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

漳平市

漳平(古屬漳州府漳平縣,寧洋縣),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位於福建省西南部,九龍江(北溪)上游,介於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之間,地處閩西的東大門,東毗永春、安溪,南連華安、南靖,西鄰新羅,北接永安、大田,外接廈門等閩南沿海發達地區,內聯閩、粵、贛腹地。漳平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縣,1990年撤縣建市。通行閩南方言漳州腔漳平話(部分地區如溪南新橋等接近泉州地區為泉腔)。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2.56億元,比上年增長8.8%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漳平市 漳平市

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同年,明兵克福建,擒元末一度統治福建近4年的陳友定。改路為府,共領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等八府。漳州路於1368年(洪武元年)改為府。龍巖縣隸漳州府。

1471年(明成化七年),福建巡撫據龍巖縣民林廷琥等建議奏聞獲準,析龍巖縣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縣,屬漳州。

1536年(嘉靖十五年)劃出聚賢里置大田縣。縣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

1929—1934年曾建蘇維埃政府,1949年6月21日解放。屬龍巖專區(地區)。

1956年寧洋縣撤銷,縣城雙洋鎮入屬。

199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為福建省第九個縣級市。

1996年11月成為省直轄市,由龍巖市代管。

行政區劃

1990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漳平撤縣建市(縣級市),以原漳平縣的行政區域為漳平市的行政區域。同年12月1日,漳平市正式成立。漳平市共設5個鎮,11個鄉,10個居民委員會,182個行政村,1703個村民小組。  

2013年9月30日漳平市撤消西園鄉、南洋鄉,設定西園鎮、南洋鎮,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4個鄉,26個居委會、176個村委會。  

2017年,漳平市轄菁城、桂林2個街道,和平、拱橋、永福、溪南、象湖、新橋、雙洋、赤水、西園、南洋、蘆芝11個鎮,官田、吾祠、靈地3個鄉;共25個居民委員會,173個村民委員會,901個自然村。市人民政府駐菁城。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漳平,地處戴雲山、玳瑁山和博平嶺三大山脈結合部。九龍江北溪橫切中部,將漳平分成南北兩半。地勢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傾斜,呈馬鞍形。中部沿江兩岸為漳平市地勢較為平緩的河谷、丘陵地帶。北部以新橋溪為界,東緣屬戴雲山脈南端的西南坡,西緣屬玳瑁山脈的東南坡。兩坡相向,構成狹長的新橋溪河谷地帶。其東,戴雲山支脈兩支由大田和安溪入境,向西南延伸至九龍江北岸。兩支脈間,形成溪南溪河谷地帶。其西,有玳瑁山支脈由北部的永安入境,分兩支向南延伸至南洋北部。兩支脈間,有雙洋溪蜿蜒南流,形成赤水、雙洋等山間盆地。九龍江以南,大部分地區為博平嶺山脈所盤踞。地勢高峻,四周群山聳峙,下浙溪流經中部,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永福山間盆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九龍江河谷趨降。  

氣候

漳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中部河谷地帶受海洋性季風影響,為南亞熱帶氣候。具有溫熱濕潤,雨水充足,冬短無嚴寒,夏長無酷暑,垂直氣候顯著,乾濕季節分明,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等特點。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漳平水資源豐富,境內溪流密布,河道坡陡流急,水域遼闊,水系發達,水質良好,九龍江北溪自西向東橫穿漳平市中部,其支流呈葉脈狀遍布漳平市。漳平市徑流豐富,水資源總量為28.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1萬立方米,高於中國和福建省人均水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水能資源33萬千瓦,已開發水能資源量32.49萬千瓦,其中裝機1萬千瓦以上水電站7座。

礦產資源

漳平全景 漳平全景

漳平市是福建礦藏較豐富的市份之一,已發現有煤、石墨、鐵、鉛、鋅、多金屬、鎢、錫、鉬、鉍、稀土及石灰岩、大理岩、螢石、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矽石、輝長——輝綠岩等礦產地近百處。以煤、石墨、鐵、石 灰岩、大理岩較豐富。經普查、勘探,新橋的大坑煤礦,赤水的掛山鐵礦,嶺兜的石灰岩礦,蘆芝的大深鐵礦,儲量達千萬噸至億噸。  

電力資源

至2004年底,漳平市電源總裝機54.2萬千瓦,其中火電(含餘熱發電)裝機42.4萬千瓦,水電裝機11.8萬千瓦。九龍江北溪貫穿境內,流域遼闊,支流密布,落差明顯,水量豐富,漳平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可供開發的水能蘊藏量29萬千瓦。且豐富的煤炭資源也為火電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森林資源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漳平是中國南方48個重點林區之一。漳平市林地面積383.5萬畝,占土地面積86.7%,有林地面積337.5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99.3萬畝,商品林23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7.9%,林木蓄積量1503萬立方米,位於全省前列。漳平市及永福鎮於2000年6月分別被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中國杜鵑花之鄉”。漳平作為全國南方48個重點林業縣(市)之一,已形成速生豐產用材林、紙漿林、松脂林、毛竹、油茶等大型基地。林業經濟是漳平市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生物資源

