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群體關係是群體為了共同的目標所形成的群體意識,群體行為和群體凝聚力的總稱。
在人類現實社會單一的個體會導致最終的滅亡,只有組合成強大的群體才能在各個領域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有更好的表現個體發揮才能的機會。群體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團體及團隊,在現在的企業界及國家團隊來說應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的在大的團隊及大團隊內的小團隊能夠都相應地發揮效能,那產生的效果可想而知。總體說的群體效應要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團結,也是群體發揮最大效能的必然。
性質
群體關係從邏輯上看,性質與概念發生了變化,利益的獲得與受損是一個分化過程,而上層、中層、下層則是利益分化的一種結果。社會學理論指出,利益受損者常懷有敵視或仇恨心理。當弱勢群體將自己的境遇歸結為獲利群體的剝奪或侵犯時,社會就潛伏著衝突的危險。利益群體的衝突,必然會影響民族親和力,產生民族離散力,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當前,工農關係、幹群關係、新生私營企業主階層與其他階層的關係都程度不等地存在著矛盾甚至對立。從社會群體的角度看,所謂協調發展,就是不同社會群體特別是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合理的平衡,有了這種合理的平衡,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增強凝聚力。從現實來看,中國針對弱勢群體的社會政策模式應當是補償性政策與發展性政策的結合。前者主要指針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政策、社會救助政策以及其他各種基本權利的保護政策等;後者主要指有關促進弱勢群體的社會參與機會、提高弱勢群體的社會參與能力以消除社會排斥、實現社會整合的政策。
與此同時,還須著力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人的文化素質是指人所表現出來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和潛質,它制約著人對生產資料的利用程度,決定著人對勞動對象和交往對象的選擇與闡釋結果。人的文化素質是該民族凝聚力的制約性前提,民族凝聚力則是該民族人的文化素質的外在體現。提高人的文化素質,能縮小群體之間的認識差距和利益差距,促進中華民族內部關係的協調,進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當然,民族內部關係的協調,不只是體現於各民族、各利益群體之間,還體現於個人與個人、地區與地區之間。故而,協調上下關係、人際關係,縮小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平衡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協調
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漢民族是一個大族,如果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間關係緊張,離心離德,這種傾向勢必破壞民族間的親和力,從而使整個民族處於一盤散沙的離散狀態。因此,處理好民族間的相互關係首先必須處理好漢族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倡揚一視同仁的民族平等觀念,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民族歧視”,讓我們的民族關係是“真正的民族平等”(鄧小平語)。
中華民族內部群體關係的另一個重要協調對象,是利益群體。利益群體,一般是指有著共同利益關係,並且有類似人口特徵的群體。當前,中國已基本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觸動和打破了原有的社會利益格局,出現了新的利益群體和利益需求。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社會利益群體的明顯分化是城鄉兩大社會群體和城市中幹部、知識分子與工人群體的分化。過去,這種分化不僅是職業和階層的差異,更是一種身份等級的差別。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市場機制的引入和經濟形式的多元,中國結束了運用政治力量抑制社會成員分化的歷史,進入了一個以利益劃分群體的社會成員分化期。如果以人們利益的獲得與受損狀況為劃分參照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由特殊獲利者組成的上層群體(或曰強勢群體)、由普通獲利者組成的中層群體、由獲利較低者組成的中下層群體以及由利益受損者組成的下層群體(或曰弱勢群體)。
載體
民族凝聚力的載體是民族成員,既有個體的成員,也有群體的成員。人類有種族、地域、政治、經濟、職業、宗教等不同性質的分類,便有不同類型的群體歸屬,也就有反映這些不同歸屬的群體認同和力量凝聚。據此,多元複合體的中華民族不僅包含不同民族的群體,也包括因地域、血緣、政治、經濟、職業、宗教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歸屬的群體。從多元一體的結構特點看,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構成可視為兩個層面三種力量。兩個層面,是指中華民族的整體層面與各個體層面(構成中華民族的各民族、各利益群體等);三種力量,是指中華民族整體對其內部各個體的吸引力、內部各個體對整個民族共同體的向心力和內部各個體之間的親和力。內部群體關係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這三種力和中華民族整體凝聚力的向背與強弱。
對於由56個民族組合而成的中華民族而言,內部群體關係的協調對象,首先是民族關係。民族間的親和力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內部各民族間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和睦相處以及榮辱與共的整體感和依賴感。這種整體感和依賴感只有在平等相待之中才會得以產生和保持,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則是破壞民族親和力、引起民族矛盾和民族衝突的最根本的原因。
策略
在高等學校管理中,要注意方法和策略,要把改進工作和心理調整結合起來,以求促進人際關係的改善和發展。
有效管理群體關係的組織行為高校對群體關係的調整,不僅要從微觀人手,研究組織成員如何彼此增強人際吸引和改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溝通;同時,更應從巨觀著眼,從全局上做好人際關係的調控。
1.發揮幹群關係的導向作用良好群體關係的構建,首先是群體內成員問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幹群關係。這裡良好的幹群關係不僅會使整個學校的人際關係發生導向作用,而且也是確保學校群體關係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
2.把群體關係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就是從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科學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和精神境界人手,在人們中間建立和發展起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新型關係。而良好的群體關係則是這種新型關係的一種體現,因此,把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群體關係的調整上,是對群體關係進行巨觀調控的基本途徑。
有效途徑
1.增強群體間的吸引力一個群體是否有吸引力,取決於該群體的精神風貌和領導藝術,良好的精神風貌是給其它群體帶來是否樂意與你交往的最直接心理條件,優秀的領導藝術是群體風貌的形象代表和交往大使。良好的群體風貌,優秀的領導藝術是群體間心理距離和心理聯繫的紐帶,要發展和改善高校群體間的關係,必須要增進組織成員間的人際吸引力。
2.加強群體間人際的溝通人際溝通是人際關係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在高等學校,要調控和改善組織和群體中的人際關係,也必須從加強人際溝通人手。
首先,人際溝通總是指向人際關係的滿足,因此,端正溝通動機,在交往中儘量滿足對方的情感需要,這是維持和發展人際關係的基本條件。
其次,人際溝通是面對面的雙方溝通,交往信息都能獲得及時反饋,因此在溝通過程中,要隨時控制過程,進行及時反饋,注意消除來自語言和心理兩方面的障礙,排除干擾,達到溝通的預期目的,促進入際關係的改善,從而達到群體溝通和發展的目標。
再次,在人際溝通時雙方都應充分把握好語言及非語言手段的效能和技巧,以便充分地傳遞信息和進行情感交流。
最後,在人際溝通中要注意縮小角色差距,力爭進行地位平等的平行溝通。通過上述辦法可以使溝通順利完成,從而改善人際關係,為構建良好的群體關係做人際準備。
3.克服心理障礙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在管理中還要注意群體成員的各種心理障礙,如偏見,嫉妒及逆反心理。在控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首先是防止偏見,如果出現偏見,就要及時消除,弄清事實真相再下結論,要用辯證的觀點,防止片面性,克服心理定勢固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