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拿破崙埃及遠征隊的艦隊,在尼羅河口被英國納爾遜的艦隊殲滅。 法軍僅兩艘主力戰艦和兩艘護航艦全身而退, 維爾納夫便是其中一艘主力戰艦的艦長,也因此他一度遭受臨陣脫逃的指責。拿破崙倒是沒怪他, 認為他是"lucky man"。不過,根據日後的情況來看,維爾納夫似乎從此得了納爾遜恐懼症。
1804年,土倫艦隊指揮官病逝,維爾納夫接任,同時晉升為海軍中將。 這時候,拿破崙正在準備入侵英國。法軍的計畫是由維爾納夫率領艦隊從土倫出發,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艦隊會合,輸送地面部隊至加勒比海。然後在馬提尼克島,與其他法國艦隊會合。 這個階段的目的, 是為了將英國艦隊從歐洲引至西印度群島。之後, 布列斯特艦隊帶領龐大的聯合艦隊返回歐洲,在愛爾蘭讓地面部隊登入以援助叛軍,並控制英吉利海峽,協助法軍入侵英國。 法國北方面臨英倫海峽的布洛涅港,已經部署15萬法軍,隨時等著要登入英國。
然而,維爾納夫並不稱職。他一到土倫,就抱怨艦隊素質不良,補給不足,不到一個月就提出辭呈。其實,維爾納夫本是一個厭惡戰爭、渴望和平的人,他渴望與妻子、孩子在一起,不去過問和自己無關的任何事情,過一種恬靜安寧的幸福生活。可他是軍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維爾納夫在寫給德克雷的信中,預料法國艦隊必然慘敗,而他最大的恐懼是因此而成為全歐洲的笑料。
維爾納夫當然沒有辭職成功。好不容易,維爾納夫終於在1805 年3 月29 日率領11 艘主力戰艦離開土倫。由於土倫後來遭納爾遜的英艦封鎖,維爾納夫艦隊離開土倫所以這算是維爾納夫的一件功績吧。維爾納夫的艦隊成功通過直布羅陀海峽, 與西班牙艦隊會合後,越過大西洋,於5 月12 日抵達馬提尼克島。納爾遜的艦隊尾隨在後,由於風向的緣故, 始終無法追上。布列斯特艦隊理應在馬提尼克島與維爾納夫的艦隊會合。不過,布列斯特艦隊始終沒有出現。奇妙的是, 維爾納夫就閒閒等著,什麼事也不做。他空有12000人的地面部隊,既不支援馬提尼克島上的法國部隊,連拿破崙要他進攻附近英國勢力的命令,也置若罔聞。 最不可思議的是,6月7日維爾納夫風聞納爾遜已經抵達巴貝多,恐懼症立即發作,下令整支艦隊火速開拔返回歐洲,12000人的部隊甚至來不及登入。納爾遜則又一路追回歐洲。7月22日,維爾納夫的法西艦隊在菲尼斯特雷角外海遭遇考爾德的英國艦隊。法軍含20 艘主力戰艦與7 艘護航艦,英軍含15 艘主力戰艦與2 艘護航艦。雙方在濃霧中交戰, 結果英軍以少勝多,俘獲了兩艘西班牙船艦。接下來的兩日雙方仍有機會交戰,但是卻都沒有動作。英將考爾德不想冒險,同時擔心會有其他法軍艦隊支援。維爾納夫則是莫名其妙,即使第三天風向有利於法軍,他卻沒有行動,徒然讓艦隊中的法西軍官瞧不起。菲尼斯特雷角海戰雖然戰事規模不大,但是影響深遠。維爾納夫無法讓地面部隊登入愛爾蘭,他在8月1日退回西班牙西北方的拉科魯尼亞。拿破崙下令要維爾納夫如原先計畫前往布洛涅港,他反而退回西班牙西南岸的加的斯港。
至此,拿破崙只好放棄征英的計畫,原先在布洛涅港的陸軍開拔前往奧地利與俄國。倒是打勝仗的英將考爾德,回英國後被解除軍職,並接受軍法審判,因為他在7月23、24日未發動攻擊。據說, 維爾納夫在加的斯港近乎精神崩潰。拿破崙這時候對維爾納夫已是火冒三丈,在寫給海軍大臣德克雷的信中,直呼維爾納夫是個"不知恥的懦夫"。