境內野生動物絕大部分為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現存約3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錢豹、蟒、白頸長尾雉、黑熊、水獺、麂、草鴞,棘胸蛙、穿山甲、貓頭鷹、啄木鳥、靈貓、山羊、蒼鷹、虎紋蛙、豪豬等。  

人口

美麗的九鵬溪 美麗的九鵬溪

境內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漢民族遷入閩西腹地,起自晉永嘉之亂。此後中原板蕩,歷經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金兵犯宋、漢人多次南遷,部分移居漳平,與當地民族融合,逐漸繁衍。


據考,唐末有曹氏定居赤水香山。北宋有劉、陳、盧等姓移居新橋、菁城、永福、溪南、官田等地。南宋末年有李、林、官、鄧、呂、張、黃、鄭、傅、易、蘇、顏、蔣、巫、俞等姓大量遷入。元明時有石、葉、余、凌、連、郭和楊、詹、麻、嚴、丘、洪、溫、廖等姓入籍。清及清以後遷入的有吳、王、許、唐、范等姓。
遷入漳平的漢民,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隨軍戍邊,留閩定居。其後裔逐漸繁衍移居漳平,如曹、陳、鄧等姓;二是墾殖謀生,遷徙入籍,如劉、盧、鄭等姓;三是為避戰亂,流徙落籍,南宋後遷入者多屬此類。

漳平戶籍統計始於明正德七年(1512),其時漳平市有4951戶,32583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劃出聚賢里1512戶合置大田縣,實存3439戶,33432人。此後因災荒、戰亂,明清易鼎,人口銳減逾三分之二,至清順治僅存萬人。雍正間推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賦”政策。自雍正十二年至道光十四年(1734~1834)百年間人口以一繁十,由12180人猛增至137181人。至宣統三年(1911)再升至187723人,為封建時代最高年。進入民國時期,因兵連禍接,社會動亂,人口銳減。據28個革命基點村調查,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被國民黨軍隊滅絕270戶,逼逃79戶,人口由4320人,減至2027人,減少過半。鼠疫自清光緒十四年(1888)傳入,斷續流行至1946年(民國35年),據不完全統計,染疫死亡者6000餘人。1941年春,天花暴發,僅象湖楊美村染疫死亡幾百人。1947年夏,山洪暴發,田園被毀,1.5萬人無家可歸。至1949年1月,漳平市人口僅剩76041人,比1911年淨減111682人,減少近五分之三。整個民國時期的人口再生產,呈現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負增長趨勢。

新中國建立後,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再生產出現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迅速增長的總趨勢。1956年增至10萬人,1976年逾20萬人,1990年達25萬餘人。比1949年底76096人,增長2.4倍。
人口自然增長大致可分五個時期。
1949~195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7.1‰上升至25.9‰,出現第一個高峰期。
1958~1961年,因自然災害和“左”的失誤,自然增長率由20.4‰降至1961年的5.6‰,為低谷期。
1962~1965年,隨著國民經濟好轉,出現大規模補償性生育,出生率由20.4‰猛升到48‰,自然增長率由5.6‰直升到40.6‰。出現第二個高峰期。
1966~1973年,人口繼續增長,出生率在32.9‰至43‰之間,自然增長率高居在27.4‰至35.6‰之間。
1974~1990年,隨著計畫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全面落實,人口增長過快得到控制。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口自然增長率基本上控制在20‰以下。最低的1988年降到9.67‰。13年年均自然增長率為15.98‰。人口再生產逐步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健康發展軌道。

截至2009年12月,漳平人口由16個民族組成,主要少數民族為畲族。以漢族居多,畲族次之,回族、苗族、壯族、滿族等14個民族共300餘人。漳平人主要為河洛裔閩南人口,亦有部分客屬。河洛即黃河、洛水兩流域,閩南人自河洛移入,因此閩南人亦稱為河洛人。根據黃瀚所作的田野調查,漳平約有客家人口5000人,占漳平市人口的1.8%,他們的祖先來自閩西和廣東梅州客家地區,仍保留著客家語言、生活習俗等,猶如一個個“方言島”,分布在雙洋、南洋、官田、赤水四個鄉鎮。此外,還有數量不少在漳平工作學習的客家人。

