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秀英炮台

海南秀英炮台

海南秀英炮台,位於海口市四郊海秀大道約6公里處的秀英村,是由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後,下令建造秀英炮台。

秀英炮台位於海口市四郊海秀大道約6公里處的秀英村。始建於1887年,清光緒七十年(1891年)建成,是為抗禦法軍入侵而建造的,與虎門、吳淞、大沽並稱為中國四大古炮台。秀英炮台由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五座炮台組成。五座炮台東西並列成一條直線,長達200多米,炮門面朝大海,四周有堅固的城牆環抱。一八九O年,清政府為抵禦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
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後,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築
在離海岸約刪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臨下,遙控著整個瓊州海峽。有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鎮東、定西為三大炮台,振武、振威為兩小炮台。五座炮台自東向西成一直線,朝北並列,虎視大海,威風凜凜。五尊大炮均購自德國克虜伯炮廠。炮台設指揮室,背後有操練場和營房。整個台區占地3,3萬平方米。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也是中國古代規模較大的軍事設施之一。它與廣東的虎門炮台、上海的吳淞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炮台。秀英炮台,對考察海口市的歷史、軍事的地理地理變遷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炮台
秀英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抗日戰爭爆發後,1939年2月,日軍進攻海南。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前清老兵浴血奮戰,秀英古炮怒吼沖天,痛擊來犯日寇,譜寫了瓊崖人民不屈不撓、勇敢鬥爭的壯烈一頁。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海口地區的軍事防禦地位日益重要。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於1858年被迫簽訂《天津條約》,瓊州(海口)被西方列強劃為通商口岸。
現在,這處重要遺址被省政府正式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確定為海口市國防教育基地。19世紀80年代,爆發中法戰爭,法國企圖侵略中國西南,同時,東南海疆受到威脅。清朝為加強瓊州防務,於1891年修築秀英炮台,建成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炮台五座,各置大炮一門。

景點信息

門票價格:15元
開放時間:7:30-18:0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金龍橫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