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劉公島位於山東省威海市城區東部,威海灣口中央。據舊志記載,元代名劉島,亦名劉家島。大約在明代始名劉公島。關於劉公島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名稱的由來
相傳在數百年以前,有一條來自江南某地的商船,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大風,狂風捲起巨浪,無情地撲向商船。船上的人們奮力地與風浪搏鬥,祈望能找到一處可以躲避風浪的地方。然而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四周沒有陸地,也不見島嶼,到哪裡去找可以避風的地方呢?人們失望了,紛紛禱告蒼天保佑。但無濟於事,風越來越猛,浪越來越大,船在風浪中顛簸,一會兒被掀到浪峰之上,一會兒又被拋入浪谷之中……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幾天幾夜過去了,風浪仍不見停息。船上的桅桿被風吹折了,舵也被浪打歪了,船失去了控制,象一片樹葉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沒有了,艄公們筋疲力盡,垂頭喪氣地倚在艙板上,任憑船隻隨波逐流。天色又漸漸地黑了,月亮漸漸升了起來,只見天海間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風浪依舊在夜幕中呼嘯著。
突然,在絕望中,不知是誰驚叫一聲:“看,前面有火光!”眾人忙起身尋找,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點微小的火光閃爍,在風浪中時隱時現。有火光,就有人,就有希望。眾人頓時精神抖擻,忘記了飢餓和疲勞,拼力將船向著火光划去。漸漸地,火光近了,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出前方是一個島嶼,那火光就在島上閃爍。終於船靠岸了,艄公們下船尋著火光走去,不一會兒,看見前面有一棟房屋,窗前亮著燈光。艄公們急忙上前敲門。片刻,門開了,一位老翁出現在門口。眾人一邊打躬作揖,一邊訴說他們的遭遇,要求老翁能施捨一些茶飯。老翁爽快地答應,並呼一位老媼出來與眾人相見。眾人隨老兩口進屋後,發現屋子裡雖不算寬敞,卻十分古樸可親。老翁一面安排眾人歇息,一面吩咐老媼生火做飯。只見老媼從裡屋挖出一碗米,洗好後倒進鍋里。眾人見了,心裡在嘀咕:“區區一碗米,怎能解眾人之飢?”艄公們雖然飢腸轆轆,卻又難於啟齒。不一會兒,飯熟了,老翁招呼大家吃飯。大家隨吃隨盛,飽餐一頓,鍋里的飯卻不見減少。眾人心裡暗暗稱奇,但也不便詢問。飯後,艄公們感激不盡,向前拜謝道:“救命之恩,永誌不忘。不知此為何地,老丈貴姓?”老翁笑答道:“此為劉家島,老朽姓劉。”說罷,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贈,並送他們回船休息。次日天明,風息浪小,紅日高照。艄公們又上島取水,尋遍全島,卻不見昨夜的那棟房屋,也不見老翁老媼的身影。但見島上樹木蔥蘢,鳥語花香。眾人這才醒悟,皆曰:“我們大福,遇到神仙了。”
後來,這條船再次經過這裡。艄公們又上島尋找,島上依然是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但仍不見老翁老媼和那棟房屋。為了紀念劉公劉母的救命之恩,眾艄公集資在島上修了一座劉公廟,廟內祀劉公劉母泥塑雙象,以表示紀念之情。劉公廟建成後,來往的艄公船夫們每經此地,必上島進廟祈禱。從此,劉公廟的名聲越來越大,該島也逐漸被稱為劉公島了。日軍偷襲北洋艦隊
1895年2月3日,日本艦隊排成單列縱陣,在威海港口外進行挑釁。上午10時,日本艦隊駛往港灣南口,首先對劉公島上的東泓炮台發炮轟擊。這時,南幫炮台上被清軍破壞的7門大炮已被日軍修好,並被日軍用來向劉公島上的東泓炮台進行轟擊。海岸炮台與日本艦隊一起,對劉公島形成了夾攻之勢。雖然戰局對北洋海軍極其不利,但北洋提督丁汝昌及廣大將士並無懼意,拚死而戰。雙方炮戰一天,日本軍艦始終無法接近威海衛港口,最後不得已而退。日軍海陸夾擊劉公島沒有奏效,便決定用魚雷偷襲。但魚雷偷襲北洋艦隊並非輕而易舉之事。2月3日,日軍魚雷艇偷襲未能得逞,只得敗退而逃。2月5日,日艇再次偷襲,擊中了定遠艦的尾部,艦體受到嚴重破壞,定遠艦駛到劉公島南岸海攤處擱淺。2月6日,日艇發射魚雷,擊中來遠艦,艦內30餘人全部遇難。同時,練船威遠號和差船定筏號也中雷沉沒。當天下午日本聯合艦隊又對劉公島發動海上進攻,經過激戰,日本艦隊再次被擊退。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決心一舉攻下劉公島,全殲北洋艦隊。北洋艦隊各艦與劉公島、日島炮台進行還擊。日軍的旗艦松島號、橋立號艦、秋津洲號、浪速號都中彈受傷,日本聯合艦隊遭此損傷,氣焰為之一挫。而恰在此時,北洋艦隊魚雷艇管帶王平等軍心動搖,密謀逃跑。王平一夥民族敗類所製造的逃跑和叛變事件,不僅削弱了北洋艦隊的實力,更影響了清軍的士氣,對劉公島戰鬥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惡果,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劉步蟾悲憤自殺
由於援軍久盼不至,劉公島的形勢更趨惡化。為了不讓受傷的軍艦落入日軍之手,丁汝昌無奈於2月9日,炸沉了定遠艦,並在定遠艦的中央要部裝上棉火藥,將其炸毀。2月10日,誓與軍艦共存亡的右翼總兵、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在極度悲憤中自殺身亡,時年僅44歲。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2月17日上午8時30,日本聯合艦隊以松島艦為首,其餘艦隻緊隨其後,從百尺崖起航,列成單縱陣形,各艦高懸軍旗,魚貫自北口進,徐徐駛入威海港,10時30分,北洋海軍10艦,都降下中國旗,而換上日本旗,劉公島炮台也升起了日本旗。曾經一度威震遠東的清朝北洋艦隊,就這樣全軍覆沒了。肖勁光漁船視察