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24.2萬人,出生率16.6‰,死亡率8.0‰,人口自然增長率8.6‰,城鎮化水平為54.2%。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2萬人,出生率16.6‰,死亡率8.0‰,人口自然增長率8.6‰,城鎮化水平為54.6%。  

經濟

綜述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

新中國建立前,漳平交通閉塞,文化教育事業落後,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大部分資源未能開發利用。勞動人民靠簡陋的工具從事以糧食為主的單一農業生產活動,耕作粗放,生產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地租剝削,多數人難求溫飽。工業僅限於手工業生產,城鎮為零星分散的手工作坊,農村為傳統的家庭手工業,生產規模小,產量低。40年代末,創辦2家私營小電廠和1家印刷廠。1949年底漳平市工農業總產值1259萬元,人均154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90萬元,占86.6%,糧食總產量21981噸,工業總產值169萬元,占13.4%。商業,運輸郵電和建築各業都很落後,經濟基礎薄弱。至1949年底,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375萬元,人均168元,國民收入984萬元,人均120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0萬元,人均18.30元。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漳平人民經過3年恢復時期和7個五年計畫時期的艱苦努力,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貧窮落後的狀況有很大改變。雖然,在各個歷史時期曾經受左傾錯誤的干擾,但總的來說,建設成就還是巨大的,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漳平市國民經濟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1950年~1952年,剿匪反霸鬥爭取得勝利,人民政權日益鞏固;土地改革全面完成,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積極扶持發展手工業生產;成立糧食、百貨、專賣、紡織品等國營商業企業,恢復私營商業,促進商品流通,穩定市場物價。漳平市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52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569萬元,比1949年增長14.11%,年遞增4.75%,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7萬元,增長38%。
1953~1957年是第一年五年計畫時期。這一時期,漳平市宣傳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關係的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城鄉經濟日趨繁榮。1957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3399萬元,比1952年增長116.6%,年遞增16.72%,工農業總產值3017萬元,增長108.5%,年遞增15.83%,其中工業產值454萬元,增長165.5%,年遞增21.57%,農業產值2563萬元,增長100.86%,年遞增14.97%,糧食產量37247噸,增長30.32%,年遞增5.44%,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69萬元,增長223.19%,年遞增26.44%。
1958~1965年是第二個五年計畫和3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年下半年漳平市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五風”嚴重泛濫,實行高指標、高徵購,挫傷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1959年漳平市進入3年經濟困難時期,當年漳平市糧食總產27177噸,比1958年減少22.3%,而糧食徵購實際入庫達13712噸,比1958年徵購數增加39.36%,占當年糧食總產量的51%。農村人均留糧僅138公斤,農民生活嚴重困難,普遍發生水腫病。1960、1961年連續2年減產,商品缺乏,市場供應緊張,物價上漲,人民缺吃少穿,非正常死亡增多。1961年漳平市糧食總產量20803噸,比1957年減少44%,比1949年還低5.36%,生豬年末存欄數9610頭,比1957年減少76.8%,比1949年減少40%。
1960年冬,漳平市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1962年農業生產有所回升,但仍低於1949年水平。1963~1965年,貫徹執行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整頓工業企業,分別不同情況,實行關、停、並、轉,扭轉企業的混亂局面,恢復和建立起正常的生產秩序。這一時期,國民經濟經歷了嚴重挫折、整頓恢復和逐步提高的艱難過程,到1965年基本恢復並開始新的發展。是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4915萬元,比1957年增長44.6%,年遞增4.72%;工農業總產值3559萬元,增長112.12%,年遞增10.49%;其中工業產值1073萬元,增長136.34%,年遞增11.35%;農業產值2486萬元,增長116.55%,年遞增10.14%;糧食產量34060噸,下降8.56%;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97萬元,增長63.98%,年遞增6.38%。
1966~1975年是第三、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級黨政機關受衝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本陷於癱瘓,工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農業生產放任自流,國民經濟面臨崩潰。由於廣大民眾自覺地以各種方式抵制“左”的錯誤和無政府主義的干擾和破壞,堅守生產崗位,維護生產秩序,特別是在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對經濟工作進行全面整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975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9621萬元,比1965年增長95.75%,年遞增6.95%;工農業總產值7441萬元,增長109.08%,年遞增7.65%,其中工業產值3863萬元,增長260%,年遞增13.67%,農業產值3578萬元,增長43.93%,年遞增3.71%,糧食總產量57527噸,增長68.9%,年遞增5.38%,生豬年末存欄數53017頭,增長44.91%,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238萬元,增長104.1%,年遞增7.39%。
1976~1980年是第五個五年計畫時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宣告“文化大革命”結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漳平市上下認真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農村逐步放寬對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的限制,開展多種經營,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工業上,進行企業整頓,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產品產量有很大提高。鄉鎮工業和村辦工業蓬勃發展,漳平市工業建設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商業方面,改變經營作風,增設商業網點,開放農貿市場,搞活商品流通,漳平市經濟逐步繁榮。1980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14528萬元,比1975年增長51%,年遞增8.59%,工農業總產值10761萬元,增長44.62%,年遞增7.66%;其中工業產值5814萬元,增長50.5%,年遞增8.52%。農業產值4947萬元,增長38.26%,年遞增6.7%,糧食總產量76467噸,增長32.9%,年遞增5.86%;生豬年末存欄數59742頭,增長10.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348萬元,增長94.28%,年遞增14.21%。
1981~1990年是第六、第七年五年計畫時期。1981年開始,在農村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經濟逐步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轉變。農業結構通過合理調整,逐步改變過去只抓糧食,限制多種經營的傾向。在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同時,鄉鎮企業和村及村以下工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1982年後,在縣城開始由點到面地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實行政企職責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自主權,建立和完善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增強企業活力,使工業生產穩步上升。漳平市國民經濟全面高漲,呈現繁榮興旺的好勢頭。1990年,漳平市社會總產值36433萬元,比1980年增長150.78%,年遞增9.63%,工農業總產值28883萬元,增長168.4%,年遞增10.38%,其中工業產值20110萬元,增長245.89%,年遞增13.21%,農業產值8773萬元,增長77.34%,年遞增5.9%,糧食總產量87251噸,增長14.1%,年遞增1.32%;生豬年末存欄數78031頭,增長32.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6185萬元,增長272.24%,年遞增14.05%。


