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位於海口市勛亭路。始建於1986年,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為了緬懷中國共產黨員英勇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早期學生運動的傑出領袖、我軍卓越的指揮員、江浙、兩廣黨組織領導人之一李碩勛烈士而建。紀念亭坐南朝北,呈四角形,高6.1米,“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的橫匾由王震同志題字。亭前有李碩勛烈士的半身雕像,高1.2米,基座高約2米,正面刻著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李碩勛烈士永垂不朽”9個金字。基座兩側分別鐫刻著李一氓撰寫的李碩勛烈士傳略和遺書。紀念亭後是一道黃牆綠瓦長廊,嵌著10塊大理石,分別鐫刻著朱德、江澤民、聶榮臻、郭沫若、吳玉章、張愛萍、周士第、李瑞環、劉華清、李一氓等同志緬懷烈士的親筆題詞。亭的右側有李碩勛烈士生平事跡展覽室。1989年國務院批准該處為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0年該亭以“勛亭流芳”美名入選“海口八景”,199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此設立“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布局介紹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位於原海口東校場(五公祠西北官村米鋪村口處),往東不足千米便是五公祠。該亭建於1986年。李碩勛又名李陶,四川省人,早年參加革命。1931年8月任廣東軍委書記時,到海南指導武裝鬥爭,抵達海口後不幸被捕。獄中,他鐵骨錚錚,同敵人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同年9月5日在海口東校場就義。紀念亭坐南朝北,呈四角形,高6.1米,亭的橫匾上有王震同志的題字:“李碩勛烈士紀念亭”。亭前有李碩勛烈士的半身雕像、高1.2米,基座高約2米,正面刻著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李碩勛烈士永垂不朽”9個金字。塑像右側安葬著李碩勛烈士的夫人趙君陶女士的骨灰。亭後有長廊,黃牆綠瓦,廊壁鑲著八塊大理石石刻,分別鐫刻著烈士遺書手跡以及朱德、聶榮臻、郭沫若、吳玉章、張愛萍、周士第、劉華清等人的題詞。亭旁有陳列室,陳列著李碩勛烈士生平介紹。紀念享後是一道黃牆綠瓦長廊,嵌著8塊大理石,分別攜刻著烈士傳略、烈士遺書以及朱德、聶榮臻、郭沫若、吳玉章、張愛萍、周土第等同志緬懷烈士的親筆題詞、題跋。亭的右側有李頓勛烈士生平事跡展覽室。1989年,國務院批准該處為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烈士生平
李碩勛(1903~1931)又名李陶,四川省慶符縣(今高縣)人。1919年到成都讀中學,積極投入“五四”反帝反軍閥的愛國運動。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先後被選為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學生聯合總會會長。後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秘書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政治部主任。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黨代表、師政治部主任。後隨軍南下,參與指揮了江西會昌戰鬥、廣東大埔三河壩戰鬥等。1928年後歷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省委軍委書記、省委代理書記,上海滬西區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等職。參與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十五軍和十七軍。1931年5月任中共兩廣省委軍委書記,同年8月赴瓊指導瓊崖革命武裝鬥爭,不幸在海口被捕,9月5日在海口東校場(即現紀念亭址)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