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1919~1992)

秦牧(1919~1992)

1932年回國後,曾在澄海、汕頭、香港等地就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在廣州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有小說出版,但主要以散文成就著稱。

秦牧(1919~1992)

 

正文

現代散文家。原名 林覺夫廣東澄海人。1919年 8月19日出生於 香港,後隨父母至 新加坡,度過其 幼年少年時代。1932年回國後,曾在澄海、 汕頭、香港等地就學。 抗日戰爭期間在 韶關桂林重慶等地做過教師和 編輯,參加過救亡運動和民主運動。抗戰勝利後,在香港從事 寫作廣州解放前夕,進入東江解放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在廣州工作。除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外,曾擔任 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秦牧(1919~1992) 秦牧(1919~1992)
秦牧於40年代初期開始寫作 小品文雜文,談天說地,借古諷今,直刺反動統治,表現出知識的豐富,思想的深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有小說 出版,但主要以 散文成就著稱。他的 散文創作題材內容相當廣泛,有對醜類的鞭笞,更有對美好事物的 歌頌;有的旨在傳播知識,闡發事理;有的側重在抒寫情思,寄寓褒貶。其手法多樣,常借辨析名物,描繪山川,談天說地,引類取譬。有的偏重於抒情,但 抒情里透露冷靜的 分析;有的偏重於說理,但說理中含有情愫。他的散文,具有雜文的 風骨、抒情小品的神韻。其筆墨嫻熟,夾敘夾議,娓娓而談,親切流利,關節之處,施以刻畫描繪,做到曲折盡意,栩栩傳神,使思想、知識、藝術達到較好的結合。
秦牧的散文結集出版的有《秦牧雜文》(1947),影響較大的有《花城》(1961)、《潮汐和船》(1964)及自選集《長河浪花集》(1978)等。其中的《社稷壇抒情》、《古戰場春曉》、《土地》、《花城》、《麵包和鹽》、《笑的力量》、《歐洲的風雪和陰霾》、《潮汐和船》、《天壇幻想錄》、《鬣狗的風格》、《蒙地卡羅一老婦》等篇,都是為讀者喜愛的佳作。
除散文外,秦牧還著有中篇 小說《黃金海岸》(1955),長篇小說《憤怒的海》(1982),文藝散論集《藝海拾貝》(1962)、《語林采英》(1983), 童話故事集《巨手》(1979)。
1986年,秦牧任 中國作家協會廣東省分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