1950年3月,人民海軍不到一歲,新上任的海軍司令員肖勁光風塵僕僕到了山東威海。為了過海到劉公島進行設防考察,隨行人員向當地漁民租了一條小船。途中,漁民見隨行人員都稱其“司令”,就好奇地問這是哪家的司令。當得知這是新中國海軍的司令員時,漁民不解地說:“海軍司令還要租我的漁船?”肖勁光卻語氣沉重,對隨行人員說:“記下來,1950年3月17日,海軍司令員肖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為此肖勁光大受刺激,當時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個樣子給天下的人看看。
地理
位置
劉公島,位於威海灣口,距市區旅遊碼頭1.5海里,乘船15分鐘可到達。它面臨黃海,背接威海灣,素有“東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劉公島北陡南緩,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線長14.9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153.5米。全島植被茂密,鬱鬱蔥蔥,以黑松為主,多達2700餘畝。氣候
劉公島自然風光優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上峰巒疊起,植物茂密,遠望松濤翠柏,鬱鬱蔥蔥;近觀鹿群結隊,鳥語花香,森林覆蓋率達85%。島上地勢北高南低,北坡海蝕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坡海灘綿延,水清沙潔。島上氣候宜人,具有春冷、夏涼、秋暖、冬溫和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2℃左右,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之地。劉公島風景區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12.6°C。由於受海洋影響,夏季氣溫較內陸低,平均溫度24°C。降水量940—1073.7毫米,是威海市市最濕潤的地區。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劉公島為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及季風進退明顯。但由於四面環海,地形複雜,形成了明顯的地區性差異:雖屬大陸性季風氣候,但具有海洋性季風氣候的特點,與相似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具有冬暖、夏涼、春冷、秋溫及溫差小、風大、霧多、雨水充沛等特徵。最佳旅遊時間:夏秋兩季。景區
劉公島,為山東省威海市海上的天然屏障,在國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時,在島上設電報局、水師學堂、建北洋海軍提督署、鐵碼頭,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誕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就發生在該島東部海域。如今,它成為著名的旅遊觀光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有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牌坊,有北洋水師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舊址,有甲午海戰期間功不可沒的北洋水師鐵碼頭和古炮台,有紀念甲午英烈的北洋水師忠魂碑,有展示中國兵器發展史的中華兵器館,有保持原始風貌的國家森林公園,有通過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再現甲午海戰壯烈場面的甲午海戰館。其中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收藏大量珍貴文物,從海底打撈的水師巨型艦炮,重20多噸,世界僅存,令人嘆為觀止。館內通過文物、圖片、蠟像、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北洋水師及甲午戰爭的歷史面貌,使人如臨其境。劉公島不僅是中日甲午戰爭紀念地,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遊覽完整個劉公島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其中遊覽劉公島博覽園大約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大約需要2個小時。大家可以選擇乘坐遊覽車環島一周,領略到劉公島的全貌,全程10分鐘,每次20元。
景區票價:
一、138元票,含往返船票、景點門票(博覽園、鯨館、熊貓館、長鬃山羊梅花鹿館等),包含景點門票和船票,但不包含纜車。
二、優惠政策:
1、對身高1.2—1.4米的兒童及中國小組織的夏令營學生,實行半價優惠;
2、現役軍人、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人員、1.4米以上未成年人(含18周歲)、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景點門票實行半價,85元/人次[31元+(69+38)元/2]。學生票如沒有學生證,有戶口本也行;
