類,揭示被保護對象的個體、種群及生態系統的奧秘,套用電光技術手段再現個體及種群生態、生態環境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旅遊提示
從大連黑石礁乘中巴到旅順口,再乘定期渡船往返近海的蛇島,以春秋為宜,但切記要跟隨導遊人員行走,不可隨意亂竄,以防巨毒的蝮蛇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