9月,拿破崙下令艦隊移至拿坡里攻擊英國的航線,同時撤換維爾納夫,以羅西里取代。維爾納夫當然知道自己的官位巍巍可及,在加的斯港加緊操練艦隊。拿破崙的艦隊命令於9月28日到達,人事命令則是由羅西里親自攜往加的斯港。不過,由於羅西里的馬車出了問題,在路上擔擱了幾天。維爾納夫這時候已經風聞他將被撤換,立即決定在羅西里到達前,下令艦隊出航。他想要爭取最後一個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法西聯合艦隊在10 月19 日離開加的斯港,10 月20 日傍晚便看到納爾遜的英國艦隊尾隨而來。10月21日便發生了著名的特拉法加戰役。
法西聯合艦隊在特拉法加戰役慘敗。戰敗有兩種,一種是雖敗猶榮,一種是很恥辱的戰敗。維爾納夫應該算是後者。由於水手經驗不足(事實上, 艦隊指揮官有責任了解旗下人員的能力,並據以制定戰術),加上維爾納夫指令變來變去,法西聯合艦隊的隊形從一出海便慘不忍睹。兩軍交戰前,維爾納夫甚至下令艦隊180度大轉彎。就這樣,像一群烏合之眾的法西聯合艦隊,碰上神勇的納爾遜,當然是潰不成軍。納爾遜的艦隊一開始便集中火力猛轟維爾納夫的倍申達利旗艦。開戰數小時後,倍申達利戰艦實際上已完全癱瘓,維爾納夫不得不投降。
在倍申達利旗艦上的慘狀,“征服者”號上的英軍上尉記載:“到處都是死屍,景象非常之悽慘。死傷總數在四百人以上,多數屍體沒有腦袋。”倍申達利旗艦死傷慘重,除了維爾納夫之外。維爾納夫在戰役中一直站在後甲板上,卻沒有受傷,真是奇蹟。
維爾納夫投降後被送到英國,1806年4月獲釋,4月22日在巴黎死亡,胸口有六處刀傷,但記錄上則是寫自殺,當晚即被草草埋葬。據說是拿破崙派人把他幹掉的。
維爾納夫雖然飽讀兵書,也很勇敢,但只適於當高級參謀人物,並不善於實地指揮龐大的艦隊。
相關詞條
-
納爾維克海戰
納爾維克海戰,1940年4月挪威戰役期間的一次海戰。1940年4月13日,第二次納爾維克海戰爆發。
簡介 起因 德軍占領納爾維克 第一次海戰 第二次海戰 -
鮑里斯·L·帕斯捷爾納克
鮑里斯·L·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作家、詩人、翻譯家。主要作品有詩集《雲霧中的雙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他因發表長篇小說《日瓦...
個人資料 人物生平 傳奇愛情 大事年表 作品分析 -
維爾納·肯夫
德國人,一九四三年任肯夫裝甲軍團司令,後來被希特勒撤職。
人物介紹 生平經歷 -
納爾維克戰役
挪威戰役中主要戰鬥之一。1940年德國為防止英國突襲瑞典耶利瓦勒,斷絕德國鐵礦石供應,於4 月9 日派遣10艘驅逐艦運載2000 人突襲占據納爾維克,並...
前言 戰役起因 雙方計畫 戰役過程 戰役評價 -
《納什維爾》
《納什維爾》像一部無劇本的真人肥皂劇,由羅伯特·奧特曼導演,上映時間於1975年6月11日。主要講述一群年輕人志在把他們的家鄉變成鄉村音樂之都的故事。
劇情介紹 導演介紹 幕後製作 花絮 穿幫鏡頭 -
西爾維昂·薩爾納夫
西爾維昂·薩爾納夫 (Sylvain Salnave)(1826年2月26日~1870年1月15日)海地總統。
早年經歷 總統生涯 處決 家庭 -
霍雷肖·納爾遜[英國海軍中將—霍拉肖·納爾遜]
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1758年9月29日-1805年10月21日),英國風帆戰列艦時代最著名海軍將領及軍事家,在1798年尼羅...
人物經歷 人物精神 人物影響 個人生活 獲得榮譽 -
魯特·維爾納
魯特·維爾納全名叫烏爾蘇拉·漢布爾格(Ursula Hamburger),娘家姓庫欽斯基,出生於一個德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魯特·維爾納中學時代就是柏林工...
名門才女 諜報世界 偷核子彈 知名作家 索尼婭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