3、殘疾人、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31元/人次;
4、殘疾軍人,15元/人次;
5、對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所有票。
博物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開館於1985年3月21日,屬紀念遺址性博物館,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以豐富的歷史遺蹟和特色鮮明的陳列挺秀於中國博物館之林。其轄屬保護管理的“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包括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鐵碼頭、黃島炮台、旗頂山炮台、東泓炮台、日島炮台等共28處紀念遺址,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開放參觀的有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丁汝昌紀念館、黃島炮台與兵器館、旗頂山炮台、東泓炮台等。館內藏歷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文物資料200多件,打撈艦船文物標本300多件,其中濟遠艦雙主炮,為當今海內外所僅有,堪稱“鎮館之寶”。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先後被共青團中央公布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公布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國十大“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7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題寫館名。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陳列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陳列館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中。該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於2005年3月啟動建設,2008年對外開放。
該館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中科院院士彭一剛教授設計,該建築構思大膽,造型獨特,創造性地將象徵北洋海軍艦船的主體建築與巍然矗立的北洋海軍將領塑像融為一體,被譽為“20世紀中華百年建築經典”。
該館以《甲午戰爭:1894—1895》為基本陳列,共展出珍貴甲午戰爭歷史圖片650多幅,複製了大量甲午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還原再現了多個超寫實人物塑像場景,如:“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場景”、“李鴻章在馬關談判場景”等,開闢國內首個“黃海海戰”3D影視廳,聲光電與多媒體複合再現“威海衛保衛戰”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還有大量反映甲午戰爭的巨幅油畫和巨型雕塑。整個展館分為“序廳”、“甲午戰前的中國和日本”、“甲午戰爭”、“深淵與抗爭”、“尾廳”這五個部分。
該館陳列展覽由國內著名的魯迅美術學院藝術裝飾工程總公司高水準設計、製作,綜合運用先進的陳列展示手段,代表了當今陳列館展覽的最高水平,融真實性、可觀性、參與性、趣味性於一體,極具視覺衝擊力、精神震撼力和感染力。著名作家陳運和寫詩《劉公島》,稱之“一艘永不沉沒的軍艦經過滾滾的甲午風雲疾駛行進甲板上站著中國近代史曾一度威風凜凜站著丁汝昌站著鄧世昌站著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劉公島腐敗社會的見證劉公島一代英烈的化身”。
該館陳列展覽由國內著名的魯迅美術學院藝術裝飾工程總公司高水準設計、製作,綜合運用先進的陳列展示手段,代表了當今陳列館展覽的最高水平,融真實性、可觀性、參與性、趣味性於一體,極具視覺衝擊力、精神震撼力和感染力。
該館在參觀遊覽軟硬體配備方面,注重人性化服務,實現全館無障礙參觀服務,展廳配備中央空調,設有觀眾休息區,整體遊覽環境舒適宜人。
北洋海軍提督署
北洋海軍提督署建於1887年,占地17000平方米,又稱“水師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中心,當年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就在這裡謀劃指揮軍事事宜。
北洋海軍提督署系清代磚木舉架結構建築,古樸典雅,穩重大方。整體建築按中軸線建前、中、後三進院落,每進有中廳、東西側廳和東西廂房。前、中、後院中廳分別為禮儀廳、議事廳、祭祀廳。各廳廂院落廊廡相接,雕樑畫棟,結構嚴整。院內東南角有演武廳一座,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體,屋宇高闊,廳內寬廣,內有挑檐式舞台一座。189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到威海巡閱北洋海軍,曾在此處觀禮,並在廳前檢閱艦隊操演。
