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藤[繡球藤]

繡球藤[繡球藤]
繡球藤[繡球藤]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繡球藤(學名:Clematis montana Buch.-Ham. ex DC.),是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鐵線蓮屬的一種木質藤本植物。莖圓柱形,小枝後變無毛;三出複葉,與花簇生,或對生;葉片卵形、寬卵形至橢圓形,兩面疏生短柔毛,有時下面較密。花1-6朵,萼片開展,白色或外面帶淡紅色,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雄蕊無毛。瘦果扁,卵形或卵圓形,4月至6月開花,7月至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北部、台灣、安徽南部。從喜馬拉雅山區西部一直到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灌叢中、林邊或溝旁。

繡球藤的乾燥藤莖名為川木通,可治水腫、膀腕炎、久痢脫肛、尿道炎、乳汁不通等症。它不僅有良好的藥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毛茛科、繡球藤——萍水攝於雅家梗 毛茛科、繡球藤——萍水攝於雅家梗

木質藤本。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短柔毛,後變無毛;老時外皮剝落。三出複葉,數葉與花簇生,或對生;小葉片卵形、寬卵形至橢圓形,長2-7厘米,寬1-5厘米,邊緣缺刻狀鋸齒由多而銳至粗而鈍,頂端3裂或不明顯,兩面疏生短柔毛,有時下面較密。

花1-6朵與葉簇生,直徑3-5厘米;萼片4,開展,白色或外面帶淡紅色,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5-2.5厘米,寬0.8-1.5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內面無毛;雄蕊無毛。

瘦果扁,卵形或卵圓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無毛。花期4月至6月,果期7月至9月。

本種提示

該種小葉片、萼片的形狀、大小變異極大,有時原種和變種之間的界限較不明顯。

生活環境

性耐寒(莖和根系可耐-10℃低溫),耐旱,較喜光照,但不耐暑熱強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及輕沙質壤土。根係為黃褐色肉質根,不耐水漬。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南部(海拔2200-3900米)、雲南(2800-4000米)、貴州、四川(2550-3250米)、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北部、江西(1600-1800米)、福建北部、台灣、安徽南部(1200-1600米)。從喜馬拉雅山區西部一直到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灌叢中、林邊或溝旁。。

主要價值

園林

花大而美麗,可作觀賞樹種。

藥用

莖藤入藥,能利水通淋、活血通經、通關順氣,主治腎炎水腫、小便澀痛、月經不調、腳氣濕腫、乳汁不通等症;又可治心火旺、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孕婦忌用(秦嶺植物志)。

藤莖(川木通):功效同小木通。

【藏藥】帶花藤葉治消化不良,胃寒,腹部包塊,瘡瘍潰爛《滇省志》。

葉芒嘎保:帶葉及花果的二年生枝條用於胃部寒性痞塊,寒性腹瀉和水腫慢性胃炎《部藏標》。

益蒙嘎保:帶葉及花果的二年生枝條用於消化不良,積食腹瀉《藏標》。

依蒙嘎布:地上部分治“培根”病,胃部寒性痞塊,寒性水腫,慢性胃病,腹部痞塊,消化不良,嘔吐,腸癰,炭疽病,包囊蟲病;外用瘡瘍久潰不斂,流黃水,膿液《藏本草》。

益蒙嘎博:地上部分主治胃部寒性痞塊,寒性腹瀉和水腫《民族藥志二》。

【傈僳藥】煙乾爪:藤莖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關節酸痛,乳汁不通《怒江藥》。

性狀鑑別

繡球藤莖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3cm,表面黃綠色至暗紫紅色,具縱溝及核脊,近無毛,有的外皮呈縱向撕裂;節部膨大,有葉痕及枝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有放射狀紋理及導管孔,髓部黃白色或黃綠色,有空隙。氣微,味微苦。

