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亞利桑那菌病

禽亞利桑那菌病

禽亞利桑那菌病指的是禽類感染亞利桑那菌而引起的一類以腹瀉,腿麻痹,頸扭轉以及全身性的運動失調為症狀的傳染性疾病,可以感染人,使用抗生素類的藥物可以治療。

基本信息

概述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禽亞利桑那菌病,又稱阿利桑那菌症或副大腸桿菌病,主要發生於雛雞和育成火雞。該病是以腹瀉,腿麻痹,頸扭轉,運動失調,身體震顫為特徵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敗血性的細菌性人畜共患傳染病 。

病原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病原是亞利桑那菌,革蘭氏陰性,不產生芽胞的桿菌,有鞭毛,能運動。易被熱和普通消毒殺滅。

流行特點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該病主要發生於雛雞和雛火雞。4~6日齡雛火雞對本病最為敏感。鴨、鵝、珍禽、爬蟲類和哺乳類也感染。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可通過公雞的精液、種蛋及排泄物傳播。野雞、爬蟲類感染本病後,通過糞便將本病傳染給雞。該病對幼禽危害最大,死亡雞多為5周齡以內的雛雞,死亡率高達50%左右,1~15日齡雛雞死亡率達90%以上。火雞也有高死亡率。

主要症狀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病雛雞精神沉鬱,嚴重腹瀉,肛門周圍有大量的糞便粘狀;發生眼結膜炎、眼內充滿白色分泌物,眼瞼腫脹(如金魚眼),羞明流淚,眼球萎縮、混濁,繼而於視網膜上覆蓋有乾酪樣物質而導致一側或兩側眼失明。有些病例有共濟失調,角弓反張,雙翅下垂,呼吸急促。下痢、糞便呈黃綠色或帶血。食慾減少,飲欲增加,最後衰竭而死。
雛鵝感染本病,多呈急性經過,於1~2死亡。幼鵝呈慢性經過,於1~2周死亡。

雛火雞常見單側或雙側眼睛混濁、皺縮、失明,有的下痢,扭頸,有神經症狀,死前抽搐。

成年禽感染一般無臨診症狀。

病理變化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病雛呈典型全身敗血症,多數器官有退行性和壞死性變化。

主要表現在肝臟,肝腫大2倍~3倍,呈土黃色斑駁狀,表面有磚紅色條紋,質地鬆脆,切面有針尖大灰白色壞死和出血點,膽囊腫大,膽汁濃縮。心肌柔軟,心臟褪色或有的為紅紫色淤血,心臟表面,特別是心冠狀溝有小出血點;氣管內有少量尖葉性分泌物,肺淤血,肺部有綠豆大小乾酪樣壞死灶;部分腎臟色變淡,輕度腫脹,充血,並有少量尿酸鹽沉積;脾腫大;腦充血或出血,大腦積水明顯;十二指腸腸壁增厚,腸黏膜顯著充血,部分脫落,腸系膜上有小的乾酪樣病變。兩眼混濁,視網膜覆蓋有一層黃色乾酪樣滲出物。雛火雞一側或兩側眼球玻璃體存有滲出物,雛雞腹腔有未吸收的卵黃及乾酪樣滲出物。

實驗室診斷

禽亞利桑那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

取病死禽的肝、心血作觸片或塗片,用革蘭氏染色鏡檢亞利桑那菌。

用多價單因子抗血清作平板凝集試驗,亞利桑那菌不被多價抗沙門菌血清所凝集,可以鑑定本菌。微量凝集試驗也敏感。

動物接種試驗,取病禽肝臟製成1:5的混懸液,接種小白鼠3毫升,出現精神沉鬱,運動障礙,拒食,消瘦,麻痹等症而死,剖檢病死鼠有敗血病變,塗片鏡檢可發現亞利桑那菌。

亞利桑那能發酵乳糖是其特徵之一 。

防治

禽亞利桑那菌病-病雞剖解病變禽亞利桑那菌病-病雞剖解病變

對感染亞利桑那菌病的禽群,可採用大力士100毫升配200毫升注射用水稀釋成300毫升,混勻,每隻雞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0.2毫升,每天1次,連續3天。

預防用藥:母雞產蛋前7天,大力士100毫升加200毫升注射用水稀釋成300毫升,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0.2毫升,1次;對3日齡的雛禽用大力士配速效囊病寧按說明量兌水,自由飲用,連用3天,可有效預防禽亞利桑那菌病的發生。

發病禽通過消化道排泄病菌,污染飼料和飲水,因此要對雞舍和運動場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可用2%燒鹼消毒。

因該菌可通過種蛋傳播,能穿過蛋殼和殼膜進入卵內,孵出帶菌雛,因此要對種蛋、孵化器、育雛期做完好的消毒工作,可用乾淨細沙擦拭蛋殼沾有的污斑,福馬林高錳酸鉀熏蒸消毒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