北洋海軍提督署正面大門上方,懸掛李鴻章題“海軍公所”匾額。兩側邊門,分別繪有秦瓊、敬德神像,描金點漆,肅穆威嚴。大門外東西兩側各置樂亭一座,為慶典、迎賓的鳴金奏樂之所。樂亭前面,建有東西轅門,樣式恰似古典牌樓。門前廣場對稱豎立旗桿兩支,青龍軍旗迎風獵獵,頗壯軍威。西轅門以西20米處,建二層瞭望樓一座,登樓遠眺,港內艦船活動盡收眼底。
丁汝昌紀念館
丁汝昌紀念館原為丁汝昌寓所,建於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後,丁汝昌攜家眷進居劉公島,在此居住達六年之久。該建築為磚石結構,由左中右三套院落組成,占地約15000平方米。西院為內寓,東院為侍從住房,中院為丁汝昌辦公會客的地方。中院與東、西院有圓門相通,如今陳列著丁汝昌生前用過的部分家什、字畫;院內有一株百年紫藤,是丁汝昌親手所植,至今仍根深葉茂。大門兩側為門房,如今是介紹丁汝昌生平的展室。寓所門前,矗立著高3.8米的丁汝昌銅像一尊。東西兩側建有紅柱飛檐的六棱形涼亭。
威海水師學堂
威海水師學堂建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占地約20000平方米,現存有東西轅門、照壁、堞牆、小戲台和馬廄等,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處有跡可尋的水師學堂。當時,水師學堂總辦由提督丁汝昌兼領。1889年冬,從上海、福建、廣東等地招收學生36名,另有10名學生附學,共46名。1890年5月,海軍學校開始授課,課程設有英文、幾何、代數、駕駛、天文等,並配有敏捷、康濟、威遠、海鏡四艘練船,供教學用。水師學堂共開辦四年,畢業一屆30名駕駛生。中日甲午戰爭後,劉公島陷落,水師學堂也毀於戰火。2004年6月威海水師學堂修復開放。
鐵碼頭
鐵碼頭是北洋海軍艦艇的停泊之所,由道員龔照璵主持設計建造,1891年竣工。鐵碼頭墩樁用厚鐵板釘成方柱,徑四、五尺,長五、六丈,中間灌入水泥,凝結如石,直入海底,漲潮時可停靠萬噸輪船。甲午戰爭後,碼頭雖然幾經維修改造,但基本維持原貌。1971年,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建了突堤“丁”字形引橋。至今仍為人民海軍所使用。
炮台
劉公島上有清代炮台6座,分別位於黃島、麻井子、旗頂山、迎門洞、東泓、南嘴,與南北兩岸炮台遙相呼應,均由德國人漢納根設計。除炮台外,還建有與之配套的地下通道、兵舍、彈藥庫等,並相互貫通。炮台使用花崗岩砌築、水泥灌漿,施工嚴謹,造型巧妙,堅固實用。其工程規模之浩大,結構之複雜,令人讚嘆。
龍王廟
龍王廟建於清代,占地近3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古樸典雅,美觀大方,有前後殿,東西廂房,均為舉架木磚結構,正殿中間塑有龍王像,神氣活現,左右站列龜丞相和巡海夜叉。兩邊牆壁繪有古代傳說故事壁畫,形象逼真。東廂房陳列兩塊石碑,分別題刻“柔遠安邇”和“治軍愛民”碑文,均為光緒十六年劉公島紳商為丁汝昌和張文宣所立。舊時,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龍王生日這天,島里島外的漁民紛紛進香跪拜,祈求龍王保佑海上平安。甲午海戰前,凡過往船隻要在島上停靠,皆來此拈香祈福,北洋海軍也信奉龍王,一時香火旺盛。丁汝昌殉國後,其靈柩曾厝置此處。後來島上居民在廟內設其牌位,四時祭祀,所以龍王廟又名丁公祠。
劉公島博覽園
劉公島博覽園是劉公島管委會興建的一處融歷史文化與影視科技於一體,集古典建築與園林藝術於一身,匯甲午風雲、英租歷史、劉公文化、海權文化、海洋文化於一園的綜合性景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包括六大展區,因其展示內容廣博故而得名博覽園。劉公文化區
始建設於1994年,屬仿清式建築,包括一個正殿、兩個偏殿以及鐘樓、鼓樓,殿內精選上千種天然彩色玉石精雕細琢而成的彩玉壁畫,生動講述了劉公島的歷史變遷以及漢末皇子劉民漂泊至劉公島並在島上扶危濟困的歷史佳話,精彩演繹了劉公島的根源文化――劉公文化。民俗文化區
改建於2000年,仿古建築與江南園林融為一體,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與溫州歐塑等傳統工藝交相輝映,生動展現了國內獨一無二的青銅水琴、世所罕見的千年鯨骨、如夢似幻的海市蜃樓、巧奪天工的東海龍宮等亮點景觀,精彩紛呈,美不勝收。甲午文化區
其中的甲午海戰演示廳,通過目前國內最大的動感平台和全景式數字影院,真實再現甲午戰爭中的豐島海戰、黃海大戰、劉公島保衛戰等系列戰役,置身其中,眼前火光閃閃、炮聲隆隆,水中爆炸形成的沖天水柱及煙霧此起彼伏,仿佛置身於百年前那場驚濤駭浪之中,真切體驗甲午戰爭的悲壯慘烈。其科技含量之高、展示手段之先進、震撼力和衝擊力之強,都處於同類展館最高水平。海權文化區
包括與天壇、地壇並稱的中華海壇及一代名樓望海樓。氣勢磅礴的海壇之上,56條石雕飛龍盤踞其中,定海神珍巍然聳立,古代寶鼎雄渾大氣,登臨中華海壇,使人頓感海疆之遼闊,海洋之博大,海權之重要。望海樓始建於唐代,系登州刺史為迎候武則天東巡所建,名噪一時,後毀於戰亂。在原址復建的望海樓,高約九丈,為博覽園最高點,分為春福廳、夏祿廳、秋壽廳、冬禧廳四層,樓內匯集了國內20餘位頂尖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品傑作,文化底蘊豐厚,藝術品味極高,堪稱文化殿堂、藝術寶庫。英租文化區
英租威海衛歷史博物館,通過大量的歷史照片、影視、蠟像、雕塑等展示手法,真實再現作為聞一多先生筆下“七子”之一的威海衛被英國強租32年以及劉公島被英國強租42年(即被強租32年,續租10年)的辛酸歷史,讓人們穿越時空隧道,重回一百多年前的威海衛和劉公島。海洋文化區