1990年與1949年相比較,社會總產值增長25.5倍,年遞增8.32%,其中:農業增長7.05倍,年遞增5.22%,糧食總產量增加2.97倍,年遞增3.42%;工業增長118倍,年遞增12.36%;建築業增長44.14倍,年遞增9.75%;運輸郵電業增長89.43倍,年遞增11.61%;商業飲食業增長61.73倍,年遞增10.62%。1990年漳平市國民生產總值20914萬元,比1949年增長19倍,年遞增7.57%;國民收入18036萬元,增長17.33倍,年遞增7.35%。 

2012年,漳平市地區生產總值141.6億元,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65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57億元、增長9.5%;財政總收入12.2億元,增長9%;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6.9億元,增長9.3%;城鄉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2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9525元,增長15%。  

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3.76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8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87.78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88.10億元,增長10.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4371元,比上年增長7.4%。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3.6:44.9:41.5調整為13.7:43.1:43.2。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2.5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70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01.95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101.91億元,增長12.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6099元,比上年增長8.5%。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3.7:43.1 :43.2調整為12.3:43.9:43.8。  

第一產業

漳平氣候溫熱,雨水充足,農業資源豐富。漳平市現有農業用地394.1萬畝,占漳平市土地總面積的88.3%。其中耕地17.7萬畝,林地(含草山)372.55萬畝,水面3.84萬畝,分別占農業用地的4.5%、94.53%和0.97%。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氮磷不足,嚴重缺鉀;耕層淺薄;易受旱澇威脅。林地土質較好,種果栽茶皆宜。草坡和林間隙地水草豐茂;水域除九龍江河段污染稍重外,其餘水質較好,適宜發展養殖業。歷史上素以種植水稻、甘薯、豆類為主,蔬菜、茶葉、甘蔗次之,還有水果、花卉、菸草等。畜禽以飼養豬、牛、雞、鴨為主,羊、兔次之。淡水魚類多為天然繁殖,人工養殖品種極少。

