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宮殿

紫禁城宮殿

紫禁城(Forbidden City)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紫禁城宮殿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其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說世上罕見的。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是中國二千多年專制社會皇權思想的集中體現。與中國歷代皇宮一樣,故宮的總體規劃和建築形制完全服從並體現了古代宗法禮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無上的帝王權威。

紫禁城宮殿

正文

北京城內中部,從永樂十九年(1421),直至末(1911),是兩朝的皇宮。古代皇宮是禁地,又有紫微垣天帝所居的神話,故稱宮城為紫禁城。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巨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1925年在此建故宮博物院後,通稱故宮。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紫禁城所在位置是元大都城宮殿的前部。明太祖時拆毀元宮。明成祖朱棣登位後,於永樂四年(1406)決定籌建北京宮殿。永樂五年開始徵調工匠預製構件,於永樂十五年正式開工,十八年建成宮殿壇廟,十九年自南京遷都北京。主持籌建的匠師有蔡信陸祥楊青等。正式開工後,工程由蒯祥主持。
布局 紫禁城採取嚴格對稱的院落式布局,按使用功能分區,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等差、有節奏地安排建築群的體量和空間形式,代表中國古代建築組群布局的最高水平(見圖)。

紫禁城宮殿紫禁城宮殿
宮城 紫禁城城牆高10米,南北長961米,東西長753米,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城每面開一門,四角建角樓。南面正門稱午門,建在凹字形墩台上,正面下開三門洞,兩翼突出部近內轉角處各開一門洞。台上正中建重檐廡殿頂的門樓。左右轉角和兩翼南端各建一重檐攢尖頂方亭,其間連以寬闊的廊廡。午門前突出二亭是由古代宮門前建的制度演變來的,也是這種制度的惟一遺例。紫禁城東門和西門稱東華門西華門;北門稱玄武門,清代改稱神武門;上面都建重檐廡殿頂門樓。
紫禁城內有一條南北中軸線,自午門玄武門,同北京中軸線重合。建築按使用性質分外朝、內廷兩區,按中軸對稱地布置若干大小院落。
外朝 外朝在前部,是頒布大政、舉行集會和儀式以及辦事的行政區,主要由中軸線上的前三殿及其東西側對稱布置的文華殿武英殿三組建築群組成。在其東南、西南還有內閣公署、國史館等。
前三殿在午門內,由廊廡配樓角庫圍成矩形大院落,南面開有三門,正門是面闊九間重檐歇山頂的太和門,與午門之間形成一橫長矩形廣場,東西兩面有通文華武英二殿東華門西華門的照和、協和二門。廣場內有內金水河橫過,同自天安門午門的縱長廣場形成對比。太和門內殿庭中建“工”字形的台基,和前面高三層的月台共同形成一個“土”字形石台基座,周以漢白玉石欄。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太和殿面闊十一間,殿內面積2370多平方米,重檐廡殿屋頂,前有寬闊月台,下臨廣大殿庭,供元旦、冬至大朝會和其他大典使用,是外朝主殿,也是全國現存最大的古建築(見彩圖)。中和殿在工字台基的中部。為面闊五間單檐攢尖頂方殿,供在太和殿行禮時皇帝休息之用。保和殿面闊九間,重檐歇山頂,是舉行殿試和宴會外賓之處。太和殿前面兩側有體仁、弘義二閣,是面闊九間加腰檐的二層廡殿頂樓閣。前三殿一組占地面積達85000平方米,是現存最巨大的殿庭。