園內的鯨館是一處以實體標本展示為主的海洋科普展館。館記憶體放著目前世界上岸最大的抹香鯨(長19.6米,體重50.1噸)的表皮、骨骼以及重要器官的標本。這條抹香鯨創下了四個“最”:原始鯨體保存最好;表皮切片最少,只有3片;骨骼位置數據最齊全;製作時間最短。劉公島博覽園自開業以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展示手法、高雅的藝術品位、一流的服務水平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堪稱解讀劉公島數千年滄桑的“百科全書”。
國家森林公園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4000多畝,園中有60多種植物競相生長,樹木以黑松為主,整個公園蔭天蔽日,流翠滴綠,另外還有梅花鹿等數十種野生動物棲息其中。北洋海軍忠魂碑
北洋海軍忠魂碑是1988年10月為紀念北洋海軍成軍100周年而建,呈六棱形,高28.5米,上部正面是“北洋海軍忠魂碑”七個金黃大字,下部碑文兩側是北洋海軍將士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群體浮雕。遠遠望去,此碑好似萬綠叢中刺向藍天的一把寶劍,象徵著中華民族反抗異邦侵略的不屈靈魂。
五花石
劉公島北部海水深邃,藍中透黑,經常有巨浪翻滾,古人認為這裡是東海龍王的潛居之處。傳說,當年十餘名牟平能工巧匠乘船外出做工,路過劉公島,碰巧龍王正為修建龍宮人手不足犯愁,龍王得知後,派蝦兵蟹將把他們擄到龍宮,命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將龍宮建好後,方可回家。這些石匠、木匠害怕將來回不了家,在用五花石建龍宮的檐角時,故意建得很高,一直延伸到劉公島北坡的岸礁上。五花石是水中寶石,經水浸浪濺,便顯出紅、黃、灰、白、黑等不同色彩,與藍天、碧水相互交映,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龍宮完工後,龍王賞賜這些能工巧匠金銀財寶,並直接將他們送回牟平北海。五花石就成為這些人為龍王做工的見證。
板礓石
在劉公島的北坡岸邊,有數塊巨大的天然板石順坡而下,直抵海中,形似生薑連線在一起,因而得名板姜石,後演變為板礓石。因板礓石延伸入水,高低如階梯,便於攀引,成為天然碼頭。當年劉公捕魚而歸,常在此靠岸上島。
聽濤崖
在劉公島的北坡有一處山崖,背依青山,面臨大海,山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山下懸崖絕壁,陡峭險峻。每當大風來臨,驚濤拍岸,似雷霆萬鈞,松濤呼嘯,如萬馬奔騰,松濤聲與海濤聲融為一體,懾人魂魄,故名“聽濤崖”。
貝草嘴
在劉公島的最北端,有一突出的山嘴,視野開闊,明清時曾在此設瞭望哨。由於這兒生長著一種繁茂旺盛、與人高矮相近的貝草,因而被人們稱為貝草嘴。當年倭寇來犯,曾於白天藏匿其中,欲趁夜晚攻占劉公島。被守島官兵發現後,官兵藉助風勢,火燒貝草,倭寇頓時狼奔豕突,跳入海中,淹死大部,其餘俘虜。以後長時間倭寇不敢登入來犯。貝草還是一種耐澇植物,古時候島上居民用貝草建屋頂,冬暖夏涼,不易腐爛,經久耐用。劉公島的最東端——東泓,那可謂整座島上所剩不多的原北洋海軍軍事建築,北洋海軍在那設24厘米和12厘米口徑平射炮各2門,7.5厘米口逕行營炮各6門,速射炮4門,炮火可及劉公島東海面及南北兩口,主要與日島,南邦炮台封鎖南口,在劉公島保衛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旅遊
交通
1、旅遊船負責威海至劉公島輪渡任務的旅遊船共有22艘,全部為鋼殼或玻璃鋼結構,客位100-200人不等,單程航行時間平均為15分鐘,該航線於2001年被交通部授予“文明航線”稱號。此外,還開設了海上環繞劉公島遊覽航線,乘旅遊船環繞劉公島一周約40分鐘。2、索道站
從劉公島丁公路前往旗頂山炮台參觀可以乘坐旅遊索道。索道採用單線循環固定抱索器雙人吊籃式設計,線路全長708米,運行速度每分鐘60米,運量每小時300人,共有9座支架,60個吊籃,線路最高處達22米。操縱平台採用先進的液壓技術,保障了索道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乘坐索道上山,可以免費進入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遊覽。
3、遊覽車
在景區主幹道丁公路和鄧公路遊覽可以乘坐開放式遊覽車,沿途主要有:旅遊碼頭—水師廣場—文化廣場—劉公島博覽園—索道站—劉公島東村—國家森林公園—丁汝昌紀念館—水師學堂—黃島兵器館—軍威展覽館—鐵碼頭—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汽車站(火車站)——→劉公島客運中心
公車:乘坐公車K1,K2,K3,1,12,52,53,101等在北竹島站下車東行一公里到達;
市區威高廣場(華聯)站乘坐32路車在劉公島旅遊碼頭下車;
市區威高廣場(華聯)站乘坐10路車在威海二中北校區下車東行600米到達。
導遊
劉公島遊客中心位於劉公島島內碼頭候船廳東北角,占地約100平方米,設施配備齊全,可為廣大進島遊客提供導遊、休息、問詢、就診等服務。現中心配備專業導遊人員30多名,擁有良好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能為散客及團體提供全面準確、周到溫馨的導遊講解服務;配備值班醫生1名,並備有一些常用急救藥物。
餐飲
1、劉公島賓館位於劉公島島內碼頭東部約1千米處,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乘坐島上遊覽車5分鐘即可到達。賓館南向大海,背靠青山,西側毗鄰島上主要景點劉公島博覽園及索道站,環境優雅。賓館擁有普通標準間、豪華標準間、經濟間和套間等各類客房共19間,房內設施設備齊全。配有閉路電視、高速寬頻上網。餐廳配備正宗魯菜廚師打理,豐儉由人,使您身在外卻平添回家的感覺,是您理想的小住之所。入住劉公島賓館會讓您倍感親切、方便、舒適、安全、衛生、周到。