新中國建立以前,農民長期受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農業生產方式原始,耕作粗放,技術落後,經營單一,生產力發展緩慢。農民終年勞累不得溫飽。至1949年,糧食總產僅21981噸,農業總產值10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只35元。
新中國建立後,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生產力獲得解放,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到1957年,糧食總產達37247噸,比1949年增長69.45%,人均純收入達57元,比增62.9%。1958年,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的失誤,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挫折,糧食連續4年減產。1961年糧食、畜禽總產均低於1949年水平。與1957年相比,糧食減產44.2%,家畜減產65.3%,家禽減產37.6%。後經國民經濟調整,始有所回升。到1965年糧食和家畜分別比1961年增長63.7%和1.62倍,但仍低於1957年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間,批判“唯生產力論”,評“政治工分”;強調“以糧為綱”,限制多種經營;勞動採取“大兵團作戰”方法,工效低收入少,糧食雖有增長,但農業總產值連續10年徘徊在2600—3500萬元之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在62—71元之間浮動。
1980年後,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思想指導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迅速發展。特別是1981後,在糧食生產方面,推廣雜交水稻,改革耕作制度,實施土壤識別與最佳化施肥,加強水肥管理,開展植保專業承包等一系列措施。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得到較大提高。與此同時,增加農業投入,普及農技知識,發展多種經營,農業總產值獲得大幅度提高。1990年與1978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由4070萬元提高到8773萬元,增長1.16倍;糧食總產量由69823噸提高到87251噸,增長24.96%;水果由990噸增加到6760噸,增長5.83倍;茶葉由128噸增至463噸,增長2.62倍;菸葉由12噸增至734噸,增長60.2倍;豬牛年末存欄數由66923頭增至91508頭,增長36.74%;家禽由43.56萬隻增至50.76萬隻,增長16.53%;魚類由30噸增至477噸,增長14.9倍。在農業總產值中,林牧副漁的產值比重由1978年的36.71%,上升到1990年的53.5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5元增至746元,增長4.53倍。與1949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7倍,糧食總產量增長2.97倍。人均純收入增長20.3倍。在改革開放中,商品經濟得到發展,農業結構得到調整,農村出現許多種植、養殖專業戶。1990年漳平市有柑桔專業戶2686戶,茶葉專業戶124戶,養豬專業戶37戶,水禽養殖專業戶300戶,養魚專業戶60戶,花卉專業戶550多戶。僅花卉一項,年創收400餘萬元。但由於人口的增長和建設用地的增加,人均耕地由2.2畝下降為0.68畝,低於全省和全區的平均占有量。農業生產條件雖有較大改善,但防災抗災能力仍然不強。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農業機械化程度都還較低,農業結構還不很合理,農業集約化經營程度仍然很低。這些都是農業面臨的新問題。 

201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萬畝,產量8.2萬噸,創建水稻高產種植示範面積1萬畝、煙後水稻高產示範片1.1萬畝、三個百畝超高產示範片和“五新”技術展示田,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面積達5萬畝。  

201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25億元,比上年增長3.1%,農、林、牧、漁及服務業比例為59.8:14.3:16.7:6.6:2.6。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2萬畝,比上年下降2.2%;糧食產量7.65萬噸,下降1.5 %,其中稻穀產量6.65萬噸,下降2.6%。  

第二產業

漳平工業園區 漳平工業園區

新中國建立前夕,漳平漳平市僅有2家私營碾米房、1家火電廠和1家私營文具印刷店,以及城關個體食品加工業30家、縫紉業11家,竹、木、棕製作業50家和金屬製作業16家。1949年的工業總產值達16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259萬元的13.4%。


新中國建立後,積極興辦國營和集體工業,並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41年來,漳平工業發展大致可分7個“五年計畫”時期。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接收了漳平青年電廠,試辦手工業社(組),著手恢復和發展工業、手工業生產。1952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171萬元,比1949年增長1.2%。
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53~1957年),對私營工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業穩步發展,先後組建印刷廠等5家公私合營工業企業,興辦化工等3家縣屬國營工廠。改造組成33家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1957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454萬元。占縣工農業總產值1602萬元的28.34%,比1952年增長1.6倍,年平均遞增速度為21.57%。

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1958~1962年)。在“大躍進”中,漳平市人民為迅速改變工業落後狀況,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大辦工業、大煉鋼鐵”運動。但由於領導者受“左”的影響,違背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不顧實際情況,盲目上馬,辦起冶煉、採煤、採鐵礦等13家工業企業。特別是在全民大煉鋼鐵中,忽視質量和經濟效益,亂采亂伐,礦產、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1962年先後關停10家地方國營工業企業,省、地辦的冶煉和鐵礦也下馬停辦。但在漳平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仍取得一定成績,至1962年有國營工業企業17家(其中省、地屬4家),集體企業38家(其中二輕17家),鄉鎮企業8家。漳平市工業總產值為98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1.59%,比1957年增長1.18倍,年平均遞增16.85%。

三年調整時期(1963~1965年),貫徹調整國民經濟方針,工業生產得到逐漸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漳平市有工業企業53家,其中全民13家(省、地屬4家、縣屬9家)、集體30家(二輕屬25家)、鄉鎮工業企業10家,職工2979人,工業總產值107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0.1%,比1962年增長8.5%,遞增2.75%。

第三年五年計畫時期(1966~1970年),漳平市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1967~1968年間,受“停產鬧革命”的影響,生產秩序和規章制度遭到嚴重破壞,管理混亂。1968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降至1125萬元,比1966年下降11.9%。1969年後,由於廣大職工堅持生產崗位,維護生產秩序,克服種種干擾和破壞,使工業生產開始回升。1970年,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25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2.3%。比1965年增長1.34倍,年平均遞增18.53%。

