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概況
秀山機場是重慶市的一個機場,位於秀山縣城西門外,建於民國31年(1942年),秀山有老機場和新機場之分。民國28年(1939年)長沙會戰開始,湘西芷江機場面臨日軍西進的威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在秀山修建飛機場,作為芷江空軍基地的備用機場。機場選址在秀山縣城西門外,占地1370多畝,航空委員會為此協調四川省政府成立“征工事務管理處”、“秀山機場工程處”等機構,負責民工徵集、資金撥付、施工及技術管理等職責。初期征工11000人,其中:秀山5000人,黔江、酉陽、彭水各2000人,自民國29年(1940年)2月5日(一說3月5日)開始夜以。繼日地施工,次年又突擊趕修,新征民工18500人,並徵集鄰近的湖南鳳凰縣、永綏縣和貴州松桃縣、沿河縣等縣民工數萬人,最多時達3萬餘人。最終在民國31年(1942年)5月建成秀山機場。土石方53.2萬立方米,征良田1375畝,機場面積91萬平方米,場面長為1300米,兩端寬為400—1000米,並修整出各型飛機使用的長1000米、寬250米南北向地坪一段,移交空軍第9總站118分站管理。
建設歷程
建設初期
秀山,地處渝、黔、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是抗日戰爭時期西南大後方一個交通樞紐邊陲重鎮。
這裡山川秀麗,物產豐富,境內丘陵平壩較多,素有小成都平原美稱。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進士出身的秀山知縣張廣楠為縣署大門題對聯一付:此邦亦號成都,四方雲山開沃野;勝地舊名高秀,一江春水繞邊城。
急建機場委員長親自督辦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先遷武漢,再遷重慶。日寇大舉進犯內地,湘西芷江機場臨近前線,處於戰爭威脅之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在秀山修建飛機場,以備適時將芷江機場轉移秀山。
重慶航空委員會為此協調四川省政府成立“征工事務管理處”、“秀山機場工程處”等機構,負責民工徵集、資金撥付、施工及技術管理等職責。
初期征工人數11000人,其中:秀山5000人,黔江、酉陽、彭水各2000人,四個縣各設一個民工大隊部,於一九四○年二月開工。機場全面動工前,鑒於路途遙遠、民工征送困難、設備簡陋落後、糧食醫藥缺乏等,各縣分呈疾苦,秀山縣長沈天如等12人聯名於一九四○年三月函“請航委府順秀山民情,停止另建機場”。
航空委員會當即著四川省臨時參議會復批:“建字第9133號公函收悉,查秀山機場工程已於二月五日開工,所有地價等費用均匯發秀山機場工程處,飭會同縣政府及地方公正士紳妥為發放在案,未便終止,特此復照。兼主席蔣中正”。
美軍援助
援助中國抗戰的美軍B—25轟炸機機組
撼天動地機場施工熱火朝天
此後,各縣以國防要工為重,急速征工督修,恐遭瀆職負國之罪。機場施工,夜以繼日,民工勞苦,撼天動地。第二年突擊趕修,新征民工18500人。在趕修中,還徵集鄰近的湖南鳳凰、保靖、永綏(今花垣)、乾州和貴州松桃、沿河等縣民工數萬人。參加修建的民工最多時達3萬餘人。
機場施工,全憑民工使蠻勁,一鋤一鋤地挖,一挑一挑地運,一簍一簍地背。整個施工現場,人山人海,黑鴉鴉的一片,從早到晚,挖高填低,肩挑背磨,顯示移山填海的恢宏氣魄和山寨民眾的剛強樸實。
他們在各縣帶隊工頭和護場兵士監管下,自八百公尺外取土以作填方,身體最強者,日運二十餘次,均行八十華里,終日往返,來回奔波,移運泥沙土石一千多萬方。
苦累交加民工生活苦不堪言
然而,民工生活、住宿條件極差,數萬民工擠住在臨時工棚,地面潮濕、四壁通風,蓋草稀薄、衣襟爛褸,雨天漏雨、寒天刺骨。尤其是外縣民工,背井離鄉,拋別妻兒,兩年不準回家,日久月長,苦累交加。夏暑烈日,衣衫汗臭瘡滿身;冬寒霜雪,蓑衣草鞋難保暖。
民工生活補貼被層層剋扣,缺糧少油,缺醫少藥。吃的是苞谷稀飯,一坨自貢石頭鹽在稀飯里浪一浪,或是咬一口生辣椒舔一下鹽巴喝一口稀飯下肚。他們終年在風霜雨雪中勞作,也無醫療和藥品,以致民工病餓而亡數以百計。
原住麻土坡陳顯楊老人回憶說:“我家原有三間瓦房,修飛機場那年,屋頭住黔江一個小分隊,有民工30多人,樓上樓下都扎(住)滿了。我親眼看見他們吃的是苞谷湯湯,無油無鹽,天天出工,勞累過度。又痢疾流行,無醫無藥。更悽慘的是病死後將腳腳手手捆綁起來,用扦擔棒棒抬出去埋在梅江河邊。兩年多完工後,一起回去的只有十多人了。”
抗戰鬥爭
通過邊區各縣數萬各族民工民眾艱苦勞作,一九四二年五月,秀山飛機場竣工。共作土石方53.2萬立方米,徵用良田1375畝,機場總面積91萬平方米,並修整出備型機使用的場面,長1000米、寬250米南北向地坪一段,移交空軍第九總站118分站養場管理。
秀山飛機場交付空軍站管理使用後,為西南大後方的抗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該機場曾先後降落各型飛機二十架次。其中一次是我戰鬥機在對日機空戰後,飛越秀山無油迫降;一次是盟軍飛機由芷江起飛去雲南,因氣候惡劣,美國飛行員迷迭航線迫降;一次是五架B51型戰鬥機降落加油維修,飛行員是中國人。隊長王慶義對空軍站人員說:“我們剛從南昌前線打仗回來,這次打下了日軍飛機十多架。”第二天飛機加油後,他們飛離秀山又去執行戰鬥任務了。
後記
秀山機場工程基本完工後,交空軍第九總站118分站養場管理。抗戰期間,先後降落軍用飛機約20餘架(次)。抗戰勝利後,空軍站搬遷,僅留4人看守器材。
1949午11月7日秀山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機場。
1954年2月13日,西南軍區空軍白市驛中心機場致函秀山縣人民政府:“遵照上級指示,為保證航空安全,凡對舊有飛機場必須進行一次調查整理,以便飛機發生故障時,作迫降之用。貴縣城沿之新、舊兩飛機場,劃歸我場管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未作專人前來調查,為此,請貴縣協助代為辦理此事,並附調查表式2份(略)。又1952年11月23日,貴縣來函關於1951年前所劃長、寬3000公尺之地皮2塊問題,經上級指示,除原有機場之地面需保留外,其餘不屬機場之地皮,仍歸貴縣處理。對原有機場之地面,請囑民眾妥為愛護,產禁入內放牧、任意開懇挖溝及其他建築,以防飛機迫降著陸時翻躍⑤”
1962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7822部隊奉命駐秀,接管機場,並開懇耕種建為部隊農場,以後又經多次換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