2、劉公島人家
位於劉公島旅遊主幹道丁公路中部,交通便利。酒店以生猛海鮮為主打菜品,可以提供各種具有膠東特色的海鮮佳肴。酒店裝修獨具特色,為半露天式環境,遊客在品嘗海鮮的同時,還可欣賞海邊美景。自開業以來,酒店的美食與優美的環境每每贏得來往遊客的稱讚。
劉公島的美食以烹製海味而著稱,特別是海鮮貨、小海貨的製作更具特色。菜餚特別講究刀工、拼擺花樣、火候和味道,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方法多採用扒、溜、炸、炒、煎、蒸、烤等,主要風味菜有紅燒海參、手扒對蝦、芙蓉干貝、紅燒海螺、油爆“天鵝蛋”、薑汁螃蟹、清蒸加吉魚、油炸萬壽菜、威海清湯等。
購物
劉公街位於劉公島水師廣場北側,是一條半地下式、長達190米的購物一條街,主要商品有韓國服飾、韓國工藝品、韓國食品、威海特色海產品及漁具等。
娛樂
劉公島文化廣場位於劉公島水師廣場東側,配有舞台、供遊客休息用長椅、音樂噴泉等設施,每逢旅遊旺季,劉公島藝術團就會在音樂噴泉的映襯下,為廣大遊客進行歌舞表演。票價
1、劉公島景區進島票價格確定為138元/人次,索道60元/人(往返),環島游60元/人,坐遊覽車20元/人;劉公島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及各歷史遺址不再收費。2、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免費開放。
3、劉公島景區進島票價格與劉公島博覽園門票價格整合後為138元/人次。
4、其他優惠政策
(1)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所有票;
(2)殘疾軍人免景點門票,船票半價15元/人次;
(3)身高1.2-1.4米兒童進島票和景點門票均實行半價,85元/人次;
(4)60周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免景點門票,31元/人次;
(5)現役軍人、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人員、1.4以上未成年人(含18周歲)、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景點門票實行半價,85元/人次[31元+(69+38)元/2。
劉公島輪渡遊船時刻:
旺季進島班船:7:00-16:30齣島班船:10:00-17:30;
淡季進島班船:7:30-15:00齣島班船:10:00-15:30(具體時刻會因天氣原因而變化)
劉公島博覽園:含門票內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含門票內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陳列館:含門票內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含門票內
森林公園索道(往返):60元
遊覽車:20元
海上環島游:60元
季節
劉公島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2°C左右,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之地。活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國人勿忘國恥,激發國民的民族正氣和使命感,劉公島邊防派出所專門組織此次活動。活動中,該所女警組成愛國主義宣講隊,克服炎熱酷暑,向過往遊客發放小國旗、講解歷史,過往遊客紛紛駐足,駐島海軍、消防等部隊官兵也被這種氛圍感染,踴躍加入活動,大家在寫有“緬懷先烈、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條幅上籤名,官兵們與遊客一起揮舞國旗,高唱國歌,表達愛國之情。簽名結束後,愛國主義宣講隊分組為遊客和海軍官兵義務講解甲午海戰歷史,普及愛國主義教育知識。交流
繁星點點
台灣同胞贈送大陸的珍貴動物長鬃山羊“喜洋洋”、“樂羊羊”和梅花鹿“繁星”、“點點”2011年4月16日抵達山東威海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威海市政府當天舉行隆重的入住儀式。台灣同胞贈送給大陸同胞的長鬃山羊和梅花鹿已於16日早上8點從台北啟程赴山東劉公島定居,台北市立動物園15日為兩對動物寶貝舉行歡送儀式。大陸“迎親團”由威海市常務副市長趙熙殿等10人組成。台北市與威海市互贈紀念品。
據中新網訊息2008年11月3日,兩岸“兩會”(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領導人完成歷史上首次台北會談,並通過簽署協定使兩岸“三通”成為現實,兩岸關係由此邁出歷史性一步。會談期間,“兩會”共同宣布了兩岸互贈大熊貓、珙桐樹與長鬃山羊、梅花鹿。
“兩會”達成互贈珍貴動植物意向後,雙方即著手準備。
2008年12月23日,台灣長榮航空公司的“熊貓專機”搭載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和17株有“綠色大熊貓”美譽的珙桐樹苗啟程赴台。“團團”、“圓圓”當晚抵台後即入住“新家”台北市立動物園。珙桐樹苗則被送往宜蘭福山植物園。
大陸贈台動植物順利完成後,台方回贈大陸珍貴動物進展備受關注。2010年4月19日,經過嚴格挑選程式後,台北市立動物園正式選定回贈大陸的長鬃山羊與梅花鹿各一對,並為這兩對“小寶貝”舉辦征名活動。經過民眾票選,雄雌長鬃山羊、梅花鹿獲名“喜羊羊”、“樂羊羊”,“繁星”、“點點”。
