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三國時期,曹操南征,曾許願:“若有先至烏林者,嘗食紅燒野鴨”。
元末,農民領袖陳友諒率千人過黃蓬山,曾用熬過糖的土罐加熱野鴨犒勞士兵。
清末民初,湖北省直轄市新堤(解放後設為洪湖市首府)八大酒樓之中的“杏花”、“德華”酒樓以"紅燒野鴨"出名,聞名全國。
1932年,新堤名師馬家年在漢口沔陽飯店懸牌“紅燒野鴨大王”,並與漢劇名流余洪元產生“名家相惜”之說。
解放後國營洪湖人民餐館洪湖傳統餐飲大師盛先典重塑紅燒野鴨的標準製法,並收入1978 年《中國菜譜》、1983《中國名食指南》。
食材
紅燒野鴨以青頭對鴨作原料為佳。
主料:青頭鴨 1 只;
配料:姜 25 克、蔥 1.5 克、白糖 200 克、蒜 25 克、料酒 100 克,鹽 10 克。
做法
歷代" 紅燒野鴨 " 製作者不斷傳承湖北洪湖地區獨特的製作工藝。
1、將整理後的全鴨切成 36 塊;
2、將鴨塊下鍋炸、上色,至八成熟時撈出,去骨渣和銃子;
3、鍋置大火上,放入炸好的鴨塊,以及生薑、醬油、蒜、料酒、鹽等調料,加清水燜約一小時,放白糖燒至能拉絲時,起鍋裝盤時,拼成野鴨在湖中水面本息的形態即成。
特點
本菜品外觀光澤紅亮,烹調精細,內部肉質肥嫩香酥;鮮甜爽口,甜中帶鹹,具有獨特濃厚的洪湖新堤湖香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