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1971~1975年),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後,工業生產有了起色,特別是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對工業進行全面整頓,建立和恢復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制度,促進了生產發展。是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3863萬元,比1970年增長53.9%,年平均遞增9%。

第五個五年計畫時期(1976~1980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結束,漳平市工業生產出現穩步上升的好勢頭,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執行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工業生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漳平市共有工業企業64家,總產值為581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4%,比1975年增長50.5%,年平均遞增8.52%。

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1981~1985年),處在改革開放初期。漳平從實際出發,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工業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逐步推行經濟責任制改革,實行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對企業進行整頓和技術改造,並擴建和新建了水泥、麵粉加工等一批企業。特別是鄉(鎮)村辦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1985年,漳平市共有工業企業132家,工業總產值達861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4942萬元的57.65%,比1980年工業產值增長48.16%,年平均遞增8.18%。

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1986~1990年),縣繼續深入貫徹改革開放政策,使工業較同步發展,門類也較齊全,結構趨向合理,產、供、銷、運較配套,網點遍布城鄉,國營、集體、“三資”(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外資)、個人辦的工業企業較協調發展。

1990年底,漳平市工業總產值達20109.55萬元,占漳平市工農業總產值的28883萬元的69.62%,比1985年8614萬元增長133.45%,年平均遞增18.48%。  

2012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5億元,增長18.5%;輕紡、機械、電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持續較快增長,完成產值56.4億元。  

2017年全市工業增加值79.0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03億元,增長9.3%。

2017年末全市143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92.54億元,增長9.9%,工業產品銷售率96.3%,增長2.7%。資源型工業與非資源型工業產值比例為32.8:67.2;本市級工業與中央、省屬工業產值比例為91.4:8.6。

四大主導工業:輕紡、礦冶、建材、機械等工業產值合計95.41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的49.6%,產值增速20.9%;三大優勢工業:能源、化學、農產品加工等工業產業產值合計97.13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的50.4%,產值增速24.1%。  

第三產業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6%。按規模看,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33.80億元,增長23.2%;限額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36.84億元,增長6.1%。  

社會

教育

漳平在北宋時已有少數鄉村開辦私塾。建縣時開辦縣學,私塾、書院隨之漸增。及清,漳平市有書院13所,較大鄉村辦有社學、義學,私塾遍及城鄉。但因交通閉塞,經濟落後,文風不盛,中式者不多。
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封建儒學漸為新學所替代。辛亥革命後,改學堂為學校,文理兼學,科學漸興。1923年(民國12年)始辦國中。1926年(民國15年)始辦初級職業學校,幼兒教育開始萌芽。其時,地方不寧,民生凋敝,教育事業發展緩慢,且多數學校時辦時停。直至新中國建立前夕,漳平市僅有國中2所,國小43所,幼稚園1所,共有在校學生(含幼兒)5489人,教職員149人。在漳平市人口中,國中以上文化者僅占2.6%,國小程度占21.6%,文盲、半文盲高達75.8%。

新中國建立初期,學校貫徹向工農開門的方針,在發展全日制學校的同時,普遍興辦冬學、民校,掀起掃除文盲熱潮,並創辦幹部、職工業餘學校。到1957年,國小校數和在校學生數,分別比1949年秋增長3.26倍和3.3倍,中學在校學生數增長1.95倍。其中高中有學生217人。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脫離實際,盲目辦學,至1960年新辦中國小35所,206個教學班,教師淨增297人。加上重社會勞動,輕課堂教學,教育質量下降。1962年,經整頓,壓縮全日制學校38所共410個教學班。裁減教學水平低的教師521人,使中國小教師合格率分別由1960年的14%和30%,提高到1962年的64.4%和61.36%。接著,貫徹全日制中國小暫行工作條例,加強課堂教學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時,推行“兩種教育制度”,創辦一批工讀、耕讀學校。教育事業得到健康、穩步發展。
“文化大革命”初期,學校“停課鬧革命”,開展“大批判”,學校領導和許多教師受批鬥,部分校舍被占用,設備遭破壞,工讀、耕讀學校被停辦。1968年,中國小複課後,派工人宣傳隊和貧下中農代表進駐,領導和管理學校。在教師奇缺、設施不全的情況下,盲目發展中學,要求國小辦國中,國中辦高中,教師被層層拔高使用。至1976年,完全中學由1所增至19所,有59所國小附設有國中班。在校中學生由1222人劇增至10271人,增長7.4倍。出現數量劇增,質量劇降的嚴重情況。
1978年後,經撥亂反正,各級政府重視教育,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物質待遇。同時,採取措施,縮減高中,充實國中,調整國小附設國中班,有計畫地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縣、鄉、村分級管理體制,調整中學教育結構,開辦中等職業教育。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端正辦學思想,加強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在增加教育撥款的同時,大力倡導集資辦學。1981~1990年間,縣財政共撥教育經費5250.5萬元,為前30年總和的2.92倍。社會集資2918.64萬元,占同期財政撥款的55.59%。被省、地評為集資辦學先進縣。10年間,新建擴建校舍5.7萬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教師的物質待遇。1985年,經地區驗收,以一類標準提前兩年實現普及國小教育;少青壯年無盲率達92.14%,宣布為基本無文盲縣;1989年6周歲幼兒入園率達98.8%,位居全省前列,被省評為幼兒教育先進縣。
1990年,漳平市有普通中學22所,225個教學班,在校生10093人,比1949年秋增長28.7倍;職業中學3所18個教學班,在校生674人;中專2所5個教學班,在校生364人;國小444所1355個教學班,在校生28866人,比1949年秋增長11倍;幼稚園115所344個班,在園幼兒9578人,比1949年增長227倍。各類成人教育也得到相應發展。 