在兩對動物寶貝即將啟程赴大陸定居之際,台北市立動物園4月15日懷著“嫁女兒”的心情為它們舉行歡送儀式,由威海市常務副市長趙熙殿等10人組成的大陸“迎親團”出席了儀式。動物園為它們特地準備了12項“嫁妝”,既有它們喜歡吃的樹葉、飼料和食器、響板,又有象徵著“早生貴子”的傳統嫁妝花生、桂圓,還有台灣特產茶葉、鳳梨酥。
現公長鬃山羊“喜羊羊”即將6歲,經過訓練後早已不怕生。剛滿3歲的母長鬃山羊“樂羊羊”身材嬌小,喜歡躲在安全的小角落裡玩耍。公鹿“繁星”已有5歲半,相當健壯。不到3歲的母鹿“點點”則天性嬌羞,一有風吹草動就躲進草叢中。
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趙明傑表示,這兩對動物寶貝移居劉公島後,如果配對順利,最快年底或者明年初就可能有小寶寶誕生。
在台灣方面著手準備的同時,大陸方面也在為這兩對來自寶島的珍貴動物的挑選最適宜的“新家”。經過考察和論證,山東威海最終從湖南長沙、湖北荊門、福建福州等眾多城市中勝出。
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工作,劉公島森林公園已經為梅花鹿和長鬃山羊準備了圈舍以及配套的動物醫療室、監控室、地暖等設施,並根據台灣專家的意見進行完善。
為了確保這兩對“寶貝”在大陸更好地生活,劉公島森林公園與台北動物園不斷派遣相關人員對動物新家的環境、食物配方、管理方式、繁殖、動物訓練及醫療等工作相互交流,已準備就緒。
歷史文化
—座島的得失,能關乎—個千年古國的近代命運,所謂“同種同文”的黃皮膚、黑頭髮兄弟會由此掙扎於“狩獵場”長達半個世紀,而且餘波至今。這座小島就是劉公島。世若棋局,島如棋子,體量雖小,卻關乎全局。3.15平方公里的劉公島,舊影新照——對比牽繫當下的你我。
炮台演變
劉公島諸炮台史料演變劉公島諸炮台的存在和名稱,按史料記載順序,依次為:戰前清朝官員奏摺,戰中官員書信、電文,戰後日軍統計,今人著述等四大來源。1889年陰曆十一月二十,一個叫薩承鈺的候補知縣從台灣基隆開始,考察中國海防各炮台。1890年陰曆七月二十,薩抵威海,以下是他關於劉公島炮台情況的匯報,“……劉公島,北口建地阱暗炮台,台式系深掘地基,以為地阱形如滿月,中藏阿蒙士莊新制後膛地阱鋼炮二尊。島之北有黃島焉,山下築一土堤,陸路可通;島之南有日島焉,四面環海,山勢突兀,現建地阱暗炮台,安炮位二。”考察報告以《南北洋各炮台情形書》為名於次年十二月間完成,堪稱中國近代第一本海防情報彙編。薩以黃島為“北”,稱北口建地阱炮兩尊,顯指公所後炮台,可見,1890年的劉公島上只有公所後炮台建成。
一年後的1891年時逢三年一屆的北洋海軍會操,這也是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後的首次大校閱。當年陰曆四月二十五,李鴻章乘船來威海衛檢閱,事後,在五月初五上奏的《巡閱海軍事竣折》中,北洋大臣提到自己的旁系姻親、劉公島基地護軍統領張文宣,“劉公島橫據口門,勢甚扼要,副將張文宣所帶護軍於島北新築地阱炮台,鑿山通穴,夾層隧道,安設二十四生特(厘米)後膛炮,機器升降靈速非常,能狙擊敵船,而炮身蟄藏不受攻擊,為西國最新之式。又於劉公島西連線黃島上,設炮台一座,跨海通道,工力尤艱。”前後比較,可看出到1891年黃島炮台已築成。
三年後的1894再值海軍大閱,李鴻章於陰曆四月十五到威,十七日調集北洋海軍兵艦校閱。值得一提的是,有日本軍艦前來“參觀”,譽稱北洋海軍“節制精嚴”。此次,李鴻章在陰曆四月二十五上奏的《校閱海軍事竣折》中稱,總兵張文宣於劉公島南咀填築炮台一座……在劉公島山頂上築一道長約10里的護牆,南咀築土牆一道,黃島又填築了一座地阱炮,所謂“南咀炮台”首次出現。是年陰曆六月二十三豐島海戰爆發後,張文宣於十月初八呈文李鴻章,稱高場營炮台七月內大工已竣、大頂子炮台趕造台基。至此,戰前中方資料中,關於劉公島諸炮台,有公所後、日島、黃島、南咀、高場營、大頂子等六座炮台記錄在案。
劉公島基地陷落後,歷史話語權轉到了日本占領軍手中。1895年2月17日,日艦隊入港,21日,日軍陸地測量部的人上島,循黃島、公所後、旗頂山一線,由西向東,拍下了他們的戰果,著重點是鐵碼頭東西一帶建築和港內艦船、黃島炮台、信號台、電燈台等。
據此,戰後日軍參謀本部編輯出版了《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此書第34章以“威海衛軍港炮台兵備及布設水雷數(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中旬)”為題,以表格形式登記了劉公島諸炮台。
炮台舊影新照之間有蹊蹺
對照今天,當年日軍關於劉公島炮台群的登記存在多點蹊蹺,耐人尋味。
2011年3月5日,從黃島開始,記者循山脊向東實地踏訪劉公島。中午時分,到達所謂旗頂山炮台,向東眺望,兩座山頭南北分布,高度大體相同。對照其位置關係和高度,正是當年日軍陸地測量部拍攝的“威海衛港劉公島信號台及電燈台”。
從旗頂山向東約200米是一座平整的山頭,其上有一座三層六角尖頂紅琉璃瓦亭子,這是劉公島森林公園觀望台,當年是劉公島基地的信號台。由此折向東北約100多米,則是一座石山,這是當年的劉公島電燈台,也就是探照燈台,用於監視狹窄的威海灣北口。看老照片,信號台、電燈台所在的兩山似乎南北並列,在一條直線上,其實是東西錯開的。
由電燈台眺望東南,視線越過松林,右側有一座小山頭,遠處海中是大泓島。這個布局與1895年2月21日日軍陸地測量部的“威海港劉公島電燈台之東南高地處之東南尖炮台之遠景照”一致。舊照中有小字註解:“右方隆起部之上,備一門克式九珊炮,其下是家屋和兵舍。”那門炮位於山頂一個半地下式炮台中,炮口正對威海灣北口,今天這座山頭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迎門洞炮台。
