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簡稱竺-南中心)成立於2003年11月4日,是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下,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AP/CAS)、挪威南森環境與遙感中心(NERSC),北京大學(PKU)、挪威卑爾根大學(UoB)和皮葉克尼斯氣候研究中心(BCCR)共同出資創建的研究機構。竺-南中心的成立旨在實現環境科學和大氣科學的相互滲透,其戰略定位是建成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研究基地,成為氣候與環境領域國際知名的研究和培訓中心,特別著眼於熱帶和高緯度地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變化及相互作用。
竺可楨
(1890-1974)傑出的教育家、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他對颱風眼的機制、颱風的分類、中國季風氣候、中國氣候區劃、氣候與農業豐產的關係、物候學、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研究,都有重大創新。其主要論著包括:《中國氣候區域論》(1930)、《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中國氣候概論》(1935)、《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1966、1972)、《物候學》(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
弗里喬夫.南森
(FridtjofNansen)(1861~1930):挪威人,探險家、海洋學家和政治家,1922年諾貝爾和平獎金獲得者。1888~1889年到格陵蘭探險,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格陵蘭冰蓋。1893年至1896年到北極地區探險,曾到達北緯86°14′的地方,這是當時人類所到達的最高緯度。此次探險證明了北極地區是一個深海盆,並發現海冰漂流方向與風向並不一致,而與風向存在30°夾角。1896年起任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海洋學教授,提出北極與斯瓦爾巴德之間有一隆起的海脊,證實後被命名為南森海脊。為解決難民問題,國際上曾發行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護照,被50多個國家所接受。其主要著作有《愛斯基摩人的生活》(1893)、《北方的迷霧》(1911)等。
組織結構
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將成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AP/CAS)的一部分,其管理和法律責任屬於大氣物理研究所(IAP/CAS)。中心組織結構圖
中心主要領導:
主任王會軍研究員IAP/CAS
副主任王自發研究員IAP/CAS
副主任郜永琪研究員IAP/CAS
科學顧問委員會由投資方提名的代表組成,包括一個和幾個國際上的專家。
王會軍研究員和OlaM.Johannessen教授出任委員會主席。
中心可能尋找更多的合作夥伴,以使中心編制更加合理。
合作夥伴
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NZC) 由六個單位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同創建。
六個合作單位是: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AP/CAS),北京,中國
南森環境遙感中心(NERSC),卑爾根,挪威
北京大學(PKU),北京,中國
卑爾根大學(UoB),卑爾根,挪威
皮葉克尼斯氣候研究中心(BCCR),卑爾根,挪威
南京大學(NJU),南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