2017年,全市普通中學19所,在校生11443人,其中高中生4139人,國中生7304人;國小42所,在校生17856人;幼稚園39所,在園幼兒12926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19人。高考應屆本科上線798人,本科上線率65.6%,其中本一上線327人,上線率26.9%,比去年增加0.9個百分點;總分600分以上18人。  

衛生

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14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063人,其中醫生400人,護士、護師491人。年末共有醫療機構床位1043張。  

科技

2017年省級科技項目立項2個、龍巖市級科技項目立項3個。獲得國家授權專利共227件,其中實用新型174件,外觀設計43件,發明10件。有效發明專利累計43件,萬人有效發明擁有量為1.78件/萬人。  

交通

公路

漳平境內多山,明清及至民國,陸路交通閉塞。民國時期雖多次籌建公路,僅成幾段路基,因經費缺乏或被貪污而告停。竹木、紙、茶等土產品外運和食鹽、布匹、海產品的輸進,主要靠九龍江及其支流運送,不通舟楫的山區,以人力挑運為主。

漳平公路 鐵路 漳平公路 鐵路

1955年興修漳平至龍巖公路,次年通車。1957年修通漳平至永福公路。1958年漳平市各鄉(鎮)掀起修路熱 潮,縣鄉簡易公路初具規模。1963年省道福三線橫穿中部。此後縣鄉公路不斷延伸,專用公路也開始修建。1973年省道圍禾線橫穿南部,境內通車裡程達534公里,實現所有鄉鎮和半數行政村通公路。1978年後按工程技術標準修建新路,改造舊路,線路迅速擴展,質量普遍提高。至1990年漳平市公路通車裡程達1144.5公里,其中等級公路566公里,瀝青油路126.5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8.5公里,96%的行政村已通公路,居全地區之首。省道嶺和線縱貫南北,福三線和圍禾線橫穿東西,並向各鄉(鎮)輻射,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

莆永高速公路是福建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的簡稱,是海西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漳平市溪南,和平,西園漳平段設溪南、西園互通。於2012年9月28日, 莆永高速公路漳平到龍巖段正式通車

漳永高速公路龍巖段起點位於漳平市官田,經桂林、蘆芝、和平、新橋,終於漳平市與永安市交界處。全長約80.83公里,投資估算約為76億元。項目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4.5米,設計速度80km/h,路面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荷載公路-Ⅰ級。龍巖境內設定漳平南、新橋、和平樞紐等3處互通式立交。預計2015年

鐵路

1957年鷹廈鐵路貫通漳平南北。1961年漳龍鐵路開通至龍巖,次年漳泉鐵路通車至大深,後延伸到安溪劍斗。1990年境內鐵路通車裡程120.9公里,約為全省的十分之一。其中正線109公里,專用線11.9公里。線路穿越5個鄉鎮,沿線共設11個車站。其中漳平站由原9股道擴建為22股道,升為二等編組站,成為閩西南鐵路交通樞紐站,擔負著閩西南及粵東、贛南部分縣市的旅客集散和貨物中轉任務。自1988年鷹廈線電氣化工程永安至漳平段開通後,客貨綜合運力較前提高一倍以上。1990年境內各站貨物發運量91.94萬噸,到達量69.61萬噸,分別比1976年增長25%和30%。客運量72.39萬人次,比1978年增長74%。漳平站日運貨物列車24對,旅客列車8.5對。全年裝卸貨物18404車皮,比1978年淨增11096車皮,增長1.5倍。

南三龍鐵路於2013年12月10日,南三龍鐵路擴能工程全線開工建設。南三龍鐵路總工期4年,預計於2017年底完工。南三龍鐵路從在建的合福鐵路南平北站引出,經沙縣、三明、永安、漳平,至漳龍鐵路引入龍巖。漳平設雙洋站、漳平西站。

