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3年10月5日,遼寧省旅大市革命委員會頒布了《關於加強蛇島管理的通告》,決定辟蛇島為自然保護區,禁止登島進行打柴、打獵、揀卵石、捕蛇等一切非科學研究活動。
1980年6月,遼寧省政府向國務院提交了《關於建立蛇島自然保護區的請示》,建議將蛇島、老鐵山候鳥停歇站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0年8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同意將蛇島、老鐵山候鳥停歇站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蛇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雙島鎮大甸子西北7海里處,老鐵山保護區位於大連旅順口區西部,西起雙島鎮大甸子村、東到獅子口老虎尾、北至雙島灣艾子口村、南至鐵山鎮陳家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1°2′30″-121°15′04″,北緯38°43′16″-38°57′53″。
地質地貌
蛇島
蛇島在地質構造上位於中朝準地台東北部,膠遼台隆上復縣台陷中的復州-大連凹陷,該凹陷形成於晚古生代。經過燕山運動該區全面隆起。新生代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發生了下遼河斷裂,導致渤海下陷,古陸剝蝕平原被海水淹沒,山峰形成島嶼。
蛇島四周主要為海蝕地貌和重力地貌,有海蝕崖、海蝕溝、海蝕柱、海蝕階地等。蛇島上出露的岩石全部屬於中震旦系,自下而上可分為五層,依次為細礫砂岩、石英礫岩與砂岩互層、石英礫岩、粗粒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島的東南部有少量輝綠岩脈。
老鐵山
老鐵山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屬於中朝準地台的復州-大連凹陷區。老鐵山地區出露的岩層主要為太古界震旦系地層,以分布在老鐵山東坡的混合岩和片麻岩為代表。區內廣泛分布的地層為震旦系石英岩,石英砂岩、板岩和千板岩。
老鐵山地區在地貌分區上屬侵蝕剝蝕低山丘陵區。陸地地貌類型主要有侵蝕剝蝕小起伏低山、侵蝕剝蝕高丘陵、侵蝕剝蝕低丘陵、山麓沖洪積台地、海積沖積平原、海蝕台地和海灘。沿海廣泛分布的海蝕階地、海蝕岩脊灘和海蝕崖。
氣候
蛇島的氣候屬於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0℃左右。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不低於-8℃。冬季凍土深度不超過1875px。最熱月8月的平均氣溫在26℃左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75毫米。70%的降水集中在6、7、8三個月中。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具有風日多、風力大的特點。
老鐵山地區屬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根據旅順1951-1975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10.2℃,極端高溫34.6℃,極端低溫-19.3℃。日均溫≥10℃的年積溫3665℃,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14.5毫米。降水量在空間上自東向西逐漸減少。該區年平均風速在6.0米/秒以上。以偏北風和偏西風為主。
土壤
蛇島上的地帶性土壤為棕壤。多為發育在石英岩類風化殼上的棕壤性土,坡積棕壤面積較小。土體厚度平均在1875px左右,最深達1米以上,有機質含量較高,含量可達7.77-13.67%。除裸岩地段外,一般20-1500px厚。土壤pH為5.90-6.70,0-22厘米土層有機質含量5.19-9.12%,全N 0.291-0.467%,全P 0.066-0.331%。
老鐵山地區的地帶性土壤為棕壤,地域性土壤有草甸土、風沙土、鹽土和水稻土,共5個土類7個亞類。棕壤為3個亞類,面積約19.7萬畝,其中棕壤土11萬畝,棕壤亞類5萬畝,潮棕壤亞類3.7萬畝。草甸土只分一個亞類,面積約1萬畝。風沙土和鹽土各為一個亞類,兩個亞類總面積約為0.3萬畝。水稻土一個亞類,面積不足千畝。
河流水系
蛇島上無固定河流,僅在降水時沿山溝形成若干徑流。
老鐵山地區有大小河流10多條,多為季節性的乾河。長年流水的河有2條:鴉戶咀河和江西河。鴉戶咀河發源於鐵山鎮對莊溝水庫,注入黃海港灣,全長約11.5公里;江西河發源於旅順口區三農場北甸子村,流入渤海雙島灣,全長7.7公里。老鐵山地區有水庫6座:鐵山鎮對莊溝水庫、鐵山鎮楊樹溝水庫、江西鎮大潘家村八一水庫、雙島灣鎮大甸子村軍民水庫、台山西村台山西水庫、曲家村曲家水庫。
老鐵山地區地表水年徑流量為1916.8萬立方米,區內人均地表水占有量330立方米/人。
區域範圍
地理區域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9072公頃,分為兩部分:一是蛇島及其周圍500米以內海域,面積329公頃。二是以老鐵山、九頭山、老虎尾為代表的陸地區域,面積為8743 公頃。