紫禁城宮殿紫禁城宮殿
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物都是由配殿廊廡組成的矩形院落,內建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的前殿和後殿,其中武英殿是工字殿。文華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
內廷 前三殿後為內廷主要部分,包括後三宮、東西六宮、乾東西五所。在前三殿和內廷之間有一東西橫長的廣場。廣場東西是景運隆宗兩座側門,北面為通入內廷的乾清門內左門內右門。內廷是皇帝及其家庭的居住區,主要部分分三路。中路即中軸線上的後三宮。正門是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的乾清門,它連線東、西、北三面的門、廡,圍成縱長院落。殿庭正中也建土字形石台基座,前端凸出月台,以後依次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乾清宮和坤寧宮均面闊九間,重檐廡殿頂,是內廷的正殿、正寢,帝、後正式的起居場所。交泰殿為面闊三間單檐攢尖頂的方殿。坤寧宮後的坤寧門通御花園。後三宮一組形制和前三殿基本相同,但占地面積只有後者的四分之一。後三宮東西兩側各有兩條南北向巷道。每巷自南至北各建三宮,東西各六宮,宮間隔以東西向巷道。每座宮都是一獨立單元,外圍高牆,正面建琉璃磚門;門內前為殿,後為室,各有配殿;後室兩側有耳房,形成二進院落。東西六宮是妃嬪的住所,其東西外側原尚有內庫房。東西六宮之北,隔一東西向巷道,各建五所並排的院落,每院內各建前後三重殿堂,各有廂房,形成三進院落,是皇子住所。東西六宮和乾東、西五所規整對稱地布置於後三宮左右,即為內廷的東西路。
東六宮之南有弘孝神霄二殿,西六宮之南有養心殿,遙相對應。
乾清門東側景運門外有奉先殿,前後二殿均九間,是宮內的太廟。其東有南北巷道,道東有外東裕庫和噦鸞宮、喈風宮等,是前朝妃嬪養老處。乾清門西側隆宗門外有慈寧宮等,是皇太后住地。內廷後三宮以北是占地11200 平方米的御花園(見故宮御花園)。園內亭榭對稱布置,正中為供真武大帝的欽安殿。前三殿、後三宮在明代屢遭燒毀。現中和殿、保和殿是明萬曆四十二年(1615)工匠馮巧主持重建,又經天啟五至七年(1625~1627)大修的,殿中童柱上尚有明人墨書中極殿建極殿等明代殿名。
改建 太和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合“九五之數”;四周有一圈深半間的迴廊。康熙初期先由馮巧弟子梁九把山牆推到山面下檐柱,使建築外觀呈十一間狀;後又經康熙二十四至二十七年(1695~1698)重建。清代接受明代教訓,把太和、保和二殿兩側斜廊,改為牆,又在東西廡加磚砌防火隔牆,防止火勢沿廊廡蔓延。
清代較重要的改建和增建在外朝有在文華殿後建貯四庫全書的文淵閣,在仁智殿處建內務府等。在內廷東路改弘孝、神霄二殿為齋宮、毓慶宮,西路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漱芳齋,拆乾西四、五所建造建福宮和花園,建雨花閣和內右門前軍機處值房。改奉先殿為皇帝家廟,在東華門內建南三所等。清末慈禧太后又把西路長春、儲秀二宮連成四進庭院。清代最重要的增建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東側原噦鸞宮一帶建供乾隆退位做太上皇時住的寧壽宮。寧壽宮四面高牆環繞,自為一區。宮中分前後兩部,中隔橫街,如外朝、內廷的區分。前部為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一組,全仿乾清門乾清宮坤寧宮的形制,僅占地稍小。後部分三路。中路是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一組,前後五重。養性殿全仿養心殿形制,樂壽堂外觀一層,內部二層,裝修豪華。西路俗稱乾隆花園,景物繁密,略具江南風格,唯布局稍促。東路前為戲樓暢音閣觀戲殿閱是樓,後有五重殿宇。寧壽宮是清乾隆盛期宮殿的代表作,室內裝修富麗。
建築藝術成就 紫禁城的基本布局是明代的,現存明代建築尚有百餘座。除中和殿和保和殿外,欽安殿、南薰殿、鹹若館、神武門、角樓都是明代建築,東西六宮主要部分是明代建築,唯裝修經過清代改動。
故宮的總體設計多比附古制,如在午門前建端門天安門大明門(即中華門,已拆除),使太和殿前有五重門以象“五門”之制;以前三殿象“三朝”之制等。
《清宮史續編》又稱內廷部分的乾清、坤寧二宮象徵天地,以乾清宮東西廡日精門、月華門象徵日月,以東西六宮象徵十二辰,以乾東、西五所象徵天干等。可見宮殿建築,除具體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以建築形象表現封建皇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建築群組布置上,紫禁城強調中軸線,在中軸線上布置外朝內廷最主要的建築前三殿和後三宮。其餘東西六宮、乾東西五所對稱布置在左右,拱衛中軸線上建築。它也利用院落的大小、殿庭的廣狹來區分主次。前三殿是全宮最大建築群,占地面積為宮城的百分之十二,後三宮面積為前三殿的四分之一。其餘宮殿,包括太上皇皇太后的宮殿,又小於後三宮,以突出前三殿、後三宮的主要地位。
在建築形體上,主要是通過間數多少和屋頂形式來區分主次,間數以十一間為最,屋頂等級依次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最重要者加重檐。宮中最重要的正門午門、正殿太和殿和乾清宮、坤寧宮等都用重檐廡殿頂,間數為十一間或九間,屬最高等級;其他群組依次遞降。同一群組中,配殿、殿門比正殿降一等。通過這些手法,把宮中大量的院落組成一個軸線突出、主從分明、統一和諧的整體,把君臣、父子、夫婦等封建倫常關係,通過建築空間形象體現出來。而大小規模不同的院落和建築外形的差異又造成多種多樣的空間形式,使在總體的統一和諧中又富於變化。紫禁城宮殿是最能體現中國古代建築院落式布局的特點和藝術表現力的例子。

配圖

紫禁城宮殿紫禁城宮殿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