內河航運自60年代後逐漸為陸路運輸所取代,1990年剩有民船257隻,多為農用運輸。
新中國建立41年來,漳平已成為閩西南交通重鎮,為發展漳平和閩西南經濟起著重要作用。但仍有7個行政村未通公路,縣鄉公路等級標準不高,盤山險道多,抗災能力差,運輸能力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漳平經濟的發展。 

名勝古蹟

漳平杜鵑花 漳平杜鵑花

桂東洋 森林公園:漳平市桂東洋森林公園位於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內,景觀以其“稀”、“秀”、“幽”、“曠”為顯著特徵。風景區所屬的桂東山主峰火燒嶺頭山海拔1530.3米,為當地第一高峰,雄偉的山勢與變幻莫測的雲霧剛 柔相濟;山里溪澗幽邃、植物茂盛,是閩西南地區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

天台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漳平市北部,包含如下景觀:馬山、紫雲洞山、寧洋古城、天台山、寧洋溪。九鵬溪風景區,位於漳平市南洋鄉,於2005年5月1日開園,是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2008年5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4A”景區。

王景弘 故里:古稱“香山”、“風寮”。香寮村地處漳平市西北部的赤水鎮,曾產生宋代高僧慧真祖師、道教教主曹泗公、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和明代農民起義軍首領蘇阿普、隱士王鏡等傑出人物。

人物

王景弘的故里,王景弘與鄭和同舟共濟完成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在鄭和逝後又奉命獨自率領船隊完成八下西洋,他成為我國航海史上與鄭和齊名的傑出航海家、外交家。

陳性初原名慶善,字嘉祥。1871年出生於漳平,1902年赴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創立華僑智育會作為宣傳革命的活動陣地,辛亥革命勝利後,募款支援孫中山領導的新政權。他身居海外,心繫中華,發起組織會館,創辦《工商日報》,倡導興學,開發民智,熱心公益事業,畢生為華僑與當地勞苦大眾服務。抗日戰爭爆發後,懷著“請纓有志願從戎,余心愛國貫始終”的激情,竭力為支援祖國抗戰而操勞奔波,成為著名愛國僑領之一。1939年夏,68歲的陳性初毅然回國行慰勞抗日將士事宜,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昆明。

陳開路(1912-7~2003-6-2),原名陳光照,漳平市西園鄉前洋坪村人。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2月,轉為中共黨員。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縱隊特務連勤務員、紅十二軍六八八團戰士、紅一軍團一師三團機槍連班長、排長、紅一軍團二團連長。曾進中央特科學校第五期學習。參加過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爭和長征。在1933年8月的溫坊戰鬥中,勇敢殺敵,在全團大會上受表揚。在1935年9月的直羅鎮戰鬥中,因作戰有方,受軍團首長表揚。1936年3月,率領全連苦練軍事技能,在全師政治軍事競賽中獲得練兵優勝旗。到達陝北後,入紅軍大學一期學習。後任紅一軍團一師十三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紅一軍團獨立團二營營長、挺進軍十一支隊六團參謀長、晉察冀五分區二十六團副團長、晉察冀四分區二十六團團長、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等職務。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和平漢線等戰役戰鬥。在平型關戰鬥中,他頭部負傷仍率領部隊與日軍搏鬥。1942年,在東寺戰鬥中,他右鎖骨被彈片打斷,傷勢稍愈後又投入坪山、會舌戰鬥,取得勝利,繳獲日軍山炮一門、機槍3挺,受到華北軍區嘉獎。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補充兵團一旅旅長、四野補訓四師師長等職務,參加了鞏固東北、進軍關內、解放華北和平津戰役以及解放漢口、廣東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空軍十八師第一任師長、廣東省公安總隊司令員、廣西容縣軍分區司令員和廣西軍區副司令員。曾當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五屆人大代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四屆區委常委,為廣西社會主義建設和繁榮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積極貢獻。1980年10月離休。

陳開路於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0年6月晉升為大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章。2003年6月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易鴻杉(1976-3~1994-3-13),漳平市溪南鎮下林村人。1994年3月13日,為搶救意外落水的兩位村民,英勇獻身

近代的鄭超麟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在早年赴法學習時與鄧小平同志成為室友,之後與鄧小平有關的許多記錄都是通過他的回憶編寫而成的。他一生中寫過很多文章、書籍,還翻譯過蘇聯的共產主義著作,其中《共產主義ABC》對鄧小平產生過很大影響。此外,漳平還有“開一邑文教之先”的劉棠、著名理學家曾汝檀﹑陳祖康等知名歷史人物﹑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