但與今天“迎門洞炮台”的圓形下沉式炮位不同,老照片中的炮位是直線豎牆下沉式,考慮到後來英租的1898年至1904年間,出於牽制俄國的戰略需要,英殖民當局對劉公島作為遠東軍事要塞的初期定位,炮台形制之變不難理解,但一門炮的配置原則是一脈相承的。
《日清戰史》附錄沒有記錄“迎門洞炮台”,日軍“陸地測量部”也沒有專門給它拍一張照片。這點遺漏與他們拍攝威海衛南北幫炮台時的認真不一樣。拍攝南北幫炮台時,即使在沒有發生戰鬥的威海衛後路九峰頂炮台,日軍也拍攝了一張照片。
更大的蹊蹺出現在今天劉公島標誌性建築之一的“旗頂山炮台”。在這個位置,陸地測量部拍攝了那張“威海衛港劉公島信號台及電燈台”,卻沒有拍攝山上的炮台。要知道,在1949年之後的今人著述中,這裡可是被記錄裝備四門240毫米大口徑加農炮的,這一遺漏似乎不是日式風格。
鐵碼頭那片海更清靜了
除炮台、鐵碼頭及周邊海軍公所,丁汝昌寓所也是陸地測量部的重點目標。那時沒有廣角鏡頭,他們從海軍公所向西直到鐵碼頭,連拍三張,記錄了21日當天日本聯合艦隊靠泊鐵碼頭港區的情況,其中透露出豐富的信息。
舊照“威海衛港劉公島市街及同港內諸船艦集合圖(其四)”中,畫面右中兩根傾斜的桅桿之間是北洋海軍劉公島基捷運碼頭南梢,當時就有一個短“T”形引橋。兩根傾斜海中的船桅則是在2月6日凌晨日軍魚雷艇隊第二次入口偷襲作戰時,被魚雷擊沉的北洋海軍練艦“威遠”。
近處海面正中船型稍大、乾舷較高的是北洋海軍3艘蚊子船。其中,雙桅、單煙囪的兩艘,另一艘無桅桿,應是“鎮中”或“鎮邊”。3艘蚊子炮船靠近鐵碼頭一側是兩艘乾舷更低的魚雷艇,蚊子船另一側是4艘日軍魚雷艇。魚雷艇是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聯合艦隊贏得勝利的決定性裝備,在劉公島,正是它們重創定遠,擊沉來遠、寶閥、威遠。富有諷刺意味的是,它們居然和威遠如此之近。
順著鐵碼頭延伸線向南,兩艘高幹舷的運輸船之間,正是當時殘存的北洋三主力艦(另兩艘是濟遠、平遠)之一的“廣丙”號。4艘魚雷艇正南,有一艘雙桅桿、單煙囪的小型軍艦,個頭明顯比“廣丙”小,這是日本聯合艦隊的四艘赤城級炮艦之一。
岸上建築群西部,有前後兩領屋脊卓然不群,高出他屋,顏色更深,這是現丁汝昌的寓所。島上茂盛的松林遮擋攝界,記者只找到一個角度,以鐵碼頭南端為參照,拍下現景,拍攝點位要比舊照偏西,丁汝昌寓所被擋在新景攝界以東。新老對比,找不到任何一領相同的屋頂,北洋海軍時期的中式傳統小青瓦屋頂都消失了,變成了高煙囪、大跨脊房屋。
其它相關
景點級別:AAAAA
門票價格:套票138元/人
自然景觀:沼澤,濕地,河谷,鄉野,海濱,海域,島嶼
適合人群:家庭,個人,情侶,公司,朋友,小孩,老人
最佳時間: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出遊方式:參團、自駕游
景區類型:休閒度假、海島
正式投入使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金煜)今日上午,山東威海劉公島上的釣魚島主權館開館。此前,福建、浙江等地曾舉行各類釣魚島主權展覽,而專門為之設立紀念館,這是第一個。國家海洋局方面表示,將支持威海劉公島繼續豐富、充實該館,收藏包括保釣人士紀念物等在內的各類釣魚島主權相關的物品,將之建設為永久性的釣魚島主權館。
該館也獲中央批准,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一部分。
“為什麼要建這個館?是為了守護歷史,守護尊嚴。”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主任蓋廣生今日上午在開館儀式時說,“中國領土很大,但每一寸土地都要守護。”
目前館內展示的主要是一些圖片畫冊。劉公島管委會方面表示,準備將增加多媒體、影視、互動環節,也會不斷增加藏品,他們也希望能收藏此前保釣人士用過的物品。
劉公島是威海市最大的島嶼,以島上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北洋水師海軍提督署遺址、甲午戰爭古炮台遺址等著稱。
榮譽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劉公島國家級海洋公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等等。威海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威海,一座美麗的海濱旅遊城市,素以風光旖旎、清潔衛生、氣候宜人著稱。 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東端,三面環海,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北與遼東半島相對,西與煙臺市接壤。 |
景點 | 成山頭風景區 | 海驢島 | 始皇廟 | 秦漢文史館 | 西霞口野生動物保護區 | 劉公島 |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 劉公廟 | 甲午海戰紀念館 |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 | 中央電視台威海影視城 | 聖經山 | 聖水觀 | 鐵槎山 | 赤山法華院 | 天鵝湖旅遊度假區 | 國際海水浴場 | 裕霞苑 | 神鵰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 環翠樓公園 | 銀灘旅遊度假區 | 榮城 | 文登 | 仙姑頂旅遊區 | 海上公園 | 威海公園 | 泛華高爾夫俱樂部 | 石島 | 花斑彩石旅遊風景區 | 聖水宮 | 提督署 |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 | 定遠艦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