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矮棕竹是叢生灌木,高1米或更高些,莖圓柱形,有節,上部被緊密的網狀纖維的葉鞘,纖維毛髮狀(或絲狀),淡褐色。葉掌狀深裂,裂片7-10(-20)片,線形,長15-25厘米,寬0.8-2厘米,具1-2(-3)條肋脈,橫小脈稀疏,邊緣及肋脈上具細鋸齒,先端短2-3裂,稍漸尖;葉柄約與葉片等長,較細,寬2-2.5毫米,兩面凸起,邊緣平滑,頂端小戟突呈卵圓形,頂端被毛或無毛。
花雌雄異株,雄花序長25-30厘米,具3-4個分枝花序,花序梗及每分枝基部為一個佛焰苞包著,佛焰苞除頂尖被毛外,其餘部分無毛,具條紋脈;小花枝纖細,長3-5厘米或更長,枝條各部分被銹色鱗秕狀絨毛,雄花不很緊密地互生或螺鏇狀著生於小花枝上;花蕾時為卵形,花萼杯狀鐘形,具不整齊的3裂,充分成長時整個花為棍棒形,長約6毫米,花冠4-5倍長於花萼,短3裂,向下漸狹成管狀,在基部1/3處是實心的,雄蕊6枚,花絲貼生於花冠管上,圓柱形,頂端變狹,花葯圓形,兩端具微缺。雌花未見。
果實未見。據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記載,其果實為球形,直徑約7毫米,宿存花冠為實心柱狀體。種子球形,直徑約4.5毫米。花期7-8月。
產地分布
中國南部至西南部。華南、西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 、東莞 、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主要城市:海口、三亞、瓊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門、香港、南寧、欽州、北海、茂名、景洪)。
生長習性
棕竹常繁生山坡、溝旁蔭蔽濕潤的灌木叢中,性喜溫暖濕潤、半陰通風的環境,畏烈日,喜歡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的硫松濕潤的砂壤土中。若土壤乾旱瘠薄,則生長欠佳。
繁殖方式
棕竹多以分株繁殖或從野外挖取。分株常在4月份結合換盆進行。每隔2-3年換一次盆。分株時,每個株叢不宜少於10桿,否則生長恢復慢、觀賞效果差。分株上盆後,要放半陰處,澆水不要太多,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栽培技術
土壤
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期土壤以濕潤為度,寧濕勿乾,空氣乾燥時,且要經常噴水保持環境有較高的濕度。
光照
棕竹為南方植物,宜放置於溫暖、濕潤、通風和較庇蔭的場所。夏季需搭棚遮蔭,冬季要放進溫室。喜有散射光照的環境。5-9月可將盆株搬到室外有遮陽的地方培養,但夏季需遮去40%-50%的陽光,否則會導致宗主葉片發黃或灼傷葉尖。適宜生長溫度20-30℃。
澆水
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積水。夏季或乾旱時期,每天向葉面噴水2-3次,並向盆株周圍灑水1-2次,以曾加空氣濕潤度。冬季控制澆水,每隔一周噴洗一次枝葉。
施肥
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在春夏生長期間,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餅肥水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使其葉色翠綠。旺盛生長期每月施1-2次液肥。
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簡單,主要剪去其枯黃葉及病葉,如層次太密,也可進行疏剪。
翻盆
每隔2年翻盆一次,對新生的植株,可進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進行。要換去1B2以上舊土,培以疏鬆的腐殖土。
棕竹病蟲害較少,主要有介殼蟲,可人工洗刷殺之。經常施以少量硫酸亞鐵溶液,可防止葉片黃化。
病蟲防治
棕竹炭疽病為棕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棕竹葉片。疽病病斑多始自葉尖或葉緣,半圓形至不定形,黃褐色至灰褐色,邊緣深褐色,斑面具雲紋。潮濕時其上現朱紅色針頭大小液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長圓盤孢菌(Gloeosporium sp.)。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盤在病葉及病殘體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借雨水濺射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發病。
防治方法:①結合冬春清園收集病殘物燒毀,隨即噴藥預防一次。②發病前期可定期噴施多菌靈,百菌清進行預防。常用藥劑:甲霜靈錳鋅、咪鮮胺和丙環唑。
主要用途
觀賞:棕竹姿態秀雅,翠桿亭立,葉蓋如傘,四季常青,觀賞價值很高。如作成叢林式,再配以山石,更富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