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是一種消化內科炎症,類型包括沙門氏菌、曲狀桿菌、大腸桿菌等,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瀉、糞便有粘液或膿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後重感,即使便後仍有餘便未盡的感覺。可用抗生素,在用藥前要到醫院做大便常規化驗,細菌培養,以便根據生長細菌的種類選用恰當的抗生素。100KG魚內服大蒜素,地錦草,穿心蓮500g,食鹽200g,連用3天可以防治。

基本信息

別名

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腸炎

類別

消化內科

症狀

細菌性腸炎:發熱、腹瀉糞便粘液或膿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後重感,即使後仍有餘便未盡的感覺,這時應當服用抗生素

病理

病因。

治療方法

可用抗生素,在用藥前要到醫院做大便常規化驗,細菌培養,以便根據生長細菌的種類選用恰當的抗生素。

小兒細菌性腸炎

成人細菌性腸炎治療相對容易,可用抗生素可用中藥(如效靈清腸方),但細菌性腸炎多發於營養不良或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的小兒,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5次,少數可達10次,為黃色稀便,泡沫較多,帶有粘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大便鏡檢可見真菌抱子和菌絲,糞便培養可有真菌生長。在治療上伴有營養不良兒要加強支持療法,可少量輸血漿或入血白蛋白、小兒胺基酸、小兒脂肪乳等。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更要注意,很多藥物是不適宜兒童使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