蛇島部分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方的渤海中,島嶼面積73公頃。地理坐標:東經120°58′00″~120°59′15″;北緯38°56′28″~38°57′41″。範圍包括蛇島73公頃和蛇島周圍500米海域256公頃。總面積329公頃。
老鐵山部分主要包括老鐵山主峰周圍山峰及一些丘陵地帶和老鐵山南部500米海域,地理坐標:東經121°06′31″~121°12′24″;北緯38°43′02″~38°47′02″。面積4399公頃。其範圍界線:從南廟子向北經單家村、西崗、刁窩棚、老虎洞、對莊溝村、韭菜房村、金家村、曹家溝、小楊樹村一直到海邊,將各個村莊的居民點劃出保護區;西部沿海岸線到老鐵山燈塔;南部海域界線從老鐵山燈塔到南廟子,沿海岸線向外延伸500米。
九頭山部分主要包括九頭山、台山、大甸子北山及周圍的一些農田和外部部分海域。地理坐標:東經121°04′53″~121°12′18″;北緯38°53′42″~38°57′16″。面積3524公頃。範圍界線:從黃泥灣經袁家溝村、腰嶺溝,沿山腳到石門水庫,到東甸子、台山西村、張家溝村、山頭村、官家村、大甸子村直到西湖嘴村海邊,去除其中的大、小艾子口村的居民點和漁港。海域部分為從小艾子口到西湖嘴和艾子口到黃泥灣海岸線外500米海域。
老虎尾部分包括老虎尾半島及南北兩塊海域,面積820公頃。
功能區域
核心區
保護區有4個核心區:蛇島核心區、老鐵山核心區、九頭山核心區、老虎尾核心區。總面積為356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39.3%。
①蛇島核心區:包括73公頃島嶼面積及周圍200米海域面積82公頃,總面積155公頃。
②老鐵山核心區:老鐵山主峰及周圍森林茂密的高山地帶。範圍:從南廟子海邊沿山底向北至西崗、老虎洞、上對莊溝、九道溝、雙溝、上溝,沿國防公路至鐵山燈塔連線以內陸地面積。面積2000公頃。
③老虎尾核心區:即老虎尾半島,面積550公頃。
④九頭山核心區:九頭山主峰及周圍森林茂密的高山地帶。範圍:從黃泥灣海邊西側向南沿山底至鐵山岬水庫大壩,經大壩沿山底向北、向東南至袁家溝村,沿山路向西南至官家東溝水庫大壩,沿山底和山路至公路,沿公路向北至山底,依山形向北蜿蜒至海邊連線以內的陸地區域。面積860公頃。
緩衝區
保護區緩衝區有4部分,即蛇島緩衝區、老鐵山緩衝區、老虎尾緩衝區和九頭山緩衝區。總面積1947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1.5%。
①蛇島緩衝區:將蛇島核心區外的300米海域作為蛇島的緩衝區。面積174公頃。
②老鐵山緩衝區:陸地部分為老鐵山核心區外圍的單家村、刁窩棚、老虎洞、對莊溝村、韭菜房村、金家村居民點外的農田部分,以及沿雙陳路到陳家村海邊以東的部分村莊及農田。面積為984公頃。
③九頭山緩衝區:從黃泥灣海邊東側向南沿山路至袁家溝村,沿山路向南至腰嶺溝、向西至官家村,沿公路向西北至海邊連線以內除九頭山核心區以外的陸地面積,以及九頭山外圍海域。將沿途的居民點劃在緩衝區外。面積為519公頃。
④老虎尾緩衝區:為老虎尾核心區南北兩側的500米海域,面積為270公頃。
實驗區
實驗區包括老鐵山部分和九頭山部分,總面積為356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39.2%。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蛇島蝮蛇、老鐵山候鳥及其生態環境。
動物資源
截至2014年5月,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種類共有725種,其中脊椎動物有34目97科391種,昆蟲有13目58科117種,海濱無脊椎動物11門21綱217種。
脊椎動物中,爬行類共有2目5科10種;兩棲類共有1目3科4種;鳥類19目57科307種;獸類2目9科16種;魚類共有10目23科54種。
爬行動物中,蛇島蝮蛇是蛇島的主要保護對象,屬管牙類毒蛇,隸屬爬行綱,蛇亞目,蝰科,蝮亞科,亞洲蝮屬,1979年中科院趙爾宓院士定為新種蛇島蝮蛇,種群數量在二萬條左右。
鳥類中,老鐵山發現有19目57科307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白鸛、黑鸛、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胡兀鷲、丹頂鶴、大鴇9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的有46種(猛禽39種)。
植物資源
保護區植物區系屬於華北植物區系,並混有東北植物區、東西伯利亞植物區、蒙古植物區成分。截至2014年5月,保護區共記錄有108科703種野生維管束植物。其中,蕨類植物10科16種;裸子植物有3科11種;被子植物95科676種。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占華北植物區系種子植物的65%。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是1981年成立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2008年更名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全額財政撥款的正處級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隸屬於大連市環境保護局。
