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以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總理回疆事務”。 1831年(道光十一年)改葉爾羌辦事大臣為參贊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降為領隊大臣。 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仍移參贊大臣駐喀什噶爾。

簡介

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是清代新疆回部地方的駐紮大臣,“總理回部各城事務”。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始置,因其駐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市)辦事,故稱喀什噶爾參贊大臣。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以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總理回疆事務”。1765年(乾隆三十年)移駐烏什。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復移駐喀什噶爾。1831年(道光十一年)改葉爾羌辦事大臣為參贊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降為領隊大臣。1864年同治三年)以後,因同治新疆回亂和阿古柏之亂而空缺。1883年光緒九年)裁撤參贊、辦事大臣,置知府知州,次年設立新疆省

沿革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軍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置參贊大臣辦理喀什噶爾事務,受伊犁將軍節制。首任參贊大臣為海明,駐徠寧城(喀什噶爾滿城)。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以參贊大臣納世通總理回疆南八城事務。1765年(乾隆三十年),烏什辦事大臣素誠被殺,以永貴為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移駐烏什。喀什噶爾改設辦事大臣。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仍移參贊大臣駐喀什噶爾。1797年嘉慶二年),設英吉沙爾領隊大臣,管轄原屬喀什噶爾的英吉沙爾地方。1827年(道光七年)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移駐恢武城(今疏勒縣)。1831年(道光十一年),移駐葉爾羌(今莎車縣),改葉爾羌辦事大臣為參贊大臣,總理回部,喀什噶爾置領隊大臣、辦事大臣。1864年(同治三年),新疆回亂爆發,阿古柏攻占喀什噶爾漢城(恢武城),喀什噶爾辦事大臣奎英殉難。1865年(同治四年)葉爾羌參贊大臣武隆額離任,此後參贊大臣一職空缺。1878年(光緒四年)清軍收復回部各城,此後設立“西四城善後總局兼辦喀什噶爾善後局”管理回部西四城(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闐)。1883年(光緒九年),置行省,裁撤參贊、辦事大臣,改行內地的郡縣制。喀什噶爾地方置疏勒直隸州,葉爾羌地方置莎車直隸州,不久均升為府。

轄區

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及協辦大臣辦理喀什噶爾地方事務,其所轄區域為:伯什克勒木、伊克斯哈拉、牌租阿巴特(今伽師縣)、阿爾巴特、汗阿里克、塔什巴里克、赫色勒布伊、托璞魯克、提斯袞、岳譜爾和(今岳普湖縣)、英吉沙爾(今英吉沙縣)、塞爾們、哈喇刻爾、托克庫爾薩克、鄂坡勒、阿斯騰阿喇圖什、鄂什、霍爾乾、玉斯屯阿喇圖什、阿喇古、巴爾昌、和什庫珠克、阿喇楚勒、葉什勒庫勒。
回部南八城的重要軍事、行政事務,也由參贊大臣辦理,重大事宜須上奏伊犁將軍。南八城的其他駐紮大臣(葉爾羌辦事大臣、和闐辦事大臣、阿克蘇辦事大臣、烏什辦事大臣、庫車辦事大臣、喀喇沙爾辦事大臣、英吉沙爾領隊大臣),均受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節制。東路的哈密辦事大臣、吐魯番領隊大臣則由烏魯木齊都統節制。

屬員

喀什噶爾協辦大臣一員。 章京四員,掌管四部衙門,筆帖式四員、委筆帖式九員,見辦事衙門。 卡倫侍衛十八員。 管理滿營協領一員、佐領二員、防禦二員、驍騎校三員、前鋒校三員、委筆帖式一員。 管理錫伯營佐領一員、驍騎校一員。 管理索倫營佐領一員、驍騎校一員。 管理綠營副將(原為總兵)一員、游擊一員、千總三員、把總三員、經制外委六員、聽差都司守備二員。 英吉沙爾領隊大臣一員。辦事衙門印房,章京一員、筆帖式二員、委筆帖式四員。 回務處,掌管回人(穆斯林)事務,置章京一員、筆帖式一員、委筆帖式二員。 糧餉局,1761年(乾隆二十七年)設,置章京一員、筆帖式一員、委筆帖式一員。 經牧處,章京一員、委筆帖式二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