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口秀英炮台位於海口市海秀大道北側秀英村,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為兩廣總督張之洞下令修建,總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由定西、振威、拱北、振武、鎮東五座炮位組成,面向瓊州海峽。
秀英炮台與上海吳淞古炮台、天津大沽口炮台、廣東虎門炮台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海岸炮台,並稱“清代全國四大海岸炮台”,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這處重要遺址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確定為海口市國防教育基地。
建造歷史
海南島海口古稱海口浦,是海南島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地處海南島北端,北臨瓊州海峽,與祖國大陸雷州半島相望。明代,築城設防,稱海口所城;清代,修炮台,置海口水師營,鞏固海防設施。
中法戰爭期間(1890年),清政府為抵禦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後,下令建造秀英炮台。
炮台建築在離海岸約200米的小山丘上,面臨大海,居高臨下,遙控著整個瓊州海峽。五座炮台自東向西成一直線,朝北並列,虎視大海,威風凜凜。
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也是中國古代規模較大的軍事設施之一。歷經百年,但保存基本完好,是海南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辱的歷史見證。
布局結構
秀英炮台整個炮台區占地約3萬多平方米,在200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築。
五座炮台
設“鎮東”、“拱北”、“定西”三座大炮台和“振武”、“振威”兩座小炮台,自東向西一字排列,長跨240米,五門產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大炮臥於炮位,炮口朝北面向大海鎮守著瓊州海峽。
炮台內部採用明台暗室結構,全部用紅毛土(洋水泥)與青石築成。每個炮台均設有指揮室、藏身洞、彈藥庫、送彈孔,兵房頂部設有空氣流通孔,五個炮台巷道相通。凹形掩體內安放著從德國購買的三門24公分口徑、兩門15公分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使用開花鐵蛋。
沿著台階登上炮台路,明台暗室的炮台結構,周圍是茂盛的綠樹和灌木,有很大的隱蔽作用,使人遠遠的很難發現大炮。五座依次排開的炮台隱蔽在炮位里,走到跟前才能看清伸出的炮口。大炮都安放在在中軸的炮座上,炮口可以根據需要移動方向,保存最完整的是最後一座振威炮台,那門15厘米口徑的大炮炮口向外,似乎嚴陣以待時刻警惕著來犯之敵。
南部還備有的操練場和營房,由海口水師營鎮守要塞,參將陳良傑曾任第一任台長。
歷史記載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中法戰爭局勢日益緊張,兩廣邊境沿海紛紛告急,清政府為了抵禦法軍的入侵,下令各地嚴守海防口岸。
當時新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視察了海口,認為這裡地勢險要是扼守海岸的要地,需要堅固的工事和火力配備。如果布防薄弱,法軍船堅炮利一旦從海上入侵很難有效防禦,萬一陣地丟失後果不堪構想,於是下令由雷瓊道台朱采督辦和參將陳良傑負責,在海口城外秀英海岸沿線的金剛嶺高地修築秀英炮台。
秀英炮台修築歷時四年之久,耗資白銀20餘萬兩,挖運土方5萬立方米,是海南島第一炮台。
歷史上秀英炮台曾經怒吼過兩次。 第一次是光緒十七年(1891年)秀英炮台竣工時,張之洞再臨瓊洲,觀看試炮,秀英炮台發出了震撼列強的第一聲怒吼。
第二次是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9月,日軍飛機轟炸海口、府城,妄圖侵占海南。國民黨駐瓊守軍為了加強防備,將秀英炮台列為重要的防禦設施。1939年2月,日軍軍艦在瓊洲海峽游弋,駐守秀英炮台的瓊崖警備司令王毅下令開火以示警告。1939年2月10日,在國民黨軍隊撤離時,秀英村的炮兵利用清末修建的炮台,痛擊來犯日寇,打響了海南人民抗日第一炮。
文物保護
1985年,海口市政府公布此炮台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門停業
秀英炮台曾經歷過修繕並對外開放,但因多種原因於2006年3月關門停業。五座炮台磚石脫落,內部滲水嚴重,院落內雜草叢生,附屬設施殘破不堪。
動工修繕
2013年10月18日,海口秀英炮台開始動工修繕,工程總投資為593.88萬元,包括文物修繕和環境綜合整治兩部分。文物修繕方面,將對秀英炮台北側部分垮塌的毛石擋土牆、振威台、定西台、拱北台、振武台、指揮所、營房、彈藥庫等單體建築進行修繕;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將對外牆進行清理粉刷,更換破損的門窗,還將新增無障礙通道、盲道、桌凳、垃圾桶、指示牌等設施。
預計年底完成修復並並以遺址公園形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