截至2014年5月,管理局額定編制35人,設有辦公室、科研信息科、蛇島管理科、綜合管理科、海域監察科、執法監察科、法規宣教科。在蛇島、老鐵山、艾子口分別設立了生態監測管理站。
管理措施
大連市政府於1997年7月頒布了《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2009年8月進行了修訂。依據本辦法,保護區管理局制定了蛇島管護制度,堅持長年駐島值班,堅持定期巡邏,確保了蛇島有效管理和生態安全。在候鳥遷徙期,與當地公安、邊防、林業、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偷獵等違法行為。建設項目管理和環境監察執法,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管理方法
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建立科普教育和實習研究基地;開發生態旅遊;建立蛇島自然博物館;成立大連蛇島醫院;成立“老鐵山保護區紅領巾愛鳥協會”;成立鳥類救護站;加強科研工作等。
開發利用
旅遊信息
自然景觀
蛇島老神洞、靈芝石、臥仙石、龍頭石、望海石以及海神柱、龍宮洞、一線天、三卷書、思歸、鱷魚探海、水簾洞、天橋、龍盤石等。
老鐵山黃渤海分界線、老虎尾半島等。
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有老鐵山燈塔、大連世界和平公園等, 以及周邊郭家村遺址、羊頭窪遺址、大塢崖遺址、砣頭積石墓、尹家村墓葬、牧羊城遺址等。
科學研究
研究活動
1980年,大連蛇島考察隊對蛇島地質地貌、土壤、氣候進行了研究;1982年,遼寧省環保局組織的蛇島考察隊分別對蛇島的植物、昆蟲、鳥類、蛇島蝮蛇及其習性、種群數量等進行了考察;1988年-1992年,蛇島蝮蛇的保護及開發利用研究、蛇島蝮蛇種群增殖途徑的研究、蛇島蝮蛇繁殖生物學研究等;1996年-1997年,蛇島蝮蛇種群動態與蛇島生態環境變化的研究;2003年-2007年,蛇島蝮蛇溶栓酶的研究、蛇島蝮蛇性腺發育組織學研究、蛇島蝮蛇消化系統組織學觀察研究、蛇島蝮蛇毒腺組織學的觀察研究;2005年-2007年,蛇島上蛇島蝮最大容納量的研究。2006年,與哈爾濱師範大學合作開展蛇島蝮蛇種群生存力課題的研究。
1983年在蛇島上對黑尾鷗的繁殖生態進行了研究;1985年在蛇島上對黃嘴白鷺的繁殖生態進行了研究;1994至1995年在老鐵山海濱對環頸鴴的繁殖生態進行了研究等。研究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2004年與遼寧師範大學生命學院合作,參與了對老鐵山鳥類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工作,主要有“鴞形目兩種鳥類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測定與比較研究”、“雀科9種鳥類11個線粒體tRNA基因序列及二級結構比較研究”、“猛禽類15種鳥類線粒體tRNA基因序列及二級結構的比較研究”、“鳥類線粒體DNA研究概述”等。
研究成果
保護區科技人員完成或參與完成出版的科技書籍:《蛇島考察記》、《大連生物物種多樣性辭條》、《遼寧動物志:鳥類》、《中國脊椎動物大全》、《中國蛇島》、《中國毒蛇及蛇傷救治》,論文集《蛇島—老鐵山:紀念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十周年論文集(1981-1991)》、《蝮蛇鳥類醫藥生物學研究》等。
保護價值
科研價值
蛇島是研究海洋島嶼生態系統、探求蛇島蝮蛇的生活習性、種群演替規律繼而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理想基地;老鐵山保護區提供了研究候鳥遷徙規律,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鳥類從而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場所。
經濟價值
蛇島蝮蛇及其產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在保護好資源前提下開展的旅遊觀賞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環境價值
老鐵山地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並且成為許多鳥類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和停歇站,為保持蛇島蝮蛇食物鏈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保障;蛇島有效地保護了蛇島蝮蛇這一獨特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