顯微鑑別

繡球藤 繡球藤

莖橫切面,繡球藤落皮層和木柱層多已除去,有的殘存。韌皮纖維束與射線厚壁細胞相連線構成厚壁組織環帶,通常為二層,同心排列,每條環帶有1-3層細胞;射線厚壁細胞向內延伸,使整個厚壁組織環帶呈波浪形,有時其各部不連線,兩條環帶間有切向排列的纖維和頹廢的篩管群。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占絕大部分,除射線細胞外,壁均木化。

年輪明顯,春材導管大型,環狀排列,秋材主為纖維和木薄壁細胞;初生射線約12條,次生射線少而短。髓部較小,細胞壁木化。

主要變種

毛果繡球藤 (變種)

大花繡球藤 (變種)

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為長圓狀橢圓形、狹卵形至卵形,少數為橢圓形或寬卵形,長3-9厘米,寬1-3.5(-5)厘米,葉緣疏生粗鋸齒至兩側各有1個牙齒以至全緣(少數雲南標本鋸齒較銳而多);花大,直徑5-11厘米,萼片長圓形至倒卵圓形,長2.5-5.5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圓鈍或凸尖,少數微凹,外面沿邊緣密生短絨毛,中間無毛或少毛部分呈披針形至橢圓形或不明顯,寬常在0.8-1.5厘米。花期4月至8月,果期7月至8月。

在我國分布於西藏南部(海拔2550-3800米)、雲南(2900-3300米)、四川(1700-4000米)、貴州(1100-2370米)、湖南西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1410米)、陝西南部 (890-2000米)、甘肅南部(2200米)。生山坡灌叢中、山谷溝邊。也分布喜馬拉雅山區。

根據文獻記載C. montana var. rubens Wils. 近似大花繡球藤,不同的是前者萼片為粉紅色或淡紫紅色,後者為白色,但作者觀察大量標本的野外記錄萼片為白色,或內面白色,外帶粉紅色、淡紫色,只有極少數標本記錄萼片為紫紅色,或內面白色,外帶紫紅色,因此,分析二者可能屬同一變種。

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為長橢圓狀卵形、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邊緣疏生粗大鈍鋸齒;花大,直徑5-12厘米,萼片頂端常尾尖或凸尖;子房、瘦果密生貼伏柔毛。與大花繡球藤區別在於本變種子房、瘦果密生貼伏柔毛。花期5月至9月,果期9月。

產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及西部。生海拔2100-3500米間的山坡、山谷、溝邊灌叢中或林邊。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德欽。

晚花繡球藤 (變種)

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通常較寬,卵形至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8厘米,寬2-6厘米,邊緣疏生不等粗大鋸齒,基部常圓形;花較大,直徑4-8厘米,萼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寬倒卵形,長2-4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常微凹,有時圓鈍、截形或凸尖,外面邊緣密生短絨毛,中間無毛部分較狹,呈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寬在0.8厘米內;瘦果有時稍有毛;花期一般6月至8月。與大花繡球藤區別在於後者小葉片較長,通常為長圓狀橢圓形、狹卵形至卵形,有時小葉片兩側各有1個牙齒.以至全緣;萼片長圓形至倒卵圓形,頂端通常不微凹,外面中間無毛或少毛部分較寬,呈披針形至橢圓形,寬常在0.8-1.5厘米,或不顯明。

產雲南、四川西部。生海拔2400-3600米的山坡灌叢中或林邊。

小葉繡球藤 (變種)

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較小,狹卵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3(-4)厘米,寬0.5-2(-2.5),厘米,邊緣疏生不等鋸齒、淺鋸齒或兩側各有1個鋸齒以至全緣,兩面疏生短柔毛至無毛,或幼時較密; 花較小,直徑2-3(-4)厘米。花期4月至6月,果期8月至9月。

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生海拔2400-3000米間的山坡、山谷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鹽邊。

藥用植物--草類

藥用植物是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藥的植物。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其藥用